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清名将李续宾的战死,告诫我们过分的成功容易让人走入死局

 茂林之家 2023-07-14 发布于湖南

晚清时期有这么一位湘军悍将,攻城野战皆属一流,是胡、曾二帅最倚重的心腹。他曾率部对武昌围点打援狂虐石达开、韦俊的优势兵力;又以微兵“生吃”湖口、九江。但随后却在大胜之际被太平军全歼所率主力,他就是勇冠三军的猛人李续宾。本文笔者就以湘军头马李续宾的视角,说说他为何因为过分成功而步入死亡。

天京事变前后,李续宾率部先后围攻武昌与九江并取胜。他面对的对手是太平军名将石达开、韦俊、林启荣、陈玉成等人,且手握数倍于己的兵力。而正是由于李续宾屡屡以少胜多未尝受挫,使其所部逐成骄兵骄将。三河镇惨败纵然有太平军、捻军精诚团结兵力众多、胡林翼守孝官文拆台、各路清军爱莫能助等外因,但主因还是李续宾因盲目自大导致的孤军深入和死战不退。

湘军悍将李续宾画像

李续宾(1818—1858年)湖南湘乡人,理学名士兼湘军元老罗泽南弟子。他继承恩师遗志与所留精锐,在武昌等战场取得大胜,但随后却在三河镇被太平军围歼,奋战至死。李续宾出身耕读世家,十几岁时因父亲李登胜久病不愈花费巨大,致使家道中落。他留家照顾父亲并操持家务,种植果树、棉花贴补家用。时有同乡理学名士罗泽南开馆授徒,因家事所累李续宾未能前往受教。直到他三十岁时才得以拜入罗门,成为其最知名的弟子之一。

罗泽南,湖南理学大家,下马讲学上马杀敌的“书生悍将”。岳州大战中罗泽南率所部湘军九百人驻守大桥,面对来犯的万余太平军,他排兵布阵防御得法重创敌军。原本轻视书生的猛将塔齐布心悦诚服,自此与其携手杀敌并称湘军陆师双雄。罗泽南还有一位知名弟子王錱,与曾国藩意见不和而留守湖南。因勇猛善战绰号“王老虎”,死后余部成为左宗棠的楚军骨干。

1854年曾国藩发布《讨粤匪檄》,北上阻击攻入湖南腹地的太平军。与其私交深厚的罗泽南,率所部精锐与塔齐布联手先后克复岳州、武昌、田家镇,兵锋直指九江。后因曾国藩所率水师在湖口遭遇重创仓皇西窜,罗、塔二人也随之撤军,太平军迅疾收复失地。1856年兵围武昌的罗泽南额头中弹而亡,李续宾继领其军并先后攻克武昌、九江,算是告慰恩师亡魂。但这两场大胜的背后也包含天京内讧及洪、石相争的加持,不完全因为李续宾的能战。

防抄袭标识:全网首发百家号“阿木说故事”

武昌城古城墙老照片

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等人联合捻军作战,攻克庐州、横扫江北大营,江南大营危如累卵。清廷严旨之下,湖广总督官文遣李续宾率部攻皖分敌兵势。在与江宁将军都兴阿兵分两路后,李续宾率八千人往攻皖北,一个月内连下潜山、太湖、桐城、舒城四城,直逼三河。但所向披靡的李续宾实际上已陷入十分凶险的境地:所部精锐一分再分且疲惫不堪;因湖北巡抚胡林翼回乡守孝,本就不和的官文对李的请援视若无睹;胜保、德兴阿、张国梁都处于守势难以分兵声援。

反观太平军方面早有准备,陈玉成在经略皖北时就命大将吴定珪守备三河镇。吴又费尽心血在河道两岸修筑九座砖城以为屏护,不断将李续宾所部的前线情报传递给天京高层。而陈玉成等人也已攻破江北大营,处在扫荡阶段的他们随时都能起兵来援。已成强弩之末的李续宾,此时还想在太平军大举来援之前拿下三河镇,这是虚骄之气的罪过啊。

在进攻三河镇之前,手下幕僚力劝李续宾说:我军连克坚城将士乏累,当驻守舒城补充给养,待友军跟进再图进取。李续宾不以为然道:我军大显神威,朝野上下另眼相看,此时退兵岂不被众臣耻笑。在付出千人伤亡后李续宾部拿下外围九座砖城,却在吴定珪的顽强抵抗下难进寸步。听闻陈玉成等大批援军赶到,李续宾非但不撤,还想重现武昌城下围点打援的辉煌战绩。他命七营主力突袭陈玉成扎营的金牛镇,结果被其识破并尽数被歼。

直到此刻,李续宾不得不退守大营,眼见营盘被逐步攻破,他留下遗言:我从军十年身逢数百战,视后撤为有损国威之举,出阵便不抱生还之心。此乃我必死之地,尔等不愿从者可自行突围而去。说罢李续宾朝北叩拜向清帝作别,跃马直入敌阵拼杀,后马蹄陷入泥沼被当场击杀,时年40岁。其死讯传至京城,28岁的咸丰帝涕泗交流,手敕曰:惜我良将,不克令终。

清代武将画像

李续宾及其所率进攻三河镇的五千余精锐被歼,是太平天国后期取得的唯一歼灭战和重大胜利。丁忧在籍的胡林翼闻讯吐血斗升,曾国藩也捶胸顿足悲叹湘军气势顿消。悍将李续宾的战死是因多重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因连续大胜生出的虚骄之气是不得不提的一点,不能不为当世人所诫啊!

#太平天国#

喜欢本文的朋友们,不要忘记一键三连加关注,谢谢您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