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字说二十四节气— —霜降

 赵文耕 2022-10-23 发布于山西

         秋意已暮 新冬将至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为霜降。


【霜,演变,小学堂】

  霜:形声字,此字始见于篆文《说文‧雨部》。霜,丧也,成物者。从雨、相声。古代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为务农岁序,秋日霜降,万物收缩,而农事已然收成。所以《说文》以霜为喻,既是万物丧失,也是成就万物的表征。本义为水气凝结成之白色冰晶体。

  有关霜字的名句,如:

  白露为霜。

出自《诗·秦风·蒹葭》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宋·范仲淹《渔家傲》   

  履霜坚冰至。

——《易·坤》

 降(jiàng)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的“降”字,左边的耳朵旁是“阜”字简化的写法。这个“阜”字作形符。甲骨文的“阜”字是象形字,像古人在其所居住的地穴的墙上挖出的用以上下的脚窝形,就像楼梯。右边的“夅(jiàng)”是形旁也是声旁,像两脚向下行走之形,与“阜”两相会意,表示一个人从山坡上走了下来。这个“夅”字其实是“降”省去“阜”的字形,是“降”的同义异体字,其义仍不变。按从甲骨文、西周金文形体及其用法看,降字本从双止向下,从阜,会从高处降下之意,与甲骨文、西周金文中的“陟”字构形之意正好相反。金文的“降”字是由甲骨文直接变来的。小篆的“降”字由金文演变而来,只是小篆中的双脚由于篆化有点走形,楷书中的双脚由于楷化不像脚了。

  降由下降这个本义或者从高到低的这个降落过程又引申出“降落”“落下”的意思。

 降又读为xiáng,意为投降、降伏。

  霜降节气的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其实,霜降也不是天上降下来的,霜降是地面的水汽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霜降”节气“降霜”无关。

   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霜降”分为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豺狼这类动物,从霜降开始要为过冬储备食物。

   二候草木黄落,此时节草木枯黄,落叶满地,整个大地一片金黄。

三候蜇虫咸俯,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节气主要有赏菊、吃柿子、登高远眺、进补等风俗。

   霜  降

斗指戌方临末秋,

阳经钝角惹霜稠。

气温陡降温差大,

时令潜滋植物緅。

阴盛凝成风瑟索,

燥多番藉食清遒。

红枫黄菊登高赏,

紫陌蓝田任意收。

   诗作者:蔡长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