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附子理中丸越来越不好用?中医:温中不如温下,补阳不如潜阳

 杜博士养生调理 2023-07-15 发布于湖南
 附子理中丸,都知道它是养胃的中成药,对于脾虚胃寒的人来说是福音。像手脚不温,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都有很好的作用。但现在很多人用它,发现它的效果并不是明显,甚至还出现上火的症状,怎么回事?

第①种情况:不是单纯的脾胃虚寒
如果你不仅腹凉喜温,不敢吃凉的,但四肢不凉,甚至手脚心怕热,这种多见是脾阳虚和肾阴虚了,属于阴阳两虚的症状。附子理中丸属于大辛大热的药,体内阴虚就不适合了,不然会加重阴虚的症状。可以先用一段时间六味地黄丸,再用附子理中丸这样阴阳兼顾,就不容易上火了。

第②情况:体内有痰湿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几乎顿顿有肉,饮食滋腻。本来脾胃就不好,这样会更加加重脾胃的负担,导致脾胃滋生痰湿。痰湿在体内久了,就会生内热。那这时再用附子理中丸,不仅效果差,反而还会催生胃火。这时候可以从肾来入手。因为肾主一身阴阳,肾阳虚,那脾阳也就会不足。这个时候温下要比温中效果好的多。这里的温下,指的是潜阳,把耗散过度的肾阳给拉回肾中。同时还要去滋补肾阴,只有阴液足了,才能把肾阳留住,不外散。可以参考桂附地黄丸
第③情况:没有引经药
如果确定是单纯的阳虚怕冷,用了效果还不好呢?那这是因为中成药,力量不够,没有办法达到直通经络的目的。因为寒主收引,脾胃虚寒后,可以收引脏腑以及经络,气血,所以就会出现手脚不温,怕冷,甚至出现胃痛,关节痛等。这时可以加个引导力,通过穴位艾灸的方式,把它引入经络——灸中脘穴,神阙穴,关元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