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叛逆、顶嘴、不服管,根本原因在这里,终于有人讲透了!(深度好文)

 12345csdms 2023-07-16 发布于湖南

原创 蒙粉 每日蒙台梭利 2023-05-31 06:36 发表于山东

图片

每日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成长交流平台,一个有内容、有深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102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有内容、有深度、有温度,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孩子叛逆、顶嘴、不服管,根本原因在这里,终于有人讲透了!09:52

♬ 点击上方收听主播 王敏 朗读音频
来源 |
 每日蒙台梭利(ID:montessori-daily)

孩子到了三四岁的时候,特别好动,总是闲不住,总希望有事情可做。

可是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否则的话,孩子就是任性调皮不听话

孩子有情绪非常正常,我们大人每天的情绪都会不一样,何况孩子。

图片

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脾气好像也变得阴晴不定。

心情好的时候,无比乖巧懂事;心情不好的时候,一言不合就发脾气。

搞得家长都不知道孩子因为什么事情发脾气,更是不知道如何去“哄”孩子。

那么,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去教育他呢?

孩子发脾气

是在完善自我,塑造自我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烦躁的父母气急败坏地呵斥孩子说:“不许哭,给我闭嘴!

父母愤怒地大声斥责孩子,而孩子则表现得任性或大哭大闹,以示自己的反抗。

但哭闹过之后,孩子依然我行我素。

图片

父母与孩子之间仿佛存在着一种“斗争”,孩子的成长似乎就是不断地与父母进行“战役”。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斗争”,在蒙台梭利博士看来,其实这是因为孩子的生活与父母的生活截然不同,双方都希望按自己的需求去生活。

0-6岁的孩子感官正在发育当中,适应能力也不完善。

从刚出生时候只能依靠口来探索事物,到三四岁时候依靠双手、双腿来进行探索,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认识周围事物,孩子就要去触摸、听和看,他会动个不停,必须借助各种身体活动来发展和完善自己。

相反的是,我们成人的感官已经发育完成了,某些感官的错觉也得到了纠正,没有必要再去发展了。

孩子渴望从外界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而父母已经具有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很难理解孩子,而孩子也很难理解父母的做法。

所以,孩子发脾气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他成长的正常表现,这也是孩子生命活力在不断成长的表现。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作为家长要懂得孩子的心思,这很有可能是他在发出求助的信号。

面对孩子发脾气,父母要做的,不要把“掉皮、捣蛋”这种常常具有伤害性的评价语言作为口头禅。

而要去努力找到孩子调皮背后,那个无力表达清楚的理由。

图片

或许是无法承受完不成“工作”的挫败感,或许是在需求父母的关注,或许是想要获得某一件东西……

孩子是完美的,他没有什么邪念,对成人很信任,他所祈求的,只是渴望塑造自我,以尽快适应成人的世界。

孩子发脾气

是渴望有事可做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他们的精力需要用正确的途径去宣泄,但生活中没有给他们提供这样的途径。

所以他们才会用发脾气,这样错误的方式去宣泄。

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说,若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事,那孩子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蒙台梭利博士同时指出,在儿童之家,即使那些最调皮最叛逆最难以调教的孩子,一把小梳子也可以让他们变得顺从,变得活泼、讨人喜欢。

儿童喜欢“工作”甚于游戏,尤其是那些做清洁、梳头发、整理物品等日常没法在家中尝试的工作,在幼儿园备受孩子青睐。

图片

蒙台梭利博士在《发现孩子》书中写道,若我们给孩子一个小脸盆、一块小肥皂,他就会小心翼翼地、仔细地使用它们,以免把它们摔坏。

儿童真正需要的是“有事可做”,用自己的双手去活动,以满足自己的内在需求和成长需求,提高自己的能力。

就是这样简单的需求,我们成人常常以“爱的名义”予以剥夺,生怕孩子伤着、累着。

倘若孩子想要碰碰这个碰碰那个,就会受到成人的“惩罚”,尽管这样,孩子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去做,这是为了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这时候,若父母不理解,还强加阻止,孩子自然会发脾气。

图片

面对孩子发脾气

智慧父母这样做

1、接纳孩子的情绪

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曾经给父母提出了一条建议,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长可以向孩子请求一个拥抱来试一试。

我需要一个拥抱”,如果孩子拒绝,那么就说第二次、第三次!

如果孩子还是拒绝,可以说“等你准备好了再来找我”。

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们要接纳孩子的情绪,让他把脾气发完。

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被允许、被接纳的时候,其实他的怒气已经减少了一半。

图片

2、教孩子管理情绪

当孩子闹情绪的时候,相信有不少的父母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来应对。

更好地方式,是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才会更好地成长。

家长可以用绘本故事,帮助孩子识别情绪,比如《我的情绪小怪兽》《你感觉怎么样》《菲菲生气了》《伤心》《生气》等系列绘本。

可以借助绘本里的这些有趣的小故事,帮助家长们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帮助孩子做好情绪的小管家。

虽然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表达情绪的行为却有好坏之分。

我们可以无条件的接纳孩子所有的情绪,但更要懂得引导孩子怎样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图片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场修行,别让无辜的孩子成为坏脾气的出气筒。

父母的远见里,藏着孩子的未来。所谓育儿,皆为育己,遇见蒙台梭利,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图片

*每日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成长交流平台,一个有内容、有深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本文图片由:呼和浩特市本真蒙特梭利幼儿园 友情提供
亲爱的老师/家长: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星标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如果你想学习蒙氏教育,获取免费学习资源,点击菜单栏【入群学习】,与全国各地蒙氏教师一起交流学习。

  

图片
分享蒙台梭利教育故事
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

点“在看”给我一个小心心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每日蒙台梭利

不喜欢

确定

每日蒙台梭利

不喜欢

确定

每日蒙台梭利

不喜欢

确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