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88张子扬:学校的素质教育难在何处

 高教课堂研讨 2023-07-15 发布于江苏

    素质教育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但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下文从“推进迟缓”“难以评价”“欠缺师资”“功利主导”和“时间紧张”五个方面,具体阐释学校的素质教育难在何处。

推进迟缓:已有二十年的政策历史

      素质教育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中国教育理论,是带有标志性的教育理论创新,是教育的本质。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提出素质教育,把基础教育视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要求“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2017年十九大报告指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近年来的高校多途径招生、“双减政策”等都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可见素质教育贯穿整个新中国教育发展史,作为受到党和国家重视的教育理论在逐步实施到教育实践当中。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但从当前的教育现实来看,已有20年政策历史的素质教育,推进的速度依然迟缓,效果难以尽如人意,未来的改进任重而道远。

难以评价:缺乏可操作的评价方案

      应试教育具有简单易操作的优点,具有教学内容的可评价性和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内容的可评价性表现在,教师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技巧直接服务于分数为主的学生考试成绩上,学生通过考试分数评定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目标的明确性表现在,教师的课程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都是提高评测成绩,证明自己在教育中的优秀,以获得更好的人才培养资源。

      素质教育具有难以评价的缺点。素质教育应用到实践中,具有教学与评价方面的实践难题。首先,评价机制如何设定?德育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人格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健康积极引导,但具体评价形式有待创新。平常考试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的形式显然无法测评学生真实准确的道德水准。而对于艺术等领域能力的培养也不易找出公认的评测标准,毕竟艺术是多样的,审美也需要多样性和包容开放的心态。如果无法及时给出分数衡量教与学的质量,是否会引起教学积极性下滑?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正面反馈来激励教学,从而改良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未来需要创新素质教育的考评体系,持续优化素质教育教学的质量。改革素质教学评价标准,警惕素质教育的功利化趋势,防止素质教育流于表面文章而不具实际效能。考评方式大胆进行多元化尝试,从纸质考卷向实践活动测评、从定期考试向学习生活中表现评价转变。将教师的素质教育能力与劳动报酬等值挂钩,激发教师在素质教育领域研究贡献的积极性。

欠缺师资:缺乏具有胜任力的师资

      实施好素质教育需要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优秀教师。比如就“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讲,教材不如教师在课堂上的合理引导更能有力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这就将压力给到了教师身上。

      遗憾的是,当前教师的人文素质仍需加强,学校的素质教育意识尚未渗透进校园布置与设计。目前,高校的主要领导是通过政府任命,其管理上受制于上级政府,不受普通教师制约,所以,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要求已成为教师的追求目标。而高校管理者往往通过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业绩来衡量教师的水平及评职依据,所以,广大教师忽视自身人文素质的积累是必然结果。部分院校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必须完成的教育任务,缺乏鲜明的个性,流于形式,而且不注重学校特色和自身特点,忽略学校的历史和发展规划内容。缺乏正确的教师引导,校园生活缺乏人文关怀,都会导致学生在素质教育中动力欠缺、表现不佳。

      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未来需要树立各主体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学生方面,应明确人生理想与目标,坚定信念为将自己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四有青年而不断完善自我、努力奋斗;学校教育方面,应培训教师增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开设将素质教育渗透进课堂教学的教师技能培训课程。

功利主导:培训机构市场化功利化

      中小学的素质教育还面临着过于功利化的问题,使它沦为更好应试的手段之一。比如,随着艺术类考生分数低的事实被普及, 越来越多的人挤到艺术类考生的队伍中。 面对巨大的缺口,社会上随之出现了各种培训班,甚至直接成立艺术高中。 培训班大部分是在大学里的任教的艺术教师、学生,他们根据市场需求自发成立的培训机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升学为契机,符合了扩招后学生、家长、学校三方的需要,适应着应试教育。

      艺术能力的培养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提供他们终身追求美好事物的动力。而不合理的艺术考评机制只会抹杀学生对于美的正确认知,可能造成对真正艺术的扼杀与亵渎。过于功利化的素质升学会使大批滥竽充数的素质生涌入非学术升学的道路,将艺术与物质联系在一起也会造成艺术类院校里很多学生在毕业后不再追求艺术转而再去开设功利化的培训班。

时间紧张:学时不足导致浅尝辄止

      普通学校的素质教育往往存在过于表面化、形式化,不深入、太浮躁等问题。以我所就读的大学为例,技能坊的开设时间太短暂,一些素描技能、书法技能不能速成,并且短时间、短跨度内不易有水平提升,应该留有至少一学期的时间进行技能培训,否则活动有表面化的嫌疑。而一些文化类沙龙或书会,则应该深究其文化内涵,建议开3个小时以上或安排两到三个课时,不能只将沙龙内容止步于了解、体验这一步上,更要深入探究文化背后的现实意义、具体价值,探究形式须多样化,这才没有使沙龙流于形式。

      此外,学校的艺术环境贫瘠也是困境之一,无法提供很好的环境熏陶。为此需要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的思想品德与审美能力。学校着力于加强校园整体规划, 建设高品位的人文景观, 赋予校园景观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以此熏陶和感染学生。各项素质技能、兴趣课程皆以有效、管用为原则,课后调查学生反馈和感受,及时进行课程与活动的调整。

高教课堂研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