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散文五人行|华静|芳草地有远方 绿地有情怀

 剑钧文学图书馆 2023-07-14 发布于北京

周末散文五人行与您同行

周末散文五人行

 五位志同道合的作家

   周末奉献给读者一杯清茶

   愿我们的书写

 能拨亮心灵那盏小桔灯

送给读者一份精神食粮

送给自己一份开心快乐

芳草地有远方  

绿地有情怀

                          文|华静


       上个月24日,是《中国副刊》公众号五周岁生日。公众号总编辑侯军特意为“中国副刊”上线五周年而作一篇《办一日副刊,结一世因缘》。在中国副刊研究会的倡议下,秘书长王琴珍和公众号主编们积极策划相关活动,应时推出集全国副刊人撰写的“我与副刊”系列征文。

       印象最深的,是副刊老友、《火箭兵报》高级编辑申菏亮写的那篇《此生何幸,结缘副刊》。他在文中还提到了我,还提到了很多熟悉的副刊人的名字和往事。我感到特别温暖,特别欣慰。副刊人在过去岁月里学术研讨、业务交流、外出采风的一幕幕情景立时涌上心头。

       “副刊人”“我与副刊”,看似是征文专栏,实则是全国副刊群体的、可以沟通对话的“私家花园”。

       正如侯军总编辑所概括的那样:传统的新闻理论中,总爱讲“新闻为攻,副刊为守”,这曾是所有办报人的金科玉律。然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颠覆了许多传统看法,其中就包括“副刊为守”的观念。当信息传播速度快到无法想象,当所有手握智能手机的自然人,都可发布现场新闻的境况降临人间,“新闻为攻”的观点已难以成立,信息的同质化也在无形中销蚀着诸多新闻版块的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如此一来,副刊版面的原创性、可读性和深度解读的特性,逐渐凸显出其在传统报业中最年长的“老字号”独特的优势,在新媒体的特殊语境下,蜕变为可攻可守、能攻善守、以守为攻的新媒体主力,成为融媒体时代异军突起的“新锐”。

       “其实在每个副刊人的心底,都珍藏着各自的某些难以释怀的梦想和情愫。正是这样一群人,因热爱而坚守;因诚笃而坚定;因信念而坚毅;正是这样一群人,以心智和信念支撑起一篇篇文学的天空,艺术的园林,人文的沃土,精神的家园。”

       读到此,唤起我曾经作为副刊人的自豪感。“活跃行业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在我的工作笔记和日志上,也曾记录过“我与副刊”的情节片段。

    一

       1995年11月22日《中国商检报》(《中国国门时报》前身)创刊那期的副刊,由我和季恩寿老师担任责编。副刊园地起名为“芳草青青”。

       或许,连当年的我也没想到,从那时起,我与副刊由此结缘竟然20多年。

       1996年1月8日那期副刊,季老师特邀刘绍棠先生亲自为副刊“芳草青青”题字。1996年3月25日那期的“芳草青青”特邀季羡林先生题写。1996年4月25日那期副刊的“芳草青青”是由浩然先生题写的。

        1996年8月15日,版面调整后,我带领编辑姚璟和新来的副刊编辑赵晋阳一起做副刊。报纸创刊一周年的纪念画册上,还有摄影记者李长春为我们三个人拍的一张工作照。

       那时期的副刊一周两块版。每周一、周四的四版副刊因其丰富的知识面、雅致的编排设计吸引了读者眼球,成为读者期待的版面。

       “芳草青青”改版为“芳草地”是在1997年的年初。

       副刊推出“芳草地”第一期的刊头题字是由副刊编辑刘涟邀请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挥毫书就的。

        记得在《中国商检报》创刊50期纪念日时,为了听取读者意见,广纳良策,在由我责编的副刊版面上推出了“读者.作者.编者”的集萃选登。

       进入1998年。改版后的《中国商检报》果真从1月5日的版面开始,有了新的改观。不仅是内容质量还是印刷质量,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副刊专版恢复了。且占据每周一、周三的四版版面。副刊部由我负责,还有编辑姚璟、刘涟、魏亮组成一个副刊编辑部。

       正是副刊的“阵地”,让商检系统内外的更多读者们看到了《中国商检报》的风采。

       5月中旬,在江西商检局的协办下,《中国商检报》副刊编辑部组织作家和商检文学爱好者在江西举办了一个交流笔会。这是报社自创刊以来第一次由一个部门外出办会。

       我们没有经验,但有报社领导的支持。范咏戈社长亲自帮助邀请知名作家徐贵祥、潘向黎、骆冬青、蓝春荣等参与其中,就连《新闻出版报》段更新副总编辑也热心为我们推荐作家方敏、刘友宾、李健等加入到我们的交流活动中来。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副刊走出系统,走向社会,为丰富版面内容和可读性探究副刊应具有的认知边界。

       在笔会的讨论中,系统内的文学爱好者们与作家们、编辑们进行了交流,就如何办好报纸副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作为副刊编辑,思路要更开放一点,更富于开拓精神。行业报副刊的主要任务就是展示行业文化和向行业展示文化。”

       由此,“大副刊”的概念开始渗透到我们的编辑思路中。

       我们的副刊设计一直注重把美学的理念引入到版面上来,强化标题的意图。有时即便是给广告让路,也会维护版面创意的整体性。无论怎样,也是一种责任心使然。如果没有好的品牌版面、品牌栏目,又怎么吸引商家把广告投放到版面上?编辑为此所做的努力有时候也得不到经营部门的理解,以为编辑是在把守版面,岂不知,正是编辑们充满智慧和美学创意的设计,才赢得了更多的社会读者面。

       至今,都没有忘记,很多系统内外的读者、作者都看重与副刊的联系,他们愿意把自己曾经的工作经历展示出来,让国门内外的读者了解他们为把守国门所做的努力。他们把绿地副刊当成活动园地,话题只要打开,就停不下来。之后,更是稿件不断,电话不断。同时,他们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也给了我们极大帮助。

       1999年和2001年,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主办的首都编辑记者新春座谈会在我们《中国商检报》报社举行。

       中国作协协党组书记翟泰丰,中国文联副主席李准,《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报纸副刊研究会会长丁振海,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及来自首都新闻界的50多位编辑记者与本报职工欢聚一堂,共话新春。

       翟泰丰在会上指出,报纸副刊不仅应一如既往的为繁荣文学艺术做贡献,也应“弘扬主旋律”,跟上时代的步伐。

       梁衡认为,作为报纸的“笑脸”,副刊应在真实性和思想的深刻性上做更多的努力。

       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会长丁振海、中宣部文艺局局长刘玉山也在会上发了言。本报社长兼总编辑范咏戈表示,将在今后工作中积极配合支持副刊研究会的工作。

       新朋老友见面,有说不完的话题。大家一致认为,人们所说的副刊上的“金子”,绝非仅是寓意,副刊奉献给读者的不乏精品之作,好的副刊能营造浓浓的文化氛围,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会后,有许多新闻界同仁给我要一份《国门周末》的报纸。其原因是:你们办得好看。

       这个“好看”,不只是指版面设计,更是版面内容上的。

       我们相信,视觉阅读会带来读者群,带来传播力。

        记得在2001年4月3日的这一期报纸一版,刊登了中国记协主席邵华泽为本报的题词:“春归国门”。

       社长范咏戈以《春归国门》为题行文,写在《中国国门时报》更名一周年之际。

       一年前,《中国国门时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

       更名,更适应了不断发展的我国外经贸事业和检验检疫事业的需要,是淡化机关报色彩,使报纸面向市场、贴近读者的积极举措。社会各界对本报更名出刊给予了热情关注。

       那一时期,作为副刊编辑的我开始向外跑新闻了。既兼顾新闻编辑的敏感,也兼顾专题编辑的主题策划,认为越多越好地将相关社会信息“拉”到版面上,副刊版面的内容才会更丰富多彩,更有可读性和知识性。

       当我将作家蒋福泉写的《哈姆雷特》问世400周年感言《复仇带来的只有毁灭》一文编辑后推到版面上,竟然收到了130多封读者来信。

       那种感觉,就像漫上心头的只是一种忽然而至的感觉,而在我们,却把这种感觉放大了。这,也是那时我们对副刊编辑工作的一种投入状态。

       2005年年底,外交部老干部笔会的张兵会长来信说:“读贵报,受益匪浅。我尤喜周末版,这是一份品味很高的副刊。多数周末版被我保留或剪报留存。”

       更多的读者来信称:当每周五《国门副刊》到来,我们会争相传阅。

       把工作当成事业干。这也是我们当时的一种敬业态度。

        因此,我们认定,小平台也有大作为。

       “芳草地”改为“绿地”副刊,是在2000年。

      站在2000年的门口,许多新版面、新栏目将诞生。主编寄语中,畅想新一年“绿地”版面上已经开满红花绿草。2000年1月1日起,报纸将更名为《中国国门时报》。

       作为副刊编辑,2000年的副刊版面有了“我”的气息。

       这是因为,许多副刊界的前辈们不断更新我们副刊编辑的理念,强化“可读性”的结果。

        中国副刊研究会老会长丁振海、曾凡华,还有副会长、《中国国门时报》老社长范咏戈都曾在不同场合的会议上,论及副刊之于一张报纸的作用。

       副刊不副,参天大树。这是《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刘玉琴在评价《新华日报》副刊时所说的话:“《新华日报》在中国副刊百年史上留下厚重篇章——副刊不副,参天大树。”

       她用这段话阐述对副刊的期冀和定位。

       我们的副刊,在芳草地办公时,副刊设置有“芳草地随笔”“神路街夜话”等栏目;在麦子店办公时,副刊设置“麦子店随笔”“亮马河夜话”等栏目......

       “每周话题”“咀嚼岁月”“随手拈来”“国门读书俱乐部”“细说心语”“影视传真”“艺苑撷英”“哲思小语”“美文天地”......等栏目也被随之推出。其中有些栏目还成为了后来的品牌栏目。

       我在副刊版《伴你同行——致读者》中说:《绿地》将一如既往伴你同行。

       2000年改版后,副刊真改成了大副刊《生活周刊》。四个版。绿地副刊只是其中的一个版面。外加了文萃版,视野版和休闲版。

       即便是现在将这一时期的周刊翻出来,也会被当时的“我们”感动。因为,每一个版面都凝结着一种投入和热爱。

       2004年,我主编周末版时,以导读指导阅读,让读者明确选择。那时的周末版,也可以说是一本散装的周记。从社会关注、走进中国、走出国门版面设置到旅行保健、时尚消费、休闲娱乐版面策划,从要闻版面到绿地副刊版面,全面改版。

       时任《中国国门时报》社社长的李新实几次在报社工作会议上强调改版的必要性也源自于质检总局对2004年改版的重视。

       现在回想,如果没有时代大环境的需要,如果没有外贸形势的要求,如果没有前瞻性思维的推力,如果没有各级领导的气魄,如果没有照排室的配合和美编赵勇老师的理解,如果没有作者们及时有力的稿源支持,如果没有我们副刊编辑用心的制作......都不会成就副刊新的形象。

        好作品吸引好作品,好作品带动好作品。纪实报道的增多,让那时期的副刊版面内容有了分量。

       《绿地》副刊从诞生到韶华时节的每一个阶段,一直被报社领导高度重视。在报刊社几届领导的支持下,坚守了20多年,也让《绿地》活跃在读者视野中20多年。《绿地》是系统内干部职工的依恋和牵挂。那些真诚的表达、淳朴的情怀、温暖的文字,曾经那样富有魅力地拨动过读者的心弦,对副刊的关注逐渐形成为一种良性互动。

       副刊编辑们也没有辜负社领导和读者们的期望,从作品、栏目、版面,获得了诸如中国新闻奖暨中国报纸副刊年度银奖、铜奖、优秀奖二十多个,获得中国产经新闻奖十多个。

       我们边办报边学习,对深度报道形式、内容等进行创新策划,提升报道质量。正如曾凡华会长在多年前一次报纸副刊研讨会上把报纸副刊上的文字归类为“新闻文学”那样,副刊为读者提供新闻事实,为提高读者判断力打开一扇窗,才是深度报道的价值所在。

       绿地副刊将深度报道的话题和时代同步,有温暖,有亮光,有品位,有思想,满足了不同学历、不同经历的读者们的阅读需要,或许也是倍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

   四

       我们已经意识到,副刊版面风格的形成在于细节的塑造。

       文图搭配有时候具有“延长内涵”的特征。版面风格的塑造需要一种常态,而不是一种短暂的刻意追求。

       绿地副刊做到了在特殊时间节点的跟进报道,也挖掘出现场采访而来的生动的版面语感。

       有时现场采访,考验一个记者的应变能力和知识储备。态度和技巧都决定着此次采访到的新闻素材、新闻内容的丰富程度。采访前的“备课”,都直接关乎稿件的质量。

       为什么有时候也会有压力?因为太想做好了。这是动力,也会成为压力。

        为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我们周末版特意在一版开设了“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年专稿”栏目。

       为了版面内容需要,我专程赶到位于海淀区中关村的北大方正集团采访。专访我国现代电子出版系统的开创者王选教授。

       在方正人眼中,王选精神就是北大方正的灵魂。

       我用了四个小标题作为采访提纲。最有感触的是第四个标题的涵义。是王选教授引用的一个公式:个别我+集体我=完整的我。

       我采访王选教授的那篇文章发表在《中国商检报》周末版头条,标题是《光电时代第一人》。后来内容扩充后被《环球企业家》杂志再次刊发。

       眺望更开阔的新闻视角。这就是那个时期我们要面对的一个课题。机构改革,大部制调整,都将要求报纸杂志有一个新的表现形式。我们清楚地知道,那个“开阔的空间”里,有广泛的新闻资源,有属于自己行业的文本,如果加上所需要的理解层次,才能真正把新闻报道做好。

          1999年5月中旬,我撰写的纪实《“病牛”入境之后》《英国种猪怎么了》《海岸线上的红树林》等作品在本报《国门周末》发表。因为当时,副刊编辑也面临一个课题:如何将行业新闻写得更具社会性?

        记得,我采写的报告文学《十倍功效的启示》之所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我从一批优秀的科技人员身上,看到了他们站在国家发展的角度奋力拼搏的敬业姿态。

        我在“采访手记”中也记录了这一幕。文章发表时,配发的照片中有我在采访中的一个镜头。那是同行的沈阳记者站记者佟绍英抓拍的。多少年后的今天,看到自己当时认真采访的专注神情,还会有代入感。

       因为在我看来,所有努力过的样子,都值得回首看。

       版面不断创新,源自于一种责任。副刊编辑在认识上的递进也很重要。

       上合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诸多盛事,在我们的副刊版面上都有所展示。绿地副刊,见证了中国海关在开放中的责任和担当。

        “爱在岗位-质检人物”栏目中的《志农者 有志于农》等系列采访文章,从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到一线检验人员,将他们的成长经历,丰富的内心世界写出来,将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取得的成绩和事业担当、精神特质予以挖掘,这也是我们副刊编辑为行业文化所做的资料储备。

       还有更多诸如《中国预检兽医在新西兰》等报告文学作品,把在推动新西兰产地预检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为今后产地预检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作为重要任务。讲述这个标准化的检疫流程需要一个清晰的脉络,更需要生动鲜活的文本表述,为此,每每副刊编辑要和懂专业的作者沟通数次。

       副刊组稿,是有目标的组稿。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间或要具有三个因素:一是组稿内容要贴近同一主题;二是组稿范围要靠近主题区域;三是组稿质量要保证一定水准。

       云南世博会举办期间,我们上会报道,也注重收集相近专题的自然来稿。专刊上,刊出了《今来始见满城霞》《绚丽的红土地》《世博园见闻》等文章。

       检验检疫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地反映检验检疫部门职责、成就的系列电视片在中央电视台二套“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后,我们副刊开辟了“我看《国门蓝盾》”专栏,及时刊登系统内外观众、读者的观后感。

        “澳门回归”,副刊刻意在“咀嚼岁月”栏目中,选发了林则徐第六代嫡孙林坚的来稿《思先祖 庆回归——林则徐与澳门》。

       难忘的,还有由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高级编辑石英老师的一篇评论:《告诉与启示——中国国门时报“名人与书”专栏》。

       这篇小文是评论也是肯定,更是激励。收到这篇用钢笔手写的信件时,我很感动。栏目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四面八方的呼应,稿源不断。这也是我没有料到的。

        多年以后,石英老师还在提及我们副刊的几个栏目,说:那都是编辑的用心之作啊。

        总有一些时间节点会抓住我们的视线。

       芳草地副刊有远方,给了我们渴望新思维,探索新课题的激情。绿地有情怀,给了我们拥抱时代再出发的力量。

       “我们的报纸将会走向国际轮船、走向国际列车、走进社会。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不知疲倦的脚步,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奔赴新闻战线的最前方。我们思考,我们记录,我们报道。”这其间的真性情,依然值得肯定。

       以前,听新闻前辈们说,编辑思想的高低全部藏在编辑的教养和修为中。等到我们做编辑时,才体会到这样的说法是多么有道理。

       “我们的《绿地》是悬挂在国门上永不落幕的风景,是一群人永不疲倦的心灵画卷。”

       “在这片《绿地》,我听到了禅者的睿智辩思、学者的严谨科学;闻到了文人的书香、墨客的芬芳,甚至人生的酸甜苦辣在这里也有诉说的地方,这是风雨彩虹之下充满生机的一片绿地。”

      “当我们将思考串联成文字,体验整理成思想,观察付诸于实践的时候,是《绿地》的穿针引线和修润装帧,使这些散落的记忆成为了文化的符号,成为了我们这支队伍的一道风景,一项成果。《绿地》有理由、有条件、有基础成为我们迸发的舞台。”

       那时,对版面定位有品牌意识主导,不仅仅是做好一块版面,更注重在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在扩大报纸发行量方面,有新的理解。

       镜头一:版面资源形成新格局。“周末版”为报纸改革注入了一缕清风。那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镜头二:宣传手段实现新突破。“周末版”由原对开四版扩为对开八版。那是信息平台的扩展。

       镜头三:经营创收探索新路子。“周末版”搭台,报纸发行量有新增长。那是绿叶对根的情愫。

       那时,绿地副刊那一块块版面就如同一块块农田,等着我们撒上种子,等着看这种子发芽,拔节,抽穗,直到收获。

       那一片绿地啊,真的凝聚了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

        “我们,将笔触伸向口岸的每一块土地;我们眺望着,远处正一片新绿.......”

有  言

郭宗忠, 军旅诗人、作家、书法家、心理咨询师。当过记者,做过副刊主编。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诗、散文、书画等作品散见于《诗刊》《中国作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著有诗集《回归》《隔世故乡》等。作品选入多种选本,数十篇散文作品作为中高考复习阅读试题,多篇文章入选多地中考试卷。首届“剑麻诗歌奖”得主,获“军旅优秀作品”特别奖。现居北京,专栏作家。

             回首看你努力的样子

                         郭宗忠

      提起副刊,华静老师与副刊结缘20多年的往事,如数家珍,一颗一粒,心疼心爱,既是一份敬业,又是一份责任。20多年里,所有关爱副刊的人,支持副刊的人,以及编辑副刊的同仁,哪怕是照排和美编,在她笔下娓娓道来的,是她的心中铭记的一份结缘副刊的感激。从着手副刊初创,到随着行业发展,副刊栏目也从最初的“芳草青青”长成一片“芳草地”,直到蔓延成一望无际的“绿地”,这是副刊走出系统、关注社会、走遍中国、走出国门的一次次突破。版面设置的拓展,内容深度的探索,小文章大主题,实现着与行业、社会、人与事、情与怀的熔铸,让副刊这个小平台有了大天地大作为。

        作为副刊编辑队伍中的一名佼佼者,华静既是诗人,又是作家,也是一名出色的记者和编辑。她从前辈副刊人身上学到的,她自己的深入采访,她对重大主题的策划,她对每个字词的珍惜,都体现在她的一篇篇文章里。每次读华静老师的诗文,都能感受到她文字里的时代精神,感受到她对行业、对社会、对绿地上人民的情之切爱之深。她在继承也在开拓,“芳草地副刊有远方,给了我们渴望新思维,探索新课题的激情。绿地有情怀,给了我们拥抱时代再出发的力量。”她一直这样拼搏且努力!

       我记住了华静老师文章中的这句话:“因为在我看来,所有努力过的样子,都值得回首看。”那是她把工作当成事业干的专注神情。

华静

笔名丹琨、元琪。高级编辑。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第三届中国产业报协会“十佳编辑”。第八次全国作代会代表。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

出版诗集《有梦在前头》《那只安抚我灵魂的手》《给相遇多一点时间》。出版随笔集《给心找个家》《送给自己的玫瑰花》《旧铁路上的寻觅》。出版报告文学集《梦里梧桐》。
出版《华静文丛》三卷:《挂满情怀的生命树》《那一片诗情牧场》《停不下来的脚步和云朵》。

     阅读别人的故事

     突围只在心里

     现实

     只把手伸给你

     伸给你  

     就代表没有距离

            —华静

       点击下方

       延伸阅读  

周末散文五人行|冻凤秋|伯远帖

周末散文五人行|剑钧|古宅,一个遥远的传说

周末散文五人行|沈俊峰|散文的生长

周末散文五人行|李培禹 | 马钰铭:小诊所里的“大国医”

周末散文五人行|华静|捡起来一种失落的熟悉气息

周末散文有约

李培禹|听障司机

2023.07.21

点此亲启

“嘉宾有言”名录(1)

(以文字发布时间为序)

冯秋子  刘秀娟  梁衡   凸凹    穆涛  张凡   杜卫东  史建军  王剑冰   乔叶  张庆和   施亮    王也丹 刘琼 郝朝帅  李林栋  罗雪村  尹世霖   李迪  何向阳  梅洁    古耜   徐忠志   王小朋   彭程    王谨   陈先义  侯军   高洪波   裘山山  徐迅  李硕儒  单占生  沉石   林立公    王彥    刘虔   李静宜   俞胜   马淑琴  梅小璈  陈喜儒    范昕   简以宁  刘齐  陈丹玲   张志强   何频   宁新路   王道生 宋长征 任彥芳  颜华   阿紫   陈桥生 刘丙钧  阚则思  刘玉琴 胡健   任蒙  吕高排  祝欣  程步涛  戴荣里 雨瑞  冯敏飞   周璐  徐庆群   张策   苏北  何弘  王贤根  朱竞  李迪  鲍尔吉·原野  范党辉  赵李红  刘湘如  蒋建伟  魏华莹  胡玥  马誉炜  韦法明 任启亮   冯杰  毛梦溪 董岩  吴光辉   王彬 孔会侠 艾 英 李青松  张国领   叶竹钧  碎碎 王子君 王克臣  欧阳青  郑润良  章平  林遥   江南    陈戎   张刃  周华诚  江耀进  刘笑伟 周敏  王巨才 高众  杨勤良 孙书柱 卢盘卿 陈先平 孙现富  苏湲   沉石  施亮   刘红  雷健  李明新 孙晓青 董国政 刘永良  廖华歌 王晓霞   金涛  盛慧   黄传会  邱梅    初小玲  蔡秀文 北乔  王升山  刘海燕  周振华 夯石 舟扬帆  张健 李玉梅  陈新  彭俐 王晓君  续维国   赵岩  曹怀新  孟庆忠 纪从周 白忠德  吴小妮   吴重生  王玫

(待续)

点此亲启

“嘉宾有言”名录(2)

(以文字发布时间为序)

李丹莉  王永刚  蔡红霞 方丽娜 朱小平柳易江  海盈  练佩鸿  杨浪  庞余亮董山峰  饶丹华  朱惜珍  蒋殊  刘国震  韩志远  曲令敏  姜范  彭见明  哈斯乌拉  刘先琴  愚石  杨志学  王志清 赵炜 张海龙  李笑萌 方健康 仇秀莉  汪振军 朱明德 夏鲁平 赵勤  魏华莹  田炳信  韩梅  阮直  华袤  刘玉琴   刘军  秦岭  赵美宁  雨霖  耿安辉  李玉梅  木汀  张天韵  徐祯霞  王宁   梅先生 朱小平顾丁丁  凸凹   楚丽  周蓬桦  姜波 黄圣凤  迟凤君  胡霞  王维强  王欣  李兴艳  程韬光  师永祥  庄剑  朱晔  陈海强  魏文芳  黄燕  月明  郝随穗  韩光  周建亚  刘利华 周家望  李梦薇 许彤  马勇  孙德宏  赵晏彪  薛彦田  庄凤娟  田霞  徐迅  任启亮 欧阳青 孟会祥 王雪  青铜 钟海涛 王小宁 戴荣里 刘虔 周俊杰 赵帅 李明  杨杰 饶翔 衡正安 林桢武  艾宝良 向云驹  郭宗忠

(待续)

点此亲启

鸣谢报刊名录

(排名不分先后)

 报纸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学习时报、工人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作家文摘、检察日报、中国国门时报、中国民族报、中国建材报、中国测绘报、中国环境报、中国自然资源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京郊日报、贵州日报、贵阳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山西晚报 、抚顺晚报、海口日报、通辽日报

期刊

海内与海外、海外文摘、散文选刊、散文、北京文学、 天津文学、青年文摘、中国老年、民主、国酒文萃、厦门文学、红豆 、雪花、安徽文学、安徽省文联、青岛航空、科尔沁文学  民族文汇

(待续)

    每周一书

    失 去

   李培禹  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这是作者从历年诗歌创作中精选而成的作品集。诗集中的大部分作品刊发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天津日报》《北京文学》《诗歌月刊》等报刊。其中的《失去》(组诗)曾获全国爱情诗征文一等奖,《写在旅途的诗章》(组诗)获得《人民文学》第三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全国游记文学征文奖。

京东、当当网有售

同步上线  支持媒体

《新华社》客户端

《今日头条》媒体平台

《天天快报》媒体平台

《腾讯新闻》媒体平台

制作  剑钧

周末散文五人行信箱

zmswwrx@163.com

欢迎   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