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求进益,爱其所学——记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西班牙葡萄牙语文学研究分会成立大会

 昵称52576270 2023-07-14 发布于河北

时求进益,爱其所学

——记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西班牙葡萄牙语文学研究分会成立大会

图片

大会合影

2023年7月6日,北京夏日炎炎,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浙江大学、苏州大学等单位的五十多位学者在首都建国门旁侧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聚会,庆祝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西班牙葡萄牙语文学研究分会成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程巍研究员,北京大学西葡意语系赵振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研究员,西葡语文学研究分会会长、北京大学西葡意语系主任范晔副教授在成立大会上致辞。大会由西葡语文学研究分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魏然副研究员主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会议现场(左右滑动查看)

会前,久未晤谈的同行旧友纷纷寒暄问候,早有联络却因疫情阻隔未及会面的学界新秀相互致意;赴会学者或翘首等候步入会场的学界前辈,或专心翻阅随会议举行的西葡语文学特别书展上的新译佳作——酷暑也难以抑制同仁专家们聚会时的愉悦心情,京城盛夏反而增益了疫情后重聚、共同言说学科未来的热度。


上午十时,会议主持人魏然秘书长先是简要介绍了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会批准成立新分会的规程:2023年初,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北京大学西葡意语系联合全国多家高校倡议创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西班牙葡萄牙语文学研究分会(简称“西葡语文学研究分会”)并组建了筹备小组,小组向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提交了申请报告。4月14日,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召开全国理事会,充分讨论并决定成立西葡语文学研究分会,并通过了筹备小组提交的以北京大学西葡意语系范晔副教授为会长的分会负责人名单。名单刊载于《外国文学评论》2023年第2期。

图片

程巍研究员致辞

而后,主持人邀请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程巍研究员宣布新分会成立并致辞。程巍首先从西葡语文学进入中国的路径说起:不同于欧洲主导性语种之文学,在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因亚非拉的团结与联合,中国与拉丁美洲之间不仅互派作家访问、互译作品,而且文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们共同探讨了许多重要的文学文化议题。到了八十年代,来自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文学作品被大量译成中文,深刻影响了一两代中国作家的写作方式。“或许在八十年代以后,没有一种文学形态如西葡语文学对中国作家影响之深”,作为西葡语文学爱好者的程巍研究员做出如是评价。他分析说,这是因为西葡语文学代表了二战后一种迥异于原先帝国秩序的新文学形态,他也提示与会研究者须注意不应将分析框架局限于西班牙、葡萄牙或拉丁美洲的民族国家,而应具有“全球史”的研究视野。在宣布新分会成立后,程巍勉励分会领导小组保持分会的开放性和全国性,积极开展研究,多出高质量成果,为中国的文学繁荣而服务;同时寄语分会会员,应向老一辈专家学者学习,为西班牙葡萄牙语文学研究和翻译事业添砖加瓦。

图片

赵振江教授致辞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获奖者、北京大学西葡意语系赵振江教授从亲身经历说起,回顾了中国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学翻译与研究的历程,并对新成立的西葡语文学研究分会的未来发展表达期许。他以前辈学人精诚团结、不计较个人得失,与云南人民出版社的通力合作,最终推出为研究者和普通读者所热爱的“拉丁美洲文学丛书”为例,阐明了学会作为开放交流平台的重要性。最后,他为新学会送上了诚挚的祝愿,倡议西葡语文学研究分会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的理念,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做好服务工作,助力青年学人成才。

图片

陈众议研究员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研究员在致辞中对新学会的成立表达了由衷的祝贺,并着重谈及研究的传承。他为西葡语文学研究的“接力棒”如今传递到新一代研究者手中而深感欣慰、满怀信心。他希望研究分会在学界前人奠定的基础上,以团结、包容为导向,引领各方力量,推动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文学研究登上新台阶,给大家共同热爱的学科迈向繁荣创造有利条件。

图片

范晔副教授致辞

西葡语文学研究分会会长范晔副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对大家的到会与支持表示诚挚感谢,随后向参会人员汇报了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西葡语文学研究分会的本届(2023—2028)领导名单。在发言中,范晔指出,一名学者须时常反思自身与其所处时代之间的关联,一个学术团体也须以学科史的尺度不断寻找和锚定自身的位置,因为“人文学并非一蹴而就的领域,须长时段、多世代的积淀,故一代人有一代人之使命”。他表示,新学会有志于在前辈学人开拓出的道路上前行,完成新时代所赋予的新使命。范晔引述四十年前,冯至先生面向国内西葡语界讲话时所表达的嘱托——“翻译还要更精,研究还要更深;锦上添花要少一些,雪中送炭要多一些;要提高鉴赏力和批判力,提高整个社会的欣赏水平”——并指出,新学会愿将冯先生的勉励引为期许和愿景。新学会将成为全国同行信息交流和学术讨论的平台;除了本学科学者外,学会还期待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区域与国别研究、翻译学、语言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入,扩展学术视野,突破一些人为设置的学科藩篱,扭转中心与边缘二元范式。最后,范晔征引了吴宓先生审度中国外国文学研究发展状况时所言,“应有自信力,应宝爱其所学……必须有耐心,守护其所学,更时求进益……用我之所学,报效人民”,并期待以此语和赴会同仁共勉。

图片

致辞部分结束后,西葡语文学研究分会领导和来自各大高校的与会学者纷纷发言。分会副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于漫教授对新学会的成长满怀信心,相信在前辈筚路蓝缕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学科队伍将不断壮大,新一代研究者必能将西葡语文学研究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杨玲副教授强调年轻一代学人应重新找回阅读与研究中的乐趣,将时间与精力集中在自己为之奋斗与坚守的事业上。副会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张珂教授对学会和同仁们的信任表达谢忱,并愿以此为动力,在西语文学研究中继续深耕、为全国学科发展积极奉献。副会长、复旦大学程弋洋教授为学科新平台的创建和学科人才新鲜血液的注入感到欣喜,并期待西葡语文学研究在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界和普通读者群中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副会长、南京大学张伟劼副教授通过分享数则学林往事表达了对前辈学人的敬意,强调了传承的重要性,相信新一代研究者必将承继西葡语研究与教学的优良学风。北京大学樊星助理教授简要介绍了葡语文学在我国的翻译研究情况,指出葡语文学汉译发轫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辈学人留下不可磨灭的贡献,当今学者更应在此基础上积极进取,在关注前沿创作的同时加强对葡语文学经典的译介,着力培养更多葡语文学研究人才。北京外国语大学史青教授在发言中强调西班牙语文学译者的不可替代性,西语文学翻译与研究仍大有可为;浙江大学卢云教授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学会同仁或可在西湖畔重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与会学者发言(左右滑动查看)

主持人魏然秘书长还在会上介绍了西葡语文学研究分会的中、西、葡三语分会名称及新近设计的分会会标。会标以“西班牙语”一词首字母(E)和“葡萄牙语”一词首字母(P)为元素,延展、变形而构成线条元素,从西班牙、葡萄牙、巴西等国旗主色调中提取红、绿、黄三种色彩元素,而交叠穿梭的线条代表多文明共生的伊比利亚半岛、混血的拉丁美洲,乃至与亚洲、非洲文明联结融汇的西葡语文学传统。

图片

图片

西葡语文学研究分会会标

会场同时还举行了西葡语文学新作特别书展。诚如赵振江教授所言,国内西葡语文学的兴盛离不开出版界与翻译研究界的协同合作。本次展览书目均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光启书局慷慨赠送。会上,人民文学出版社欧阳韬先生、张欣宜女士、商务印书馆杨晓明女士、上海译文出版社刘岁月女士、译林出版社金薇女士,逐一介绍了各社西葡语文学新作的出版情况和未来翻译计划。

图片

赵振江教授参观书展

会议合影环节后,大会宣告结束,但西葡语界旧友新朋的聚谈仍在这个夏日的午后延续。在人们分享翻译研究心得的切磋中,对前辈的缅怀中,甚至是在浏览西葡语新著的目光中、手指摩挲纸面的微细声响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西葡语文学研究分会已然开启了她的历史使命,并静候未来某个时刻,人们在追忆里构想她的意义。

供稿:柳根梅

审校:魏  然

摄影、排版编辑:王一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