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誓言无声—阎宝航(27)返回东北

 兰州家长 2023-07-15 发布于甘肃

下关惨案发生后,阎宝航回到上海,此时,国内形势发生逆转,国共双方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内和东北问题的谈判,宣告失败。

1946 年 6 月 26 日,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7 月间,传来国民党特务暗杀中国民主同盟领导人李公朴、闻一多的消息。一时间,上海顿陷恐怖阴森的气氛之中,在阎宝航临时住地狄思威路寓所门前,不时有特务日夜轮流看守监视。

有一天,阎宝航和郭沫若一同出席上海人民团体招待会,会后乘车返寓,中途,突然有一辆吉普车从胡洞里冲出来搜查盘问,到在这种危险的环境下,阎宝航从容不迫,应对自如。

1946 年8 月 7日,东北各省代表联席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会议通过了东北各省市民主政府共同施政纲领,决定成立东北最高行政机构,称东北各省市(特别市)行政联合办事处。

经出席 会议的177 位代表慎重考虑结果,投票选出阎宝航、林枫、吕正操、张学思、周保中、车向忱等 27 人为行政委员。

这样一来,他的处境又多了一层危险,在上海党组织的协助下,开始着手筹划潜赴东北事宜。

阎宝航找到他的好友,上海海关总署副总税务司的丁贵堂,得到他的默许后,决定由在海关任职的地下党员孙一民及丁贵堂的亲信高国壁负责登船,天津海关的进步青年冯厚生接应,搭乘往来天津上海的商船离沪。

一切准备就绪。9 月 3 日,阎宝航以大明公司总经理身份与天津化工公司经理袁东衣结伴,顺利登船。

轮船刚刚起锚,阎宝航发现乘客中有一个熟面孔,原来这是一个军统特务,刚刚被国民党任命为陈诚手下的东北行辕政治部主任,叫魏宏勋。

阎宝航十分镇静地向他打了招呼,然后攀谈起来,说话之间,阎宝航发现魏某患了伤风感冒,表现出十分关切,回船舱询问袁东衣,袁恰好带有阿司匹林。

接着,阎宝航将药交与魏某,并声称自己此次北上,是为大明公司业务,已同萧振瀛老板汇报商量决定,准备在北方设立分公司,如此等等,魏某听时不断颔首,抱怨此次行路之难,二人遂友善地告别。他来到到餐间,看见左邻的商人们正在一个角落大赌牌九,便拉着袁东衣与其共赌,一场危机,就这样暂时化解了。

五天后,轮船在大沽口港外停泊候潮进港时,天津海关人员登船查验之后,便有人通过船主与袁东衣联系。

袁知此人是冯厚生在塘沽海关分关的朋友王桂山后,问明情况,立即领他与阎宝航见面。

王桂山说冯厚生特别交代,要他和张麟光到大沽口接应阎先生,所以,不必到塘沽上岸。

于是,阎宝航便按照王桂山的安排,乘巡查小艇去塘沽,到达后,由冯厚生、陈凤平将他俩接到天津冯厚生家中住下。

恰好,天津海关副税务司高济元也是阎宝航的老朋友,遂嘱咐陈凤平对阎先生要分外照料。

为了与在北平的徐寿轩相偕回东北解放区,阎宝航在陈风平等人的安排下,于夜间乘火车抵达北平,经袁东衣周密联络,第二天晚间,阎宝航在东城许宝驹家中与徐寿轩会见。

誓言无声—阎宝航(27)返回东北

徐冰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一同见面的还有徐冰,大家寒暄之后,阎宝航谈到此行一路经过,完全是由海关朋友们的安排才顺利到达天津。

徐冰说,他“已接到延安电报告知,但不知道是如何走法,现在了解通过海关协助,这个路子是好的选择,但去东北应该慎重。

阎宝航是知名人士,搭乘北宁铁路去东北,认识人过多,很容易暴露,这是很危险的”。

所以,他不赞成阎宝航二人乘火车回东北。认为应继续由海关朋友协助,由海上直奔大连,到了大连就算到了解放区,这是最为安全妥当的办法。

随后,他们又回到天津,经过海关朋友的帮助,阎宝航他们登上了驶往大连的帆船,大家依依不舍分别。

帆船缓缓地驶向大海了,海风吹动船帆左摇右摆,阎宝航独自坐在船头瞭望大海,漂泊了十几年,现在终于快要回到自己日夜思念的家乡,思潮随着海浪涌动不息。

两年之后的 1948 年12 月,阎宝航在沈阳会见由香港乘船途径安东到沈阳的郭沫若、沈钩儒、章伯钧、章乃器、李德全等各方面知名人士时,曾赋诗抒发他 1946 年10 月回到家乡时的激动心情。

他写道:远离故乡,十有五年,胜利归来,喜悦何及。瞻望革命前途,倍加兴奋,曾赋感怀诗一首:

负伤含泪回家乡,望见云山喜欲狂。

有如蛟龙归大海,恍从地狱到天堂。

八方烽火诛独纣,万里疮痍待武王。

但得同胞齐解放,抛将老命又何妨。

誓言无声—阎宝航(27)返回东北

阎宝航与韩光

10 月 2 日,阎宝航被专车送到大连,大连市委书记韩光早已在郊外候迎,阎宝航握着韩光的手说:“这回才是真正回家了。”

随后,阎宝航先和韩光及大连市委袁牧华、马子青等一些领导同志在一起进行了几次座谈,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关内各界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蓬勃开展的和平民主运动,以及十四年来蒋介石如何出卖东北的罪行。

韩光也请阎宝航向旅大各界作了十多次报告,引起强烈反响。

在这期间,阎宝航在韩光陪同之下,参观日本人留下的几处工厂,浏览大连市容。

在哈尔滨的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林枫得到韩光报告阎宝航已抵达旅大消息后,立即指示高崇民给阎宝航拍发慰向电报。同时,派秘书陪同阎宝航到哈尔滨。

10月中旬,阎宝航取道朝鲜进入南满解放区抵达安东,与安东省主席刘澜波相会,在他安排下,阎在安东作了一个星期以复士还乡斗争为主题的报告。

阎宝航前往哈尔滨的途中,还在图们会见了陈云。当时,图们警备司令姚斌专程前来丹东迎接阎宝航。为表示欢迎,陈云、萧劲光和阎宝航共进午餐,大家边吃边谈。

阎宝航主要介绍了他进人东北解放区的经过、关内形势、国共谈判和国民党上层内幕。

陈云向阎宝航介绍,他此次同萧劲光到南满地区,主要是了解那里的实际情况,同时作些部署。

他说:“国民党军队是外强中干,已成强弩之末。东北民众对国民党既失去了信心,也产生了反感。大势所趋,反动的国民党政权不会维持多久了,大不了一两年内我们会夺回沈阳,并将东北全部解放。”

萧劲光接着讲述了当前东北的军事形势,以及我军处处居于主动的情况。听了他们的介绍,阎宝航很受鼓舞,“多少天的疲劳、顿觉消失”。

誓言无声—阎宝航(27)返回东北

周保中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在图们停留两天后,作了两场报告,随后,他又被吉林省主席、原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邀请去在延吉作了三天报告,然后转道牡丹江,于11 月 18 日乘火车到达哈尔滨。

到车站迎接他的有高崇民、陈先舟、栗又文、邹大鹏等人。阎宝航见到他们,久别重逢,兴奋不已。

当日下午 4 时,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及东北行政委员会,在哈尔滨市华丰楼为阎宝航、徐寿轩、袁东衣接风洗尘,席间很多是阎宝航的老战友,有的则是彼此久慕名而未得晤面的同道中人。

很多人关心地询问着被囚十年的张学良将军的近况。阎介绍了他在国民党营垒里听到的消息和蒋管区报纸所透露的一些情形说:

“汉卿(张将军字)身体很好,每天刻苦读书,经史子集,特别是明史,他研究得非常有成绩;另外就是从事体力劳动,自己种菜,制四川泡菜等,但眼睛已经'花’了,报上说他戴着二百度的'花镜’呢!”

晚7 时,哈市各机关、团体千余人又举行了欢迎晚会。阎宝航被邀讲话,他意味深长地说:

“今天的欢迎会,应当叫做庆祝东北解放区民主政治,人民大翻身的同乐会。”

在评述蒋管区的黑暗情形后,他兴奋地说:“进入解放区好像从阴霾的幽谷走入光明灿烂的民主花园,东北人开天辟地地第一次做了东北的主人,……要决心用自己的血和汗,来参加灌溉和保卫这个花园。”

就在阎宝航回到东北后,在重庆的“阎家老店”来了一位女士,高素桐和孩子们称她为王姐,负有安全转移她们之责。

王姐叫王辛冶,是周恩来在重庆时的联络员宋黎的夫人。当时,由于新华社电台已公开广播阎宝航被选为东北行政委员会委员,身份已经暴露,高素桐与孩子们必须立即转移。

在王辛冶的陪同下,他们先乘船赴上海,经青岛到达天津。

临行前,高素桐叮嘱孩子们说,有人问你爸爸的名字,就说姓高,回沈阳老家。

船抵塘沽港,在海关工作的陈凤明把一行人接到他家,陈家住在天津的闹市区,周围邻居复杂。王姐提出最好换一个住处。但是,大家在天津又没有亲戚,住旅店又住不起,都很着急。

这时,高素桐从皮包里拿出一个旧的小日记簿,那是 30 年代阎宝航用的记事本,上面记着他各地的老朋友的地址。

这是离开重庆前,阎宝航交给高素的,并说有事可以去找这些老朋友。

就这样,她从本子上找到阎宝航的老朋友关思九在天津的住址。

关是有名的中医,号古今人,高素桐带着孩子们来到关家,直到 11 月底,从北京又来了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小孩,他们是组织上派来的刘仁和夫人绿川英子。

誓言无声—阎宝航(27)返回东北

刘仁与绿川英子夫妇 图片来自网络

(1947年1月14日,绿川英子由于人工流产手术感染,不幸在佳木斯逝世,年仅35岁,3个月后,她的丈夫刘仁也因病逝世。)

12 月初,一行八人乘火车离开天津。临行前,刘仁嘱咐大家在火车上要分开坐,装成互不相识,无论有什么打招呼都不要理睬。

在山海关站停车时,听到有人沿着列车喊道“阎宝航先生的家属在车上吗”,大家都没有吭声。直到列车开动了,才松了一口气。

到达沈阳那天晚上,刘仁夫妇和高素桐一家,乘坐马车按地下党组织安排的地址找到一家挂幌子的小客栈,但那里已被查封,门口站着几个军警。

高素桐机敏地要车夫调头过来朝相反方向走,并镇静地翻开事先准备好的小本子,找到卢广绩家宅地址。

当他们到达卢广绩家时,出乎意料地遇见了那个原来约定在小客栈接头的联络员,竟然是高素桐的亲侄儿高维升。

原来,小客栈被敌人破坏后,他就在卢家等候,不想在这儿不期而遇。大家见面都兴奋不已。

出发前,卢广绩交给高素桐一张过国民党哨卡的证明信,证明信用的是国民党军队报纸《扫荡报》社的名义写的,盖着公章,证明持证人是该报负责人的家属,前往吉林郊区某村省亲。

后来才知道,这个村正好位于国民党军队阵地之间的两不管地区,随后,他们在高维升护送下,踏上了北去的征途。

翌日晨,由不久前从重庆来到长春担任铁路局总调度的姚艮,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护送高素桐一行,到与解放区交界的吉林省缸窑镇。

为了躲过军警的严密监视,刘仁又找来一辆在当年可能算得上“高级”的装着玻璃窗的马拉“轿车”。同时,为了装成回乡省亲的样子,大家把随带的行李都留在缸店,只挑了一两只像样的皮箱,放在轿车顶上。

到国民党军队前沿哨卡时,一个军官走上前来检查,刘仁把证明信拿给军警。军瞥看了看,随即敬了一个军礼,说,“请夫人及早回来,共军经常到那一带'骚扰”。”刘仁说,“我们很快就回来。”

一行人乘着这辆“高贵”的马车,不慌不忙地往北去。下了一个山坡,后面哨卡已经看不见了,突然路边出现一辆大板车,一匹大马驾辕,前面套着三匹膘肥体壮的马,有一个身强体壮的车把式在等候大家。

原来,这是地下组织派来送他们去解放区的亲人,这样,一行人迎着零星飘着的雪化,于1946年12月12日前夜,到达哈尔滨后,高素和孩子们与阎宝航团聚。

在东北解放区,阎宝航和传说已经牺牲的长子重又见面,九年前,关于阎大新被捕的消息原是特务散布的谣言,此时,阎大新已是久经沙场的解放军指挥员。

1949年 4 月 2 日,阎宝航赋诗勉励他为解放全中国奋战:

大儿西南参军去,抗战八年消息杳。

每遇延安有人来,辄问知不知儿否。

梦寐时呼儿乳名,饮时忘却饥和饱。

去夏哈埠相逢日,热泪扑簌欢笑了。

大新忽亦眼圈湿,对母说儿还好好。

天下如此慈母心,世上无价之珍贵。

不久,阎宝航赴辽北省任政府主席,高素桐任省保育院院长,他建议夫人名字中的桐字去掉,更名高素。

从此,阎宝航夫妇一家以新的精神面貌,投入新的斗争。

他从关内回到东北直至去辽北就职这三个月时间里,主要作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向东北各界作演讲报告,大受欢迎。从 10 月 1 日到达旅大,途经安东、图们、延吉、牡丹江、哈尔滨、齐齐哈尔,直至去辽北就职前三个月,阎宝教向各界作演讲报告不下百余场,听众至少二十余万人。

第二件事,是向各界广大民众介绍张学良将军情况,呼吁蒋介石释放张学良。他不但在每次报告中谈到张学良将军,呼吁蒋介石释放,而且著专文发表有关怀念张学良将军的文章。

第三件事是著文《关于东北问题》。阎宝航在哈尔滨活动时,曾于 12月被多次到齐齐哈尔作报告,随后,他应老朋友关梦觉之约,把讲稿改写成四篇文章,即《关于东北问题》、《十五年来的教训和我们的前途》、《较场口事件》及《下关事件》,并以《关于东北问题》为题出版该书。

《关于东北问题》一书详细记述了东北人民自九一八事变后,各地的东北军爱国将领、民众奋起组织义勇军抗日的历史功绩,以亲身经历揭露蒋介石出卖东北的种种事实。

书中记载了东北爱国流亡人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反对蒋介石对日妥协投降政策和片面抗战的路线,以及他们同全国爱国民主人士一起,为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争取和平民主的十四年斗争史。

这本书先后印刷三版,共发行六万余册,并经东北行政委员会分发东北各地,以作为政治教育、宣传的教材,收到很好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