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鲜为何总对中原王朝称臣,却不成为一体?专家:无法纳入版图

 梦沉古道 2023-07-15 发布于黑龙江

从朝鲜半岛的发展史来看,朝鲜半岛从古代开始便一直依附中原王朝,直到二十世纪初,朝鲜半岛与中原王朝同时遭到了西方列强及日本的侵袭,双方几乎是在同一时期灭亡。如今的朝鲜半岛已经彻底分裂为朝鲜和韩国两个国家了,而古代时期,朝鲜半岛也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所以内部的战乱也从没有停止过。

在中原王朝统治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各大政权,为了存活而不得不选择依附中原王朝。中原王朝曾经多次与朝鲜半岛上的政权交战,这些战争的结果基本上都是中原王朝获胜,那么中原王朝为何始终没有彻底吞并掉朝鲜半岛呢?哪怕是中原王朝统治疆域最广的元朝时期,为何都没有将朝鲜半岛彻底“收入囊中”呢?

约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在亚洲地区的东部、北部及中部,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制度,这种制度持续了接近22个世纪,这也是朝鲜半岛得以在强势的中原王朝手下存活的原因之一,即为“朝贡制度”。

那么,朝贡制度究竟是什么呢?朝贡制度的好处又是什么?为何朝鲜半岛能够靠着朝贡制度生存下去呢?

简单来说,朝贡制度是指弱国屈服于强国的一种制度,弱国需要用金银财宝来讨好强国、需要在强国面前俯首称臣,而强国则是靠着强悍的军事实力,来享受弱国提供的一系列好处。

原王朝虽然强盛,但是曾经也多次处于“弱势”,最典型的就是两宋时期。北宋时期,北宋王朝面临着辽朝的威胁,当时就采用了“议和”的方式来维持和平,“议和”其实也是朝贡制度的一种形式,只是北宋不需要向辽朝俯首称臣,只需要按照约定给辽朝提供岁币即可。

而南宋时期,南宋朝廷则是多次被迫采取“朝贡制度”,南宋不仅要向金国提供岁币,而且要向金国俯首称臣,这也是最屈辱的部分,在“朝贡制度”中也被称为“册封制度”。南宋的帝王需要在金国的册封下登基,南宋的宰相秦桧甚至代替宋高宗跪在金国使者脚下,接受金国的册封。

而古时候,朝鲜半岛上的各大政权,其实也是靠着“朝贡制度”来维持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和平。

同样以北宋时期为例,当时的高丽作为朝鲜半岛上的政权之一,每年都需要向北宋进贡。宋神宗统治时期,高丽每年进贡给北宋的物品有金器、人参、御衣、布匹等,数量则是根据高丽当年的生产量来决定,若是要按照当时的物价来估算的话,高丽每年上贡的物品价值不会低于十万两白银。

除此之外,高丽为了维持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和平,还使用了“美人计”,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也经常采用“美人计”,以清朝为例,清朝号称“满蒙汉一家”,虽说蒙古各部落都已经归清朝管辖,但是为了维护和平,蒙古族与满族也常常通婚,乾隆皇帝就曾为了安抚蒙古科尔沁部,将孝贤皇后所生的固伦和敬公主嫁到了科尔沁部。

高丽也曾经多次选美女送到中原王朝的统治者身边,这些女子都是精心挑选过的,所以很容易受到中原王朝统治者的宠爱,元朝元顺帝统治时期,高丽送来的女子奇氏,更是成为了元顺帝的皇后。明朝时期,高丽也多次选拔美女送到明朝统治者身边,而这些美女也属于高丽的“上贡”。

因此,对于强势的中原王朝来说,朝鲜半岛上的政权,若能够心甘情愿向中原王朝俯首称臣,并且年年提供大量的贡品的话,中原王朝自然也愿意与其维持和平友好的关系。

在两宋时期,中华大地上同时存在多个政权,北宋时期最强盛的三大政权为北宋、辽朝和西夏,而女真部落和蒙古部落两大势力虽未壮大,但也已经形成;南宋时期则是南宋、西夏与金国三大势力并存,随着蒙古势力的崛起,南宋、西夏与金国也逐渐灭亡了。

那么朝鲜半岛上又是如何变化的呢?朝鲜半岛上的政权变化对中原王朝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早在西汉时期,中原王朝就已经向朝鲜半岛开战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命杨仆、荀彘两位大将攻打朝鲜半岛,成功在朝鲜半岛上建立了“四郡”,分别是乐浪、真番、临屯和玄菟,而这四郡负责管辖朝鲜半岛北边的大部分领土。

西汉大军入驻朝鲜半岛北部后,自然也注意到了南部的领土与势力,即便朝鲜半岛的南部势力拼命反抗,但最终还是败给了强悍的西汉大军,西汉因此彻底控制了朝鲜半岛。

既然西汉大军都已经拿下朝鲜半岛的控制权,为何没有将朝鲜半岛彻底纳入中原王朝的地图呢?

其实,这跟统治者的想法有关,中国古代的帝王,不管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太祖,其实追求的都是“朝贡制度”带来的优越感,唐太宗多次与突厥开战也只是为了控制突厥,宋太祖对辽朝开战只是为了夺回燕云十六州,而非彻底吞并辽朝,西汉对朝鲜半岛也只有控制的想法,而不是将其占领。

随着西汉的灭亡,朝鲜半岛终于恢复了自由,并且逐渐发展成了高句丽、新罗和百济三大政权三足鼎立的局面。

隋朝建立之后,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纷纷选择了向隋朝“俯首称臣”,靠着一贯的“朝贡手段”获得了暂时的和平,但是强势的高句丽侵占了原本属于中原王朝的辽东地区,所以隋朝选择了向高句丽开战,但隋朝并没有获胜,政权也土崩瓦解了。

因此,在朝鲜半岛四分五裂的时候,中原王朝要想占领整个朝鲜半岛,就必须要从与中原接壤的朝鲜半岛北部开始征战,但是朝鲜半岛的地形本身就是易守难攻,再加上朝鲜半岛上的政权并不统一,所以中原王朝的大军始终没有深入朝鲜半岛。

唐朝建立后,唐太宗李世民先后平定了西域、吐蕃等毗邻唐朝的势力,而朝鲜半岛上的百济、新罗和高句丽也急忙向唐朝俯首称臣,希望以此免遭唐朝的侵略。

然而,朝鲜半岛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和平,很快就被高句丽打破了,高句丽也因为这一举措付出了惨重代价。那么,高句丽究竟做了什么,竟惹得唐太宗如此震怒?

贞观17年,新罗派遣使者送信给唐太宗,信中称高句丽与百济联合攻打新罗,新罗已经支撑不住了,请求唐朝出兵支援。而高句丽之所以要联合百济攻打新罗,则是为了彻底断绝新罗与唐朝的往来。

唐太宗得知后,立刻派人送信到高句丽,要求高句丽停止这次侵略战争,但高句丽选择了违抗命令,唐太宗因此大怒,于是便开启了唐朝灭高句丽之战。这次战争一共持续了23年,唐朝大军全胜而归,高句丽与百济因此灭亡。

高句丽与百济灭亡之后,朝鲜半岛超过三分之二的领土都已经归属唐朝管辖了,唯独剩下新罗统辖的东南部还不属于唐朝,对于此时的唐朝来说,彻底拿下朝鲜半岛实在是易如反掌,那为何唐朝并没有这样做呢?莫非新罗凭借一己之力抵挡住了唐朝的侵袭吗?

随着唐朝大军侵占了朝鲜半岛的大部分领土,新罗也逐渐意识到“唇亡齿寒”,此时的新罗也开始不断扶持朝鲜半岛上的残余势力,希望这些残余势力能够发展壮大,若是唐朝真的要吞并朝鲜半岛的话,新罗才有屏障和友军。

然而,此时的唐朝根本无心去管朝鲜半岛的事情,因为此时的唐朝正在经历“西域之争”。

虽然唐太宗曾经打败了位于西部的吐蕃,但是吐蕃本身实力强劲,正好遇到了唐朝出兵攻打高句丽与百济,吐蕃趁机摆脱了唐朝的控制,并且侵占了唐朝的领土,唐朝因此开始全力对抗吐蕃。

正因为吐蕃成为了唐朝眼中威胁最大的敌人,所以新罗才会暂时逃脱唐朝的侵袭,朝鲜半岛也因此获得了喘息与崛起的机会。

而后,唐朝的主要敌人一直都是吐蕃与突厥,朝鲜半岛也一直对唐朝进行朝贡,所以朝鲜半岛和中原王朝再次归于和平。

至于五代十国和两宋时期,中原王朝内部的矛盾本就不断,再加上游牧民族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中原王朝已经自顾不暇了,自然也不会去攻打朝鲜半岛。

中原被蒙古帝国控制之后,朝鲜半岛上的高丽王朝,也成为了蒙古帝国的猎物,高丽王朝显然不是蒙古帝国的对手,所以只能采取“议和”的方式,换取短暂的和平。那么,蒙古帝国为何没有彻底占领朝鲜半岛呢?高丽王朝在面临蒙古帝国的袭击时,又是如何抵抗的呢?

公元1231年,因为高丽王朝诛杀了蒙古帝国派遣过去的使臣,蒙古帝国选择出兵攻打高丽王朝,高丽王朝靠着上贡获得的和平彻底被打破。

由于蒙古帝国势不可挡,高丽王朝已经拼尽全力,但还是很快就战败了,此时的高丽王朝已经失去了议和的资格,只能被蒙古帝国控制,成为了蒙古帝国的“驸马国”。

然而,蒙古帝国的野心可不止于此,蒙古帝国不仅统一了中原、占领了朝鲜半岛,同时还开始朝着欧洲地区扩展势力,但是蒙古帝国并没有彻底占领这些疆域,而是通过“布兵控制”的手段,来暂时控制这些势力与区域,所以元朝灭亡以后,朝鲜半岛上的势力也再次复起。

公元1392年,李成桂推翻了高丽王朝的统治,建立了朝鲜半岛上的最后一个封建政权,也就是朝鲜王朝。

与此同时,中原的明朝在朱元璋的统治下变得兴盛,那么明朝与朝鲜王朝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面对明朝这样强大的敌人,李成桂又是怎么选择的呢?

毫无疑问,对于刚刚建立的朝鲜王朝来说,若是贸然跟明朝开战,无异于“以卵击石”。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李成桂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在朝鲜王朝建立之初,便立即确立了“事大”政策。

所谓“事大”政策,其实就是指小国依附于大国的一种政策,“事大”与朝贡、岁贡、驸马国等制度是一样的道理,朝鲜王朝也必须靠着“事大”的政策取得与明朝之间的和平。

然而,明朝虽然没有袭击朝鲜王朝,但是朝鲜王朝还是破败了,这又是为何呢?

原来,从15世纪末开始,朝鲜王朝就因为君主无能、奸臣当道、内乱不断而走向衰弱,而明朝的命运与朝鲜王朝出奇的一致,从明神宗统治后期开始,明朝也开始走向灭亡。

公元1636年,皇太极率领清军打败了朝鲜王朝,朝鲜王朝因此被迫成为清朝的“藩属国”,彻底被清朝控制,朝鲜王朝的统治者继位后,甚至要来到京城接受清朝皇帝的册封,即便朝鲜王朝不愿意接受如此屈辱的仪式,却也不得不屈服于清朝强大的军事实力。

从朝鲜半岛上的各大政权,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多年周旋来看,朝鲜半岛上的政权对中原王朝从没有停止过“朝贡”,这是因为中原王朝始终强于朝鲜半岛上的政权。

中原王朝虽然有机会彻底占领朝鲜半岛,但是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朝鲜半岛本身不是军事要地,占领朝鲜半岛后并不会对中原王朝带来多大的好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