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李白的人生里,高适啥也不是

 走读生日记 2023-07-13 发布于浙江

蒙山之巅,有李杜携游处。那是李白跟小弟杜甫再相见之后,同游蒙山的记忆。

在这段记忆里,杜甫曾经这样记录: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
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说的是那段日子,两人同游东蒙,亲密无间,有时候还睡在一张床上,盖一个被子。杜甫与李白这份情谊,与高适没有半毛钱关系。

可笑的是,有些人把这二人的关系竟然生搬硬套在高适身上,让高适搭着杜甫记录与李白情义的车,制造出高适与李白也很“铁”的假象。这要么是没文化,胡编乱造,要么就是为了生意恬不知耻的胡编乱造。

我们可以简单推断一下。

按照现有史料记载,李白现存诗歌充其量也就是总量的1/10左右,不排除在没有留存下来的那9/10中,有李白写给高适的诗歌。

可是,从李白留存至今的诗歌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李白写给元丹丘、杜甫、贺知章、孟浩然、崔宗之、王昌龄、魏万、李阳冰、李邕、贾至、宋之悌、宋若思……等等若干牛人的诗歌。

甚至,李白还写给刚认识不久的朋友,比如汪伦

李白还写给很多认识很久和认识不太久的僧人道士,包括女道士

李白还写给萍水相逢的人。

李白还写给跪进雕胡饭的荀媪,还写给还应酿老春的纪叟,还写给炉火照天地的冶炼工人

当然,李白还写给江南女子,还写给酒肆胡姬,还写给歌女伎女

……

但是,李白存世诗歌中没有一首专门写给高适的诗歌。

这说明了什么?唯一的说明,是高适他俩关系一般,而已。

你看高适,写给一位名叫董大歌手的诗歌,看似随意一写,就流传千古: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

如果高适真的跟李白关系够铁,不该有一首两首写给李白的诗歌吗?为什么没有,是因为没有什么关系。如此简单的道理,还需要那些没文化装有文化的人处心积虑的论证一番吗?

是的,李白在危难之际,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给高适捎去了几句话:

秦帝沦玉镜,留侯降氛氲。
感激黄石老,经过沧海君。
壮士挥金槌,报仇六国闻。
智勇冠终古,萧陈难与群。
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
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
宇宙初倒悬,鸿沟势将分。
英谋信奇绝,夫子扬清芬。
胡月入紫微,三光乱天文。
高公镇淮海,谈笑却妖氛。
采尔幕中画,戡难光殊勋。
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
但洒一行泪,临歧竟何云。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李白让张秀才捎给高适的几句话,就是这首诗中最后四句。既然是死马当活马医,早已乱了方寸的李白,难免言不由衷词不达意。

如果高适跟李白真的是哥们儿,李白怎么可能是这样的口吻?高中丞,这明明就是喊一个有一搭无一搭的政府官员。高公,这就是赤裸裸的有病乱投医的称呼。

其实,李白自己明知这些话不会有什么实际意义,所以才感叹“但洒一行泪,临歧竟何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有人因此吐槽高适不近人情,还有的上升到道德指责的高度。实在没必要!高适不论帮不帮李白,都没什么好指摘的。因为高适知道自己跟李白关系无非是一次偶然相遇,相遇之后结伴游玩了一次而已。

没有谁可以回到李白和高适相处的那一段时空,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恐怕永远不会有人知道。

但,这并不是可以借此对李白和高适尤其李白胡编乱纂的理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