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伯(小说)

 新用户3134eDv6 2023-07-15 发布于陕西

      小磊没有父亲。他说大伯就跟父亲一样。

      小磊读到初二的时候,父亲得病去世了。家里的顶梁柱一下子倒了,母亲搂着他哭着说,天塌了。真的,仿佛是倏忽之间,他们的世界天地一片昏暗,啥都跟以前不一样了,都变了颜色。树不是树,是一片不停晃动的影子;路不成路,坑坑洼洼绊绊磕磕,一下子难走了。

      那些天,家里气氛冰凉得能结成冰,连锅灶都是冰冷的。他懒得吃饭,母亲没心思做饭,娘儿俩整天相对垂泪。那段时间,小磊终于明白:没有了烟火气,家就没有了味道。突然的家庭变故,就像是一块儿翻滚下来的山石,把他们砸得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要么说,三口之家是一个稳定的温馨得叫人羡慕的家呢,三条腿儿能支撑住啊。现在一条最关键的腿被去掉了,他们的心理世界和精神世界直接坍塌了。

      冰锅冷灶的日子持续了三天,大伯实在不放心,披着黑布褂子进了门。

      大伯是父亲他们哥儿三个的主心骨,家里的很多大事情,其实都是大伯操持的。爷爷奶奶生性软势些,把大伯从十六七岁的时候就逼出来了。他不往人前头站,实在是不行了。分地,分粮,交粮,浇地,在农村,这些事情都是在纷争甚至是打闹中收场的。苦难把大伯逼到了火堆上炙烤,他就那么熬着挺着,终于“熟”了,像个男子汉一样顶住了门户。

      大伯长到二十岁的时候,已经成了一个胳膊腿粗大,眉头棱角分明,浑身蛮劲儿的壮实小伙子了。羽翼丰满的大伯,在村里有了一定的威望:论打,他不惧;论说,他不怯。后面两个弟弟,都像小鸡娃子一样被他紧紧地护在他的翅膀底下。

      父亲最后在医院的那些日子,主要是大伯在替换他们娘儿俩。三个弟兄们,大伯跟小磊父亲哥儿俩近得很。不单单是老大疼老小,主要父亲机灵,大伯实诚。二伯吧,咋说呢,还是大伯个土农民到处托人找关系,把他弄进了综合厂,吃上了轻省饭。

      没想到,在外头吃轻省饭把二伯的良心还给吃坏了。二伯结婚后,不知道二妈咋撺掇的,二伯居然怪大伯没把他弄到氮肥厂,——氮肥厂效益好的很,而且家家都要买氮肥呢,自己也能红火些子。大伯给气得,“我个土农民,哪里有本事能把你弄到你看着好的地方呢?”

      二伯家的日子好了,跟老大老三哥儿俩的关系有点远了。大伯就曾经给小磊父亲说:“没想到老二咋才是个白眼狼呢。”平常的时候,大伯跟父亲俩人经常互相串门子,搭帮的好的很。

      父亲生病住院后,大伯愁得一下子苍老了很多。他就是再忙,都要去医院看看,陪着坐好长时间。

      现在,家里撂下这么一摊子,大伯实在是放心不下。他那几天也一直在家里难受着呢。可是,难受归难受,老三家娘儿俩的日子还得往下过呀。他思谋再三,感觉得过来给开导开导了。

      “老话说的好,'人不逼人事逼人'。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咱就说这个地步的话。”大伯弹一下烟锅。

      “老三最放心不下的事情是娃念书。”大伯看着母亲对小磊说,“念书这个事情,还真个儿是凭命呢。咱们几代人里头,就是磊磊能念动念的好。老三说他原本打算就是砸锅卖铁提个棍棍儿要饭,都要把娃供到大学去,到时候他还要送娃呢……”大伯的喉头一鼓一鼓的,勉强忍着伤悲,定定地看着小磊妈,“像咱们这样的人家,日子要想翻身,只有把娃供出来,将来端个铁饭碗了。——是这,磊磊念书的事情,就是咱这个大家庭的事情。咱们一大家子人一齐出力,一定要把娃供出来!”大伯拍着小磊的肩膀,给他鼓劲儿。

      母亲脸上的悲哀还没有减弱,又蒙上了一层愁意。

      大伯好像早有准备似的,拉过小磊的手说:“孩子,咱们这么大个家里头,难得有你这个念书的料。不管咋样,这书咱一定要读,还要考大学,学费的事情,大伯来想办法凑!”

      那天晚上,大伯在家里坐到了半夜,跟他们娘儿俩说了很多体己话,给他们宽心鼓劲儿。小磊感觉,如果父亲还在的话,也会这样说的。“人这一辈子,啥灾啥难都可能遇上。没有啥,咱人是活的,总能挺过去!”

      大伯的话,让他们娘儿俩的心里有了很大的安慰。

      大伯最后走的时候,特别拉着小磊的手说:“孩子,不要怨咱家家底儿是个这样子,跟人家比起来差。只要咱人有志气,将来还不是一样嘛!”

      大伯说的这个道理,学校老师也跟他们讲过:“家境好坏能决定你的起点,但是不能决定你们的终点。”

      大伯虽然是个农村人,但是他说的这些道理,居然跟学校老师讲的一样好!

      有人说,农村人家的苦日子,就是老牛烂车疙瘩绳,走的还是泥泞路。真的,小磊家的日子,实在是太艰难了。孤儿寡母的,要不是大伯一家操心帮衬,那就跟根儿绳子一样真的都能断了的光景。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苦难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幸,对于强者来说是幸运。它让挺过来的人更成熟更坚强。”小磊就跟在黄连汤熬出来的苦水里泡着一样,熬完了高中。那一年参加高考,他考了663分,被录入西安交大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通知书下来的那一天,大伯跟母亲一样高兴。他扳过小磊的肩膀,那么疼惜地看着,激动得浑身打颤。“伯没看错吧,伯没说错吧?我就是给娃考上了嘛!”

      那个暑假,母亲去一个工地上干活,小磊跟大伯家的堂哥一块儿去搞粉刷。他们娘儿俩暑假挣了不到三千块钱。学费和生活费,还差三千多。那个时候,大伯家的儿子已经长大了,能慢慢挣钱了,日子比小磊家宽松多了。

      这么些年,他读书一直都是大伯在操心,小磊娘儿俩心里头感激的啥一样的。如今这么一大疙瘩学费的事情,他们实在不好意思再跟大伯开口了。

      眼看开学报到时间快到了,差的钱还没个眉眼子。就在他们娘儿俩坐在家里发愁的时候,大伯跟大妈过来了。他们带了两千块钱,是他们老两口把前一向卖粮食的钱和娃给的钱攒到一块的。在得知小磊还差一千多块钱的时候,大伯看了一眼大妈,然后按住小磊的手说:“嫑发愁,明天我给咱想办法保准弄齐,绝对不耽搁娃报到!”

      第二天吃罢晚饭,大伯揣着一千块钱塞给小磊的时候,虽然人看上去有点疲惫,但是还是很亲切地叮咛他:“去学校了,钱不够的话就吭声,屋里这么多大人呢,总能想到办法的!”

      小磊母子还没顾得问大伯这钱是咋弄来的,大伯已经转身走了。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陈启,陕西西安人,写作爱好者。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专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