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03—父辈经历多奇特

 启书有益 2022-10-16 发布于四川



启书有益,给你好看(关注嘛,总是对的)

复习前事,请猛烈点击以下链接: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前言)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01—诞自双桂庞家山

【启书有益】多宝道人任筱庄|02—耕读传家祖荫长

任乃强的父辈以及家族,写满了各种巧合。

大伯任学德、二伯任学美、父亲任学积,其出生时间依次间隔一年。到去世,三人又依次间隔二年,大伯59岁、二伯6061岁。更巧的是,他大伯父和孔子同日生(八月二十七),二伯父与观音同生(二月十九),他父亲与牛王菩萨同日生(十月初一)。邻居议论他父亲:倔强、质朴、没文化、有牛脾气。

长房任学德,生育四子一女;二房任学美,也是四子一女;幺房任学积,又是四子一女。然后,三个家庭的四兄弟之中,长子都是只读书但没有取得好成绩;次子都读书且略有成就;三子都是鲁钝不喜欢学习,只能当农民、搞手艺;而四子,都是长于读书搞学问,取得明显成绩(任乃强就是典型代表)。

风水这玩意,有时候很玄乎,说不清楚。

任学积这一房:长子任遵先,字子习;次子任导先,字善从;三子任逵先,字逵九;四子任逾先,学名任乃强,字筱荘。四兄弟都有乳名,老大叫五,老二叫七,老三叫伏,老四叫子元。这乳名,基本上就是依着出生月次或者节候与时刻取的,只有父母、长辈叫。平辈之间,彼此叫四兄弟的”“基本上都是任学美取的(他文化水平较高)。任乃强永远记得,二伯任学美在给他取字时说:《礼》:君子庄敬自强。可用庄字。属幼,加小字,写作'筱庄可也。

任乃强的大伯任学德封建迷信思想很重,十分重视礼仪、祭祀,恭恭敬敬。经常劝人守法安命,以不打官司为福。所以,老百姓都很敬重他,大家推举他担任双桂场的大保正。其最早发家致富,田产多,在庞家山数第一。

任乃强的二伯任学美,依靠科名干到岁贡(科举时代贡入国子监的生员),学习十分努力,和张澜先生关系很好,属于县绅中的革新派。他并不迷信,经常嘲笑大哥的庸俗。他个人很有才华,子孙基本上能够自立,没有负面情形。其家产经济情况,却远远比不上老大任学德。

任乃强的父亲任学积并不迷信,不但不怕鬼神、不讲礼教,而且无视法律,和大哥任学德表现完全相反。他的言行,乡亲们很不喜欢。经常惹祸犯法,都是依赖于两个哥哥挽救处理,所以没有把事情搞得太严重。却就是因为两个哥把他管的太严,很是不爽,于是当兵离家,但没有取得成就。回家后反思改行,不仅获得了财富,而且助推了地方经济发展。晚年时候,大家对他的评价明显转变。

任乃强的大伯任学德之所以发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当上了大保正。所谓大保正,大约相当于民国时期的团总。双桂场周边三千多户人,每年的田地买卖就有好几十起。买卖双方都愿意请大保正评中,确保公平公正,双方不反悔。按照惯例中人可以获得交易价百分之二左右的报酬。就凭这一项收入,每年的进账就是几百吊,相当于几百两银子。所以,就算是不搞贪污腐败,也是相当富裕。他获得的这种报酬是合法的,都是群众自愿支付的。并没有人怀疑这是不合法的收入。

而任乃强的二伯任学美虽然也有很高的威望,但因为长期在外面工作,所以没有这一项收入,发家就迟一些。其大伯除了上述收入外,还有主祭、点主等其他收入,全是一些封建礼俗。当时的社会风气,只要是封建道德较高,兼有科名,大家敬仰的人,十天半个月一定有生意能得到丰厚的报酬,即便是十分亲密的关系,也不能例外。这就是司马迁提出的廉吏益富廉贾多富道理。

但是,任乃强的大伯任学德的后代不给力。也正是由于他家庭条件太好,几个子女从小丰衣足食,仗势欺人,感觉没有人敢反对他们,就逐渐养成了不劳动、不发奋、随便欺负人、肆无忌惮的性格。以至于他的子辈任鸾笙、孙辈任韶九等,左邻右舍都觉得可恨,不愿意和他们交往。解放后时代变了,都被群众批斗,逐渐衰败,以后就彻底衰落了。

任乃强的二伯任学美,有远大志向,以前并不重视买房买地充实固定资产,而是竭尽全力追求功名。辛亥革命暴发,四川保路运动中,张澜先生与蒲殿俊、罗纶等九人被逮。任乃强的两位伯父担心受到牵累,计划一起逃匿。他们听说同志会蔓延到了川西南,十分担心任乃强的父亲任学积搞事情,就找了个理由说道路不熟,需要哥老会保护,如果老三不去,则安全无保障,两兄弟挟持老三,一同前往陕西。当他们到达广元时,清代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四川军政府成立,就返回家乡。这之后,任学美的声名受到很大影响,在县城的地位逐渐下降,到了晚年,已经十分潦倒。

那些年代,重男轻女的思想十分盛行。任乃强的姑母三人,大姑嫁入了小老君的马家,生育了五个儿子,都是从事农业、做小生意。二姑嫁入了回龙场的蒲家,其长子蒲三善,后来成了任乃强的启蒙老师。三姑嫁入了金宝场的何家,生育了五个儿子,她的性格诙谐爽快,寿命很长,经常给任乃强讲述这些家族故事。

三姑曾经给任乃强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他的儿子何子融中试时,三年服丧时间还没有到,他父亲的灵房还在堂屋里供奉着。当时有个风俗:要严格执行念经、除灵、点主、供龛等系列礼节,才能除服除服之后才能考试,要不然就是犯法。在官方的通知书还没有送到之前,何子融悄悄跑回来报告了。三姑马上把灵房抱到屋后,用一把稻草烧了……那些封建是思想,就是这么的搞笑。

关于任乃强的父亲任学积,则有太多的故事。

任乃强的初小教师李毓林先生曾经给他说:你父亲是有志气的人。我与你两伯父同在多宝寺读书。你父亲才十岁左右,为两兄送米柴来,有豆豉和腊肉,共一担。同辈抚其总角(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戏之曰'你勤送米肉。两兄成名后,给你捐个功名。殊不知他虽不读书,竟自从武学取得功名。

任乃强的父亲无法读书,就回家拜师,学习打靛(沤蓝取靛),技术很精,他取出来的靛,质量上乘。后面因为两位哥哥给的思想压力太大,离家出走一年多。以为人已经没有了。家里请染师来打靛,效果都不好。偶尔有那么几次,获得了很好的质量,任乃强的奶奶就会十分激动地说,这一定是任学积的阴魂回来做的,安排家人烧纸燃蜡祭奠,然后哭得不省人事。任学积的两个哥哥十分感动,发誓前往重庆等地找老三。后来还真给找到了。

任乃强的父亲任学积参加了武术班的学习后,各种不安分。他和袍哥夏香亭等私下秘密结社,组成团伙。某天,在庞家山搞了一个盛大的结社典礼仪式,称为开山出一。当天,各县的哥老头目都过来参加,总共一千多人。安排了守望、分巡等队伍,分守四个寨门,防止官府过来抓人。在龙归院设高座燃香,举行仪式。大家一致推荐任学积当老大(升“行一”),即所谓坐堂大爷,作为双桂场一区的首领。仪式做得很是秘密,不准外人观看。山上那些年轻人,很多都加入了这个团队,参加守寨巡更。

在这之后,任学积印制了写有任青云行一的大红名片。拿着这个名片,到其他城镇的哥老会联络事情、谈生意,都能得到无条件的协助。有人看他不顺眼,得到了这个名片,举报到了官府,将其作为袍哥(帮派组织,所谓黑恶势力)的证据。任乃强的两个伯父帮忙出面解释说:任学积从小就过继给了任新和,所以在家里面排行老大(行一)。这个谎言一扯,官府居然信了。实际上,这个过继的事情当年提过,只是最终没有搞成。他们扯这个谎,还是有根据的,即便是官府查证,也能说明问题(文化人扯谎,最是圆范)。

后来,任乃强的父亲任学积组织了一个戏班子,在附近各地演草台戏。到了西充县分水岭(现蓬溪境内),有个姓王的家伙,是当地的豪强,引诱戏班演戏后,各种挑刺,把人扣了不放行,试图敲诈。任学积亲自前往交涉,哪晓得遭对方扣住了,逼迫认错赔礼。任学积一时无法脱身,只好悄悄安排人,带信到双桂场。于是,哥老夏香亭、夏宛芝等,带着一帮兄弟伙四五十人,携有短刀、锤、锏等武器,装成小贩赶集,逢分水岭当场(集市日),从各路过来集中,假装相互不认识,用暗号隐语,分布到了市场的各个紧要位置。

夏香亭假装成卖火麻的商人,出入街巷。打听到这个姓王的家伙正带着一帮手下盘踞在一个茶馆,威胁任学积赔礼。只见任学积坐在那,并不说话。

当时有个社会习惯,卖麻人肩披数十束麻片,可出入茶酒馆兜售。他走到任学积的座位面前,对他说:新到麻线数十条,买得了。任抬头一看,是救援队伍来了,看了看窗外,都是双桂场过来的人。突然站起,拍桌子大骂:王烂眼!老子忍你几天!弄你狗日的!一茶盏砸过去。夏香亭抽出刀就开砍,外面的兄弟伙都亮出武器冲进来,把任学积救走了。

那个姓王的完全没有想到事情会闹到这种地步,突然发生的变化,他和他的手下现场懵逼。他藏在柱子后面,全身发抖,不敢开腔。任由双桂这边的人离开。任学积也不敢再去索要唱戏用的那些器具设备,戏班就解散了。人虽然回来了,但是财产损失巨大。由于彼此都是混社会的袍哥,都不敢告官。但是彼此面子上还是必须吹牛逼说狠话某日前往复仇。双方戒备了好几个月。后来,有第三袍哥社从中调停,这个事情才算过去。

西充分水岭事件发生之后,任学积的两个大哥对他更加防备。他的言行举止,随时都会遭到两位大哥的敲打和责骂。时间一长,任学积受不了,就投奔彭游击(游击将军的简称,清代武官名,从三品,次于参将一级)从军。

任学积长于骑射,彭游击欣赏他,认作徒弟,送他良马宝弓,安排他回家召集年轻人训练。之后,彭调往他处,招任学积为亲兵,率驻川西。在卸任的时候,又将任学积推荐给另一彭姓绿营军官,提拔为什长(旧时兵制,十人为什,置一长,称什长),慢慢升为哨官。

辛丑条约(公元1901年)签订后,帝都开始严打义和团。义和拳师有一部分到四川避难。川西义和团到处闹事,打教堂、撵洋人。清廷开始是严令禁止,慢慢就转为明令剿办,各地军民经常发生肢体冲突。拳民看政府官兵有仇,叫他们为二毛子。这些拳民大多是由哥老领导,手头的武器只是刀矛、明火枪。而绿营官兵却有后膛枪,每次装一颗子弹,可以洞穿一二人,威力巨大。所以,拳民都想夺取后膛枪。

任学积和袍哥长有往来联系,于是就经常找借口,不愿意出面攻打义和团。后来,被调充后方,负责催粮催款。他很有情绪,提出退伍申请。这让统军彭某很是不爽,批准了退伍申请,但扣留了饷金。任学积很生气,滞留成都上访,要求发放工资。

有一位姓罗的袍哥,是做假币生意的,收留了很多这种江湖人士,很慷慨地邀请任学积借住在他家。这个事情被彭统军知道了,带兵来捉人,把他当着罗的同党进行处理。于是,判刑入狱五年。一年后,出狱,调到习艺所当染工、教囚犯手艺,减刑为三年。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释放回家。

任学积被抓的时候,供认说:我是蓬溪人,家中独子。这希望不要牵扯到两个哥哥。但这个事情没有过几天,整个双桂场就已经传遍了。任乃强的二伯任学美,责令任乃强的大哥任遵先前往成都探视,并为他写了一个替父领罪,乞换父回家安慰祖母呈到处投递,但没有人愿意受理。

那时候,任遵先二十岁,到洋务局(四川省办理外国人交涉的衙门)当炊事工,为父亲任学积送饭。直到任学积移到习艺所才回。然后,换任乃强的二哥任善从到那去当炊事工,照料父亲。家里人的这种行动,以及家属逐渐严重伤病的身体状况,让任学积很是感动。所以,在他回家之后,开始改行,专心专意从事生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