分享

一管之见丨黄泓霖:对联的结句句式

 文山书院 2023-07-13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厦门大学 黄泓霖

对联的句式千变万化,实际中往往随着写作者的个人风格,写作时的情感以及写作要求等因素而变化,难以一概而论。对于较长的对联,作者费劲心思在前面层层铺垫,往往是为了将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在结尾呈现出来。前面的铺垫句式难以捉摸,而结句形式就比较统一。我认为大致可为以下三类:

①以7言句结尾,这在对联中应属最常见的一种结句。其中,7言律句占主导地位。

②以4言或6言结尾,节奏划分主要有2+2和2+2+2

③以长句结尾,比较少见,但因为很有特点,所以单独归为一类。




五言和七言
图片

在不考虑集句的情况下,以5言句结尾的对联与其他形式相比要少得多。(当然也可能是我的错觉,毕竟不能把所有古代的对联都统计一遍,至少就我所看到的5言结句偏少)5言句在诗词等作品中十分常见,但在对联中却不喜欢用5言收束。5言句多一个字是6言,少一个字就是4言,后两种结句在对联却相对常见得多。就像是古人行笔至此,故意多添一个字或省去一个字去避免以五言句结尾。对此最简单的解释当然是为了让对联富有变化。但还是有一点问题的: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有些对联形式上全是七言句,这些对联的创作者又是出于何种考虑呢?应该说对让联句式富有变化只是提升对联观感的一个方面,但并不绝对。举个例子:



平生最爱说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

天下几人学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龚霭仁题乌石山房(《对联话》)



这副对联我初看时很想吐槽,虽说是集句联,但上下联的起句明明是自己写的(按,下联起句出自苏轼《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其一》,上联起句未查到出处,但有理由怀疑是集句),为什么不能换个句式。乍一看像是七言绝句,但结构又明显和七言绝句不一样。总之就是四不像,观感很差。但是吴恭亨给的评价却是“嵯峨峻竦,特为伟观”。我不理解。但是话说回来,如果自作聪明想把这副对联改舒服点,又确实会发现原作似乎一个字都不能改。否则就改变了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了。可见当时作者应该意识到了这种句式的不合理,只不过不愿意牺牲原本的意思去迁就读者的观感,对联能体现出自己的想法就行了。再举个《对联话》的例子:



是谁将眼孔放开,看得穿大千世界;

到此要脚跟站定,才许入不二法门。

——田金楠题香炉寺(《对联话》)



同样的格式,田金楠同学写得就毫无违和感。我甚至第一遍没看出这全是七言句。原因就在于每一句的节奏都不同于七言律句:

是谁将/眼孔放开,看得穿/大千世界;

到此要/脚跟站定,才许入/不二法门。

可见写作时并不一定要追求句式的变化,还可以考虑句内节奏的变化,本质上还是为了刻意营造一种变化。

【这里插入点个人的暴论,如果说嫌诗的句式过于单调,那么发展出长短句不是已经够了,为什么还会发展出对联这种文体?或者说,词和对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原因我觉得有如下几个:

1.词的句式虽然有了长短变化,但毕竟还有格式的限制,还是不够自由,这对于一些奔放的选手来说无疑是一种限制。

2.词最短也有十六个字,更不用说常见的词牌动辄几十个字,这要是挂起来肯定是不合适的,但是名胜古迹少了文人墨客的点缀就没了灵魂,于是对联应运而生。(我们看有记录最早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也是用于悬挂,这是不是可以说对联产生就是为了方便悬挂,只不过在此之后发展为可以表情达意的另一种文体。)

3.对联可以取代以往的诗词起到社交的功能,实用性也更高。我们看清朝人交际时经常是互赠对联,谁过生日了写副寿联,谁挂掉了写副挽联,还能讨好皇帝写点应制联。总之,诗词能做和不能做的,对联都能做。

4.对联给了创作者一个自由发泄情感的途径。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表达作者情感的联,其中可能有些在词中不允许的奇奇怪怪的句式,这可能是作者一时兴起想到,但是能很好表达自己的情感,于是把它完善成一副对联。】

说回正题,还有一个问题是:同是律句,古人为什么不介意七言律句作为结尾呢?其实我也没什么想法,可能是因为七言相比于五言气势更足,用来结尾不会显得头重脚轻吧。硬要说的话,可能是古人的习惯吧。总感觉七言句是古人偏爱的句式,甚至可以称为“正统”。这不是说其他句式是旁门左道,只是我感觉七言句似乎“更正式”“更传统”。对联是不断在发展的,特别是到了现代,难免会出现一些新颖的对联。可能会出现以三言句,两个字,甚至一个字结尾的对联。这些当然可以作为私下消遣的手段,但说到底这些标新立异的对联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与之相比,以七言结尾更为传统,也更为正规。




四言和六言
图片

除了句式变化外,4言和6言相比于律句肯定是有其他优势的。首先,4言给人一种干练简洁的感觉,像古代成语也多为4言。前面以5,7言铺陈之后,再以4言收束,给人一种戛然而止,意犹未尽的感觉。特别地,如果前面是长句的话,这种感觉尤为明显。

例如:



诸公举身家性命报社会,社会举香花泪墨报诸公,后死者之责止此而已乎?

北虏未灭,有忝余生,誓继一十七次革命家,再接再厉;

时势以暗潮热流造英雄,英雄以黑铁赤血造时势,大丈夫所为正当如是矣,

南风不雌,抑谁之力,伫看四千余年光复史,大书特书。

——王文濡挽先烈(《对联话》)



又如:



马上得之,马上治之,造亿万年太平天国于弓刀锋镝之间,斯诚健者;

东面而征,南面而征,救廿一省无罪良民于水火倒悬之会,是曰仁人。

——李秀成题太平天国寝殿(《对联话》)



至于6言,可看做7言少一个字。少掉的字一般是不必要的虚字,这样做可以使句意更为紧凑,更凝练。用6言就能表达清楚的意思,若是非要凑成7言的格式,难免显得拖沓。反之,可以用7言的情况下,刻意斧凿成6言,就会显得生硬。随便举个例子,如“前度来迟今又早”“主人已去客犹留”,这两个7言句的虚词用得恰到好处,虽然去掉之后并不改变表达的意思,但会显得呆滞,不灵动。实际中到底要用7言还是用6言比较好,就要看作者的判断了。6言句结构上一般是2+2+2。其中,前两个字一般是领字,但并这不绝对。

例如:



廿四桥月夜箫声,好向/此间/听取;

一再鼓湘灵瑟韵,如从/天上/飞来。

——李篁仙题扬州湖南会馆戏台(《天影庵联语》)



又如:



信古不迁,也是/昔贤/知己;

流阴若寄,毋为/今世/闲人。

——佚名集兰亭序字联(《楹联丛话》)



又如:



至德无称,三让/两家/天下;

高山可仰,一抔/万古/江南。

——齐彦槐题泰伯墓(《对联话》)






长句
图片

最后是长句收束的对联,这一类对联的特点就是很有气势,读起来抑扬顿挫,慷慨激昂。至于其格律却困扰了我很久,其中格律似乎不像律句那么严格。在我读过的非常有限的长句中,只发现大多都满足最后一个字和倒数第三个字平仄相反。

例如:



有史公作传如生,爱客若君,真令读者慷慨悲(歌为平声,已为仄声)

其门馆流风未谢,于今视昔,问谁能拔抑塞磊(落为仄声,才为平声)

——许振祎题信陵君祠(《对联话》)



又如:



吁,造物不仁耶?红亭子夜陨天星,青海湾晨飞刁雨,摧将军大树,泣山鬼秋风,剩此苍苍莽莽破乾坤,我欲呼四百余兆国民同(声为平声,哭为仄声)

噫!钦使非死耳,马革尸馨香锦里,麟阁像俎豆燕京,哀玉柱西倾,博丹伦北沛,换来烈烈轰轰好恤祀,公将亘十二万年浩劫正(气为仄声,生为平声)

——佚名题四川蒲江县凤公祠(余德泉《对联格律·对联谱》)



除了在结尾,长句放在其他地方似乎也满足这一规律:



无日不以龚黄召,愿诸君力古道;(杜为仄声,规为平声)

斯民正当水火刀,赖良吏默挽天(兵为平声,后为仄声)

——曾国藩题直隶督署(《对联话》)





三千界内大,看困虎疲龙,战斗纷蕃一瞥尽:(事为仄声,非为平声)

六万年来此,指孤云断石,姓名登览几人存。(山为平声,恙为仄声)

——田金楠题五狮寺(《对联话》)



但也有例外:



问西国佛经,几南来,只凭两字慈悲,与文武圣神庙(食,古均为仄声)

看东流澧水,到此北折,突出数峰光怪,有蛟龙雷雨鼓(鼚,灵均为平声)

——田金楠题五狮寺(《对联话》)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三平尾和三仄尾,倒数第二个字的平仄必须不同。(按,三平尾和三仄尾的说法只针对律句,长散句可以有此参考但不必强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