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空之城 | 自那以后,天空上飘浮着一座岛

 小樱花的日记本 2023-07-16 发布于浙江

小樱花的日记本

宫崎骏创造了在天空中漂浮的拉普达,里面是遗落的文明,就像人类终于意识到人不可能离开土地,选择离开拉普达。天空中漂浮的拉普达,是人类守护自然、最高文明的象征。

///

本文约3000字

阅读需要10min

宫崎骏对战争的反思

日本二战战败后,日本普遍物资匮乏。而他的家族经营着飞机工厂,带有军工企业的性质。因此幼年的他也还能够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在年幼的宫崎骏看来,战争的原因是现实中人们的私欲。这在他后来的动画中有所展现。

以《天空之城》为例,漂浮在空中的拉普达拥有庞大的财富和足以摧毁世界的武器,这引发了地面上的人类的觊觎。宫崎骏对战争的反思是直接的,更是深刻的。巴鲁和希达为了避免美丽的拉普达沦为武器,保护世界不被伤害,勇敢的少男少女最终选择将拉普达毁灭,让巨树漂浮在空中。

电影中,穆斯卡用拉普达的力量投下的雷神之剑,隐喻着二战中落于日本的原子弹。可见,《天空之城》是宫崎骏对二战的痛彻反思。宫崎骏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日本动漫艺术家,将战争带来的恐怖通过动漫的方式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了民众。

守护、回归自然的初心

深居矿山的矿工老爷爷对希达的飞行石评价道:“那个石头有很强的力量……有时候它们会带来幸福也会带来祸害。更何况这个石头是人做的。”

拉普达借由飞行石的力量得以漂浮空中,俯瞰大地,它是人类文明力量的结晶。可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得当,落入穆斯卡等流之手,那么拉普达就会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

希达一脉流传下来的歌谣里这样唱道:“根要扎在土壤里,才能和风一起生存,和竹子一起过冬,和鸟群一起歌颂春天。”人类,这一诞生于土地之上的物种,无论发展出多么先进的科技与惊人的军事武器,只要离开陆地就无法继续生存。

影片最后,天空之城拉普达虽然遭到毁灭,它的中下层建筑纷纷解题掉落进海洋,然而巨树作为一个独立的浪漫空间依旧郁郁葱葱,闪耀着神圣的光芒。代表着人类美好愿景的巨树,在摆脱了代表战争、黑暗、权利的中下层建筑后,飞往了更广阔的天空。

“人的存在是与世界的对话,比较恭敬的行为不是述说而是倾听。”电影中,希达和巴鲁来到了拉普达上层,园丁机器人守护着巨树,和森林中的鸟儿是朋友。自然不是死寂的,它虽然不会言语,但是却是那么有层次的生物个体,广袤的天空、繁复的森林、流动的河流,鸟儿在天空中飞翔、鱼儿在河流中畅游,在自然的环境中展现着它们自由如风的身姿。人在自然面前是极其渺小的存在,贪婪的野心,盲目的自信,过度的使用自然资源会给自己带来灾害。

拉普达的上层城市是宫崎骏为人与自然描绘的一种美好可能,园丁机器人可以和鸟兽鱼虫和睦相处,希达和巴鲁这些人类小孩也可以。作为代表人类希望的新生一代,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文明的延续,人类追求文明发展,而文明发展的魅力就在于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也许新的一代中,会有像希达和巴鲁一样的人,坚持一个不掺杂黑暗、野蛮、贪婪的文明。而在电影中,巴鲁和希达念响了毁灭咒语,毁灭了穆斯卡的阴谋,追求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之城拉普达。它探讨人类及生物族群间的自由权限并以想象的自然世界企及实现自由的路径。 

自然主题片的结构

宫崎骏的自然主题片,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着一种“回归自然”“守护自然”的主张,希望和观众分析讨论“人类和自然”应当如何发展。

电影描写的是在工业革命的欧洲,一个矿山学徒巴鲁陪伴从天而降的少女希达寻找天空之城拉普达的故事。

漂浮在高空中的拉普达拥有巨额的财富和能够毁坏世界的力量。但是后来,人们却离开了这座都市,拉普达成了一个荒无人烟的空城。

若干年后,回到地面后的人类为了拥有称霸世界的力量而展开争斗,想利用拉普达被祖先封印了的能力。巴鲁和希达秉着执着和善良,为了避免拉普达被利用,和邪恶势力进行了斗争。他们最终选择将拉普达的武器力量毁灭,保护了人类身处的地面世界不被破坏。

《天空之城》有着鲜明的核心结构,“触发——灾害——解救”。电影中,穆斯卡用巨大的飞行石统治了拉普达,用拉普达先进的科技力量复活了大量战争机器人。穆斯卡的贪婪野心给世界造成了极大的潜伏危害。最终希达与巴鲁夺回了世代相传的飞行石,念出咒语将天空之城可怕的武器力量毁灭,解救了人类。上层的巨树避免了被穆斯卡烧毁,天空之城的生态文明得以延续了下去。

法国的结构主义符号学家格雷马斯创建“符号矩阵”,这是他在分析语言结构关系时创建的。“符号矩阵”源于对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中对“命题与反命题”的诠释,然后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充,提出了对文学作品解释的矩阵模式。

“人与自然”和“人类”

“人与自然”和“人类”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立的,即便是回归了土地的人类,依旧会在大地上开垦矿洞,让大地满目疮痍。人类在征服大自然的过程中,对大自然造成的伤害是难以衡量的。地面上的人与自然早已难以分割,他们共同造成了现在的大地模样。

“非自然”和“人与自然”

电影中的战争机器人由人类创造,却产生了人为难以控制的恐怖力量。战争机器人可以保护希达,却也会失控摧毁房屋,危害他人的生命。宫崎骏以此警告世界,如果一味地追求先进的科技力量,而不善于利用,那么人类终会遭其反噬。

“人”和“非自然”

穆斯卡妄图利用拉普达的力量称霸世界,将军和士兵贪图拉普达的巨额财宝,为此他们不惜兴师动众夺得飞行石,在拉普达的宫殿里肆意损坏,恨不得将一切据为己有。他们只站在自身的立场,毫不考虑不能为自己带来利益的其他方面。

“人”和“自然”

希达和巴鲁作为人类,愿意善待自然。他们第一次来到了位于拉普达上层的森林,和园丁机器人心有灵犀的交流,接过机器人带来的鲜花对着墓碑祷告。对于穆斯卡等人,也试图用心和他们沟通,努力打消他们不切实际的年头,希望他们不要摧毁自然、破坏世界。

从该矩阵中可以看出,宫崎骏向往的是一种以生态和谐为中心,人类善待自然生命的生态文化。宫崎骏的作品突出了生态对于人类的重要性,相较于普通的商业动漫片,更有对自然环境、人类文明的忧虑和思考,反映出更深刻的思想内核。

著名作家司马辽太郎对宫崎骏这位艺术家的评价是“我的想象力很难离开地面,但是您的想象世界却总是在天空之上。”

宫崎骏作品中时常出现的一个场景是天空,他曾想成为一个飞行员翱翔天际。《天空之城》中独具特色的飞行战舰、自在的鸟儿、神圣的巨树为人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在该电影中,对自然的崇拜反映着宫崎骏以生态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

///

参考文献

[1] 张媛.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飞行”主题[D].四川师范大学,2015.

[2] 朱伟.三联生活周刊:神匠宫崎骏[J].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40):9

[3]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53.

[4] [英]特里·伊格尔顿.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伍晓明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0

[5] 王玥.宫崎骏动画电影的叙事结构分析[J].电影评介,2015,No.509(03):60-63.DOI:10.16583/j.cnki.52-1014/j.2015.03.02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