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8年,卢森堡发起冰块挑战,只要不用任何制冷设备,将三吨重的

 芥舟 2023-07-15 发布于湖北
1958年,卢森堡发起冰块挑战,只要不用任何制冷设备,将三吨重的冰块从北极运到赤道,就能按照每公斤10万法郎获得相应奖励。
 
在当时10万法郎可是相当于1.2万人民币,哪怕最后只剩下100公斤,所获得的奖励都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所以,发出挑战后,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轰动,挪威一家玻璃棉的公司得知,也想加入挑战,看看自家玻璃棉的保温性能怎么样?
 
如果成功了,那公司就能打开销路,获得更多订单,如果失败了,对公司来说影响也不大,毕竟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赤道地区的平均温度能达到30℃以上,最高可达50℃,一块100斤的冰块放到附近,很快就会融化。更别提北极到赤道距离为9000多千米,没有制冷设备,很可能创业未半就会中道崩殂。
 
所以这基本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保温棉公司坚信自家的产品,还是信誓旦旦的接下了。
 
同时,在气氛的烘托下,还有斯堪尼亚汽车公司和一些生活日用品公司,分别来自不同八个国家的公司,愿意为保温公司提供帮助。
 
卢森堡一看事情闹大了,到时候自己可能很难收场,当场反悔,不想继续这个挑战。没办法,玻璃棉公司只好硬着头皮,在没有奖金的情况下,来到北极南部的斯瓦蒂森冰川。
 
确定好取冰地后,挑战队拿出工具,慢慢将大冰块分割成200公斤的小冰块,再拼接在一起,最终在民众的帮助下,重达3050公斤的冰块就组装好了。
 
然后玻璃棉公司拿出自家生产的玻璃棉,厚厚地裹在冰块上,又利用木头充当框架,做好隔热,最后再用特制的大铁箱,将冰块封起来,装进运冰车。
 
确保万无一失后,他们踏上了旅程,并沿途做好记录,所到之处,当地人都会站出来夹道欢送,真心祝福他们取得成功。
 
很快,挑战队就来到第一站——欧洲,途经奥斯陆时,当地政府还资助了300公斤的药品。接着又抵达巴黎,驶过地中海,来到非洲的阿尔及利亚。
 
此时,他们的行程已经过半,并且,接下来面临的就是高温挑战。有人提议查看一下冰块的融化情况,结果可喜的是,只抽出4升融化的冰水。
 
证明挑战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于是,他们又信心满满地出发了,谁料后面难度更大,不仅要躲避偏僻地区的劫匪,还要进入干旱的撒哈拉沙漠。
 
带着这么重的冰块,挑战队深一脚浅一脚,好几次差点陷入危险,又经大家齐心协力,才挺了过来。结果又面临缺水和缺粮的挑战。
 
其他公司得知后,迅速慷慨解囊,为他们带来急需的资源,继续鼓励他们上路,还带来医疗队,让他们应对高温和动物伤害。
 
这一路走得惊心动魄,好几次挑战队支持不下去,看着硕大的铁箱,又鼓足勇气,慢慢朝前行进。
 
这份精神感动了很多人,所以在他们不畏艰难,终于抵达赤道附近的利伯维尔时,无数民众涌过来,为他们欢呼。
 
而在大家的注视下,铁箱打开,拆除所有玻璃棉后,只损耗了300多公斤的冰块缓缓呈现在大家眼前,这一刻,所有人都绷不住了。
 
挑战队取得胜利,同时,他们的玻璃棉也打响知名度,超额完成营销目标,包括相关参与帮助的公司。这场营销活动,也被称为史上最强营销之一。
 
而分析下来,他们成功的关键,也在于掌握了冰块融化的规律,其实就像我们小时候,都吃过的那种小推车冰棍一样。
 
即使在高温下,一个小铁箱或小木箱,加上厚厚的棉被,阻挡外界的热气传播,再隔绝热空气,就不会让冰棍融化了。
 
挑战队用的也是这个方法,而玻璃棉虽然属于玻璃纤维的一种,但也是棉状的材料,隔热的性能非常好,再加上具有一定的保温性,就能充当棉被的角色。
 
这样一来,就算是在炎热的赤道,冰块融化的速度有限,挑战者自然能取得成功,这也是智慧的一种体现。
#1956年冰块挑战,不用制冷设备,一块冰能否从北极运到赤道?##另类冰块挑战##冰块挑战##头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