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字越少,事越大!

 wsyqn 2023-07-15 发布于江苏
字越少,事越大!

配图来自 山西高平铁佛寺彩塑 与文无关

01

问: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雷劈死的君王是谁?

答:商代倒数第四个王:武乙。

从史料来看,这件事就是个纯意外。

《竹书纪年》载:

“三十五年,周公季历伐西落鬼戎。王畋于河、渭,暴雷震死。”

《史记·殷本纪》载:

“武乙猎于河、渭之间,暴雷震死。”

但仔细看,这事透着几分诡异!

诡异在武乙的打猎地点——“猎于河、渭之间”。

就是黄河与渭水的交界处!

问题来了——

武乙时期,商朝都城殷,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北部安阳小屯村附近。

而黄河与渭水的交界处——潼关,在今陕西省境内。

两者直线距离约400公里。

字越少,事越大!

武乙打个猎,跑上几百公里?

所以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武乙去渭水之滨,到底要干嘛?

【史料有限,以下是推测】

02

《竹书纪年》中,武乙田猎的上一句话是:

“周公季历伐西落鬼戎”。

说,武乙命令周公国的领导人季历,去讨伐鬼方的西戎部落。

季历,是古公亶(dǎn)父的儿子,周文王姬昌的父亲,周武王的爷爷。

季历排行老三,大哥叫太伯、二哥叫仲雍。

司马迁在《史记·吴太伯世家》中记载: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

大意是说,季历深得人民群众的拥护,还有个好儿子姬昌,古公亶父就想把大位传给季历。而太伯和仲雍体会到了父亲的心思,为了成全父亲和弟弟,就跑到了东南沿海一带,建立了吴国。

但根据历史学家杨宽研究:太伯和仲雍之所以会跑到东南去,是为了执行古公亶父“翦商(灭商)”的策略,勾搭游说东夷族群,在东线对商王国进行骚扰,使其腹背受敌。

也就是说周公国并不是死心塌地做商王国的小弟!

他们是另有图谋的!

所以,武乙让季历去打鬼方,季历反过来联合西戎把武乙引诱到郊外偷偷干掉,然后对外称:武乙是让雷劈死的。

也不是没有可能。

PS:

古代说打猎,很多时候是借喻打仗的。

比如:

三国演义里赤壁大战前,曹操给孙权送过一封信,说要和孙权会猎于江夏,共同讨伐刘备......

“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将军会猎于江夏,共伐刘备,同分土地,永结盟好。”

字越少,事越大!

03

以上推论,可能看官老爷们觉得太牵强。

没关系,一切历史的路数都是可以重新来过的。

接着往下翻页——

武乙死后,儿子文丁继任。

几年后,文丁下诏,以封赏的名义将季历叫来商都,不久给他安了个罪名,将其饿死了。

姬昌当然展开报复。

商周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字越少,事越大!

文丁在位时间不长,死后由他儿子帝乙即位。

帝乙为了安抚姬昌,就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姬昌。

但这一怀柔手段并没有收到帝乙所期待的效果。

商和周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不是送个女人就能平息的。

有关这段历史,我们得去看《周易》。

在现代人印象中,《周易》是一本算卦的书,通常会出现在各大景区桥头的神棍们手里:“朋友,我也是和你有缘,就送你一卦吧。”

但其实《易经》是群经之首,首先是本历史书,是我们解开上古历史的一把神奇的钥匙。

《周易》第54卦——归妹卦,讲的就是帝乙嫁妹的史实。

字越少,事越大!

04

归妹卦的卦辞从一开始就昭示着大凶(“征凶,无攸利”)。

每一句爻辞也都带着负面情绪:

比如: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把这两句用大白话解释一下,大概意思是:

在姬昌的眼里,帝乙的妹妹(正房)还没有“娣”(偏房)好看;婚礼祭祀的时候,陪嫁来的篮筐里空空荡荡,羊怎么也杀不掉......

总之,这场婚姻就不是好兆头!

姬昌就是不喜欢帝乙的妹妹,更喜欢陪嫁送过来的婢女。

结合史实来看,帝乙嫁妹,除了安抚姬昌,更有安插“间谍”的作用。

而对于姬昌来说,无论是出于杀父之仇,还是政治因素(间谍),都不可能喜欢帝乙的妹妹。

归妹卦的唯一一个“吉”字,也送给了“娣”。

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史料没有明确记载指向这个“娣”是谁,但根据杨宽的考究,这个“娣”,就是周武王的亲妈——太姒。

ps:

目前除了《周易》,别的地方找不着帝乙妹妹的文字。

而太姒这位滕妾,因为后来生下周武王姬发,被追谥为“文定王后”,永远的供奉在了周室祖庙。

这对周武王和其继任者,都是最有利的政治选择。

05

堡垒都是从内部攻克的。

商朝也不例外——

武王伐纣的决胜战——牧野之战,是一场不对称的偷袭战,商主力正在东夷平乱,赶不回来决战。

这里边,有微子启暗中通风报信等关键因素等等......

其实还可以往下深挖。

根据现代考古学家对已出土的甲骨卜辞的整理发现:

自帝乙以后,商王室内部二元对立的贞人集团(可以带入阉党和东林党的概念)突然消失了,两股势力突然合流成一股势力。

学者推测,很可能一股势力被另外一股势力彻底干掉了!

通过史实的相互印照,我们也能发现:

在周武王克商之前,商贵族曾大批叛逃到周。

《史记·周本纪》载:

“太师疵、少师强抱其乐器而奔周。”

商贵族之间的分裂,也加剧了商灭亡的进程。

06

孔子曾说:

“文王,至德也,三分天下有其二,仍服事殷。”

“三分天下有其二”,正说明文王武王等人经营灭商的策略是蚕食型的。

东夷会叛乱,应该也不止太伯奔吴那么简单,显然是周人外交的结果。

周武王会盟孟津的时候,与会者多达八百诸侯,也可想见商的同盟到底被周人笼络了多少?

考古学也显示:

商王朝前期,曾在今天湖北和山东等地有据点。

比如,武汉黄陂的盘龙城遗址,山东济南的大辛庄遗址。

可商中后期,这两个遗址迅速衰亡,这些地区都成了反对商王朝的力量。

这里面,周人到底有没有动过什么手脚?

很值得玩味。

字越少,事越大!

综上,周对商不是一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

“帝乙归妹”在历史中的消弭,为太姒、武王身份的尊显铺平了道路,是西周时期周人建构其历史记忆和礼乐制度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