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排反应:σ迁移重排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07-16 发布于甘肃

邻近一个或多个π体系的一个原子或基团的σ键迁移至新的位置,同时其π体系发生转移进行重组,这种分子内非催化的异构化协同反应称为σ(迁移)重排

图片

注意:σ重排与电环化反应的最大区别在于,σ重排过程中有两根σ键在参与反应,一根在形成,而另一根在断裂;而在电环化反应中,只有一根σ键参与反应,要么形成(关环),要么断裂(开环)

σ迁移重排的表达方式为方括号中用逗号区分的两个数字[i,j]。这两个数字i和j分别表示发生迁移从而断裂的σ键新形成的σ键过程中参与反应的原子个数。

因此,断裂的σ键连接的两个原子均表示为数字1。针对以上两个反应而言,在第一个反应中,断裂的σ键和新形成的σ键均是从C1到C3,因此此反应称为[3,3]-σ重排;而对第二个反应而言,氢原子从C1迁移至了C5,因此称为[1,5]-氢迁移(重排)

与环加成反应类似,σ重排过程中的立体化学同样受分子轨道的对称性制约具体可分为两类:同面(suprafacial)重排或异面(antarafacial)重排

图片

同面重排:断裂的键和形成的键在共轭体系的同一面

异面重排:断裂的键和形成的键分别在共轭体系的两面

[1,j]-氢σ迁移重排

在此类迁移重排中,[1,3]-和[1,5]-氢σ迁移(重排)最为常见。此类反应可以加热或光照下进行。例如,烯丙基在光照情况下的[1,3]-氢σ迁移重排以及1,3-共轭双烯在加热下的[1,5]-氢σ迁移重排,而且这个重排无法控制,一直会循环往复。我们无法合成单取代环戊二烯,这是由于在环戊二烯中[1,5]-氢o迁移重排是非常快速的:

图片

这个迁移重排也称为绕行(circumambulatory)重排。类似的方式还可以在吡咯、磷杂环戊二烯等五元环中进行。

[1,3]-和[1,5]-氢σ迁移(重排)也是σ重排中最简单的

在此氢迁移重排过程中,根据其立体化学的方式,可以将反应物分为两类:离子和阴离子。即认为反应利用了质子的LUMO轨道(1s)和共轭阴离子的HOMO轨道;反之,可以是利用了氢负离子的HOMO轨道(1s)和共轭阳离子的LUMO轨道。对[1,3]-氢迁移重排而言,其反应过程中可能的分子轨道如下:

图片

在这两个迁移过程中,同面迁移应该是协同的,而异面迁移很难保持协同的过程。分子立体构型限制了异面迁移的进行因此,[1,3]-氢迁移重排应该不是一个协同的过程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认为是利用了氢自由基的SOMO轨道以及共轭自由基的SOMO轨道

而对[1,5]-氢迁移重排而言,其反应过程中的分子轨道如下:

图片

为了保证此重排反应的进行,对于[1,5]-或更长链的体系而言,其分子必须调整成s-cis的双键形式

在此过程中,同面迁移是对称性允许的,而异面迁移是对称性禁阻的;而同面迁移又是分子立体构型所允许的,因此,协同的[1,5]-氢迁移重排是非常容易进行的。

以此类推,对于同面[1,j]-氢迁移重排,当j+1=4n+2时,是对称性允许的同面迁移;而当j+1=4n时,其同面迁移是对称性禁阻的,则是异面迁移

这些规则针对在基态反应的分子轨道而言。请思考:如果在光照下反应,将会是怎样的结果?

[1,j]-碳σ迁移重排

烷基或芳基的σ迁移重排与相应的氢σ迁移重排相比要少得多,也难得多,而且其进行的方式也与氢σ迁移重排有非常不同之处。在氢σ迁移重排中,氢原子中1s 轨道上的电子只有一个波瓣,而碳的自由基中在一个2p轨道上的奇数个电子存在两个相位相反的波瓣。因此,从轨道对称性上而言,碳的迁移重排要难得多。如,[1,5]-碳同面 σ迁移通常在加热条件下进行:

图片

碳原子还可以使用其sp3参与重排反应,其结果与以上分析的[1,j]-氢迁移重排的过程完全一致而且在[1,5]-碳同面σ迁移过程中,迁移基团的中心碳原子构型保持不变。

[1,3]-氢同面σ迁移在所有情况下均是对称性禁阻的;而[1,3]-碳σ迁移则是不同的。这是由于碳原子可以利用其2p轨道进行重排反应:

图片

[1,3]-碳σ迁移常在光照下才能进行;如果在加热条件下要求进行同面迁移,迁移基团的构型必须发生翻转,而且反应温度将会变得很高:

图片

这个过程的发生首先是迁移基团中心碳原子的构型必须翻转。这个反应的过渡态有些类似于SN2反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