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农法连载- 3.5.1 范例一 侯光炯“水田自然免耕法”(三)

 无心堂主人 2023-07-14 发布于黑龙江
自然农法连载- 3.5.1 范例一 侯光炯“水田自然免耕法”(三)

垄作水往上走,而平作水往下走。毛管水是土壤各种水分形态中,唯一可以上下左右缓慢移动、通气、导热并带有有效养分的水分形态。随着水稻的叶面蒸腾和垄埂土壤水分蒸发,毛管水源源不断地从心土深处上升使垄埂土壤始终处于湿润、松软状态,75mm的水稳性团聚体明显提高,结构系数增大,浮烂泥的状况得到改善。

经测定:在水稻分蘖期土壤结构系数,垄作与平作0~10cm处相近;水稻收割后,垄作土壤结构系数增加2.42%,而平作则下降1.47%;白天垄埂土温较平作土温提高1℃,而夜晚比平作低0.5℃,这样有利于降低水稻根呼吸作用,便于有机物积累。但4月上旬气温变化无常,将水层加高淹没垄顶,以利垄埂保温、防草发生,垄作比平作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差高160~280mV,亚铁浓度减少316ppm,降低28%,微生物总数,垄作比平作多1~5倍,细菌、真菌、好气纤维分解菌、自生固氮菌均高于平作,充分证明土壤通气性大大改善,进入土体的空气增多,氧化势增强,消除了有毒物质(亚铁离子、硫化氢、甲烷等)对稻根的危害,为水稻根系创造良好环境,从而使得烂泥田(缺氧含亚铁离子)、大肥田(缺氧,有硫化氢、沼气)大幅度增产。

土壤温度变化,取决于土壤的热容量、导热率、导温率、热扩散率等热性质,而该热性质取决于土壤对外界的热交换面积的大小。同一环境条件下的同一种土壤,其土温变化主要取决于土体内的水与气的比例,以及与外界的热交换面积两大因素。起垄后这两大因素均有显著的改善,土温也随之产生变化。据测定:垄作土壤的温度较平作平均高2~3℃,日变幅Rx/Ro(土温日较差/田面气温日较差)也大于平作0.092~0.137,其原因,垄作面由平面变成皱面,垄作较平作面积扩大了27.4%~42.4%,按47cm距离作埂的总面积为950㎡,53cm距离作埂的为920㎡,60cm为890㎡,73cm为850㎡,平作面积为667㎡,其土壤与空气接触面,由平作的(水层覆盖)变成垄作的410~470㎡/亩。这样大大地增加了土壤的受光和吸收太阳辐射热的面积,相应地也扩大了土壤的散热面积。加之土体内水分含量较平作少,土壤热容量减少,故土温容易升高昼夜温差也大,减少呼吸耗能,增加水稻干物质积累,温度增高,克服了春季的低温引起迟迟不分蘖现象。

自然农法连载- 3.5.1 范例一 侯光炯“水田自然免耕法”(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