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濮阳刘堤口木版年画艺术性与思想性探究

 文化龙乡 2023-07-14 发布于河南

朱慧敏

摘 要:濮阳历史悠久,文化根基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刘堤口村地处黄河故道,古金堤旁,是一个千年古村。刘堤口木版年画是豫北地区农耕文化的一个缩影,文章试图从濮阳刘堤口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艺术性与思想性等诸方面进行分析, 来探究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刘堤口木版年画;艺术性;思想性

濮阳历史文化土壤丰厚。它是颛顼遗都,是帝舜故里。这是一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被历史学家誉为上古文化的发源地。濮阳刘堤口木版年画就产生在这片土地上,世代流传。

一、木版年画历史溯源

木版年画的出现与雕版印刷密切相关。雕版印刷在唐宋时期很兴盛,起初是用在佛经插图上,后来木板印制的纸马在民间流行。《东京梦华录》有记载:“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之行帖子。”这表明最迟在宋代,年末岁首,就有以木板印刷的祈福避邪的习俗存在。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完备的年画文化体系和更丰富的木版年画品类,在明清时期逐渐兴盛起来。明确的“年画”一词出现在清代李光庭《乡言解颐》,李光庭是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举人,他在此书新年十事中记录了贴门神、贴对联、贴年画的习俗。

濮阳刘堤口木版年画具体产生的时间,目前还找不到明确的记载。在走访刘堤口木版年画老艺人时,也问到过这个问题,但无疑得到的都是模糊的答案。

刘堤口村旧称小刑村、刘寨,隶属濮阳市濮阳县新习乡。《开州志》记载,这个村子唐朝时就存在。从目前来看,极少专家学者对濮阳刘堤口木版年画进行专门的研究。关于刘堤口木版年画的学术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有待研究的空白区域。濮阳刘堤口木版年画在很长一段时期,承载着本地区及周边大众的信仰,这是毋庸置疑的。它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價值,已被列为“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濮阳刘堤口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

(一)题材内容

濮阳刘堤口木版年画以神像题材为主,神像有道教神、佛教神和俗神。现存的木版年画中主要有七十二位全神、舜帝、灶君、文武财神、保家仙、城隍(图1)、井神、树神、虫神、八仙、小门神(图2)等题材。

其中,小门神年画规格仅14cm×22cm,小门神并不是贴在门上,而是贴在神龛内或者天爷台上。小门神年画上印着两位身穿盔甲手持长枪的武将,一左一右,人物上面印着“紫气东来”四个大字,武士旁边分别印着“左门神”“右门神”几个小字,小门神年画充满趣味,独具匠心。

濮阳刘堤口木版年画中最重要的当属《七十二位全神图》(图3),各路神仙阵容庞大,分七层排列,天地众神和谐共存。神像包括佛、道各类神灵,第一排正中是原始天尊,他是三清之首;第二排正中是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的周围刻有金刚和龙王等,玉皇大帝在老百姓心中有至高无上的位置,老百姓称玉皇大帝为“老天爷”;第三排正中是如来佛祖,如来佛祖周围刻有文星君、火星君等神像;第四排正中是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周围刻有文殊菩萨、如意仙官等;第五排正中是财神,财神周围是福星、禄星、寿星等吉神;第六排正中是地府元君,地府元君周围刻有土地、判官、青龙、白虎等神像;第七排正中写着“七十二位全神”,周围是送宝仙官、牛王、马王、药王等神像。民众一般将七十二位全神供奉在堂屋墙上,每逢年节烧香祷告。

濮阳刘堤口木版年画,记录着民众心中的理想世界。这是一个神的国度,众神以前和人的距离很近,几乎“生活”在每户人家。

(二)制作工艺

第一道工序是绘画。年画艺人依照神像老样,将神像图案勾绘描画在薄薄的白纸上。如果有定制的客人,需按照客人要求的尺寸放大或者缩小。画稿完成后,用浆糊均匀粘贴在备好的梨木板上。梨木质地细腻坚硬,是雕版用的好木材。浆糊要刷的均匀,均匀才好粘贴。粘贴的时候要小心,不能出现皱褶,否则揭下来重新粘贴很容易损毁画稿。

第二道工序是刻版。濮阳刘堤口木版年画多采用阳刻,年画艺人用自制的锋利刀具将墨线以外的木料剔除。刻版是一件需要耐心、细心和体力的工作,年画艺人一般在忙活农事的闲暇间隙从事刻版工作,完成一幅复杂的年画刻版,是一件耗费心力的事。

第三道工序是印墨。版刻好之后,在印版上刷上墨,然后将白纸覆盖在上面,用棕刷刷过,取下便是墨线稿。

第四道工序是上色。墨线稿完成后接着便是上色,濮阳刘堤口木版年画多采用原色,原色搭配极具表现力,对比强烈而协调。这正是木版年画独有的色彩语言。

(三)艺术特色

从构图上看,濮阳刘堤口木版年画多为竖幅。众神按级别排列,井然有序。主神一般采用正襟危坐的姿态,目视前方,并且在画面中占据的面积较大。小神和侍从一般采用站姿,面部微微倾向主神, 在画面中占据的面积较小。主神居中间,小神在两边,整个画面分层排列,主次分明,众神的等级一目了然。

濮阳刘堤口木版年画多运用对称均衡式构图,画面具有安定、整齐、庄重的美感。一幅画往往有几个部分构成,以线条或装饰带分割,画面具有和谐而明朗的审美意味。画面基本不留空白,各种代表祥瑞的器物、花卉、瓜果填充在画面中,这反映出民众求全求满的心理需求,符合中国人对传统哲学和传统文化的心理认同。

从人物造型上看,这里的神并非都是冰冷的存在,它们是有温度的。刘堤口木版年画追求观念中的真实,神像造型接近真人的比例。脸型圆润饱满,眉毛多为弧线,眼睛长圆形。众神个性鲜明,表情多和蔼安详。主神大多慈眉善目,一副有求必应的姿态,即便有少许冷峻的面庞,让人感觉也是对外的、对恶的震慑。年画中的神像人物衣饰线条流畅自然、飘逸生动。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神像人物多是戏曲人物的装扮。濮阳被誉为“中华戏曲之乡”,是戏曲的发源地之一。濮阳至今还有一些古老的剧种,如大弦戏,其在宋代就存在,成熟于元代,鼎盛于明清,在濮阳历经千年流传至今。如今在濮阳及周边地区的农村,大弦戏仍然活跃,并被民众喜爱。然而在戏曲如此发达的濮阳,却鲜见戏曲年画,也许古代曾有戏曲年画,但都已散失在漫长的岁月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