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篇小说《紫金港社区》56

 岁月凉烟 2023-07-15 发布于浙江

长篇小说《紫金港社区》56

因为疫情肆虐,因为武汉封城,因为家有亲人在武汉,在外地,为了家人的平安,为了疫情早日过去,很多人担心,忧虑,但又束手无策。这个时候大多数老年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佛。在国人心中,佛是无所不能的,佛也是慈悲为怀的。

在那个危难的时刻,不只是老年人想到了佛,年青人也一样,把希望寄托在老天爷身上,双手合十,望天而拜。其实,国人心中每个人都有佛,都有天,只是人们“无事不登三宝殿。”“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所以说,国人拜佛,敬天带着一种功利色彩。

武汉封城的时候,因为疫情还没有完全波及杭州,虽然很多人感觉到了危险,但是,为了亲人的安全,还是有许多人到灵隐寺烧香拜佛,祈祷亲人平安。

“您也来了?”今日的这句询问与往日不同,带着无奈,带着担忧,也带着对同来拜佛的人的祝愿。

“是的啊,儿子一家在武汉,但愿佛祖保佑我的孩子们一家平安。”老人抬头看着佛祖,虔诚的眼神里充满着渴望。

还有相熟的人只是相互会意地看一眼,点个头,眼神里满是理解与同情,完全不像是平日里来礼佛的虔诚与高兴。

除却到灵隐寺拜佛的人们,也有人在十字路口,大运河边,空旷之地,烧纸上香,望天而拜,祈祷亲人平安。

也有人在自己的家中,摆上香案,放上供品,虔诚地求先祖,求佛祖,求菩萨保佑家人平安。

人在无助的时候总是想寻求心理支撑,寻求一种心灵上的寄托,那么佛与菩萨是最可信赖的对象。

在许多的寺院、庙宇里见到那些对宗教最虔诚的人多数都是中老年妇女和老人,这些人要么就是文化不多,要么就是被生活折磨得没了自己的个性和思想,在人性本能的趋势下就信了宗教,从那些信徒迷茫的眼神中就能看出来。但她们一脸的严肃,不苟言笑,三五成群,清一色穿着棕灰色的朝服,背着蜡黄色的香袋,步履蹒跚,神态虔诚。也许在这样的人群中,她们对佛、菩萨、佛教、宗教一无所知,但这并不影响她们对佛的虔诚信仰与依赖。

其实,人不一定非得信佛,信佛是一种自我行为。佛家认为,佛在心中,也即心中有佛即是佛。但人一定要有佛性,佛性,即“自觉”,和“觉他”的德行。佛性,最讲一个“善”字;禅境,最讲一个“淡”字。佛这认为,用佛待人,自己即佛;用佛性悟人,人可兼佛。善心,点亮心灯;慧心;使心灯长明。

佛教认为:善良的人,往往可以逢凶化吉;觉慧的人,常常可以化险为夷。社会,向善的人越多就越和谐;人生,感恩的心越多就越美好。不说他人长短,不念他人恩怨,是善心;时刻诚心待人,日夜专心做事,是懿行。

曾在寺院听长老讲经,长老说:“心地善良的人,容貌一定动人;心里知足的人,生活一定快乐。贪欲是痛苦之根,淡泊是快乐之源。待人要有平等心,对已要有平常心。积善可以得福,积德可以增寿。”

佛门净地,规矩很多。依规而行,心诚则灵。

到寺院对佛像虔诚跪拜,拜佛通常有礼佛三拜的步骤,这也是表达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而从柔软、徐缓而安详的弯腰礼佛动作里,感受到礼佛者的安定与谦卑。

无论什么时候到寺院祈福,因为寺院是佛门圣地,庄严肃穆。在入寺的时候要讲究规矩。进入寺院的时候,衣着一定是要得体,选择以素色为主的衣服,在寺院里,不要抽烟,不要大声喧哗吵闹,说话要低声细语。更不能在寺院里触碰法器,因为寺院里的法器,是作为龙天耳目来引领僧众的生活和修行的。

进寺院的殿宇时,门槛一定不能踩,要跨过去,佛教的说法,门槛,是佛祖的肩膀,当然是踩不得的。还有就是从极强的寓意上说,门槛,代表的是坎坷,人生如遇坎坷,当然是要跨过去,生活才可以顺风顺水。

寺院里大殿的大门一般都设有三扇门,中间的称为空门,这扇门是专门留给寺院的僧人们进出的,普通的香客要走左右两侧的门,这个门并没有男左女右之分。一般是进去的时候,走左边的门,出来的时候,走右边的门。在礼佛的时候,双掌要合十,但手心不要贴的太紧,手掌中间,要保持一点点中空,因为这样,可以去容纳智慧和慈悲,还可以去收藏一颗善心,双手的大拇指,也不要往外,要往里收,这样就警示着每一个人,不要总是去看他人的不足和缺点,而是要时刻来反观自己的内心。

人们学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殿宇里面的佛像也是一样的,大家可以观察,会发现佛相的眼睛是微微的向下,往下面看,这在佛家的说法就是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心观自在。

殿宇的佛像前,一般都是放着三个跪垫,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中间这个跪垫是最好的,因为离佛像是最近的,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中间这个跪垫,一般是给寺院里面的僧人们用的,普通的香客用两侧的这个跪垫就可以了。

来到寺院,心中必有所求,就得持一颗恭敬的虔诚之心,三分求,七分修,许愿就是在我们的心底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增长信心,依愿而行,从因上去努力,相信最终这颗种子,它一定会抽枝散叶,长成参天大树。愿你所求皆如愿,所行化坦途,带着欢喜,朝朝暮暮,不负良辰。

佛教认为,佛的眼中众生皆是佛,菩萨眼中皆是菩萨,凡夫眼中皆是凡夫。悲观者看世界,世界是暗淡失败;进取者看世界,世界是美丽光明。你的世界是光明还是黯淡,取决于你的心态与智慧。以佛菩萨的智慧与慈悲照见,以慈悲喜舍心看待世界、众生,你会发现,一切的发生都是那么的可爱,都是祝福,都是修行的良机。

中国文化对于人生最高修养的一个原则是:乐天知命。乐天,就是知道宇宙的法则,合乎自然;知命就是也知道生命的道理,生命的真谛,乃至自己的生命价值。

命不好自己可以改变,方法很简单,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人定可以胜天,命运是靠自己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