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州,古城墙的凝望

 xxjjsdt 2023-07-15 发布于江苏
大江日夜奔流,重庆万州南滨路,矗立起一段100余米长的青灰色古城墙。
这段古城墙,是三峡工程迁建的地面保护性文物。在清代,万州人用石头筑下城门,县志载曰:“周三里,为门五”,分别为东门、西门、南门、小南门、小西门五门,其中小南门、小西门是为防不时之需所设的取水门。清代同治九年,一场滔天大水几乎淹没了万县全城,古城墙严重受损。据记载,当时小南门的城墙地基多处沉陷,东西南段的城墙坍塌达300多米,墙裂开100多米。洪水过后,万州人再次修复损毁城墙,复建工程历经4年,同治十三年修复了损毁的城墙,城墙高度为5米,厚度为3米,长700余米,成为当时万州城一道壮观的风景线。
岁月风雨侵蚀,自然风化和倒塌的古城墙,在老万州人心里留下一声声叹息。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万州城沿江的古城墙只留下了150米左右。
2002年,三峡工程修建后的涛声从群山两岸隐隐而来,承载着万州人记忆与情感的古城墙,位置也在新水位线之下。
古城墙,依然是万州人心里的宝,它的一砖一石也成为“移民”,被编号,实行保护性拆迁。万州古城墙的复建,按照整新如旧、以旧复旧的原则进行。复建时,根据当时保护拆除时的编号,逐一进行核对,确保砌筑后的古城墙与原来一模一样。
古城墙主体建筑长110米,城墙高4.2米,复建的南大门长20米,高6.4米。南大门门楣上的雕刻采用浮雕技法,四周纹饰做工精巧细腻,是赏心悦目的建筑艺术品。古城墙周边,栽植了银杏、黄葛树、小叶榕等树木,种植了葱兰、蓝花亚麻、黑麦草等层次化明显的草本植物,特别是沿城墙江岸的三角梅,灼灼开放时,仿佛给古朴庄重的老城墙戴上了青春的“围脖”。
去年秋天,搬迁到上海的一位朋友归来探亲, 我陪友人来到南滨路的古城墙边,我见他伸出双手,紧紧贴靠在古城墙上一分钟。
这是游子的归航。这是古城墙永远的凝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