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期 ![]() 惜往日老师点评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惜往日简评:前分句:飞雨/落花,飘飞的雨和坠落的花;当然也可以这样飞雨/落/花,飘飞的雨打落了花朵;后分句:(因为看到了飞雨落花),(我感到)惆怅——(唉)江南的春天又一次结束了。省略了主语(我),这样理解起来意境很美。惆怅/江南/春/又逝,惆怅,您可以对并列结构或者连绵词,在这里惆怅是动词,江南,偏正结构的方位名词,春,名词,又逝,又修饰逝,偏正结构的动词。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游云残絮,徘徊渡口愿何酬(风中雨荷) 评:✓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乱云归雁,徘徊塞外暮常鸣 (闲云 ) 评:怎么说呢,很好的句子,暮,有点儿时间设定了,主语成了归雁,夜朦胧,月朦胧,塞外有群夜鸣鸿,徘徊不定知何事,只盼天明好捉虫。徘徊塞外我孤吟,是不是好点?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凉风啼鸟,飘零塞北梦还回(紫祎) 评:✓注意,这个梦不一定是现在,更多的是臆想当中——希望梦里还能回。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浮云乱絮,飘零梦里客犹归(马到成功 ) 评:看到飞雨落花,应该是白天。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阴云毒雾,悲凄岭外客难回(冷月清秋) 评:✓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凉风新水,淹流塞北碧无存(夏阳) 评:✓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和风拂柳,寂寥塞北燕方来(乐乐) 评:✓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乱云斜日,萧疏岭上鸟还归(东来西玩 ) 评:还和又的意思重复了。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垂杨啼鸟,依稀灞上恨还生(红炉一雪 ) 评:同上。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闲云流水 ,归来塞北草初肥(飞雪) 评:✓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狂风惊鸟,別离塞北恨难消(多彩人生) 评:✓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驱云拨雾,徙迁塞北雁还稀(知非求是) 评:主语成了雁,和上联有冲突。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流云斜日,依稀纤陌客犹行(心语) 评:✓依稀有模糊不清的意思,既然客在纤陌上行,那么依稀不太妥,遥迢好一点。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斜风侵幔,相思阁里梦还幽(可可特 ) 评:✓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霁光浮瓦,徘徊吴苑曲轻弹(静水流深) 评:✓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倚风摆柳,招摇燕市絮空浮(星主 ) 评:主语成了飞絮,不太好。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夕阳老树,流连往事梦难回(春华秋实) 评:✓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 晓风残月,寂寥枕上夜犹长(留白) 评:看到飞雨落花,应该是白天。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霁云折柳,相思梦里婿犹归(羽扇观今) 评:✓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行云流水,蹉跎岁月梦难成(荼蘼) 评:岁月,并列结构。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乱云残月,相思塞北夏方来。(童心永驻) 评:上联应该是白天,没有月,夏方来和春又逝意思重复。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热风吹草,葳蕤天北夏新来。(董继川 ) 评:夏新来,春又逝,意思重复。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小窗新竹,依稀月下暗生欢(茶香花语 ) 评:上联应该是白天。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暖风拂柳,依稀廊外燕犹还(郭华儿) 评:✓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暖阳飞絮,徘徊水岸绿成荫(风华正茂) 评:✓流连代替徘徊是否更好一点?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夕阳归鸟,寂寥塞北日偏长(夜微凉) 评:✓前面的夕阳是太阳,后面的日是和黑夜对应的白天,不冲突。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暖风穿树,寂寥塞北夏迟来。(樊江运) 评:是不是和春又逝重复呢?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随风流水,徘徊世外梦成空(夏末秋初) 评:随风流水,搭配在一起很别扭,请再酌。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乱云残月,飘零塞外夜尤寒 (梅) 评:上联应该是白天。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轻风流水,寂寥大院燕重归(宁静致远 ) 评:大院的“大”可以有流水,但是感觉下句主语模糊。 出句:飞雨落花,惆怅江南春又逝(牛栏草) 对句:归燕舞柳,苍茫塞北夏来迟(傲雪寒梅 ) 评:燕山,燕赵,幽燕,燕京这些“燕”读平声,燕子的燕是仄声,多音字需要自己用心去判断。 ![]() 胡革林老师点评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生情触景,久忆樵歌树密间(胡革林) 这是情景交融的叙事联。作为长联,可以把策杖依风看成自对。自对必定是并列,但策杖依风不是,这个大家手上是那么对但心里一定要清楚。是策杖的人依风,依风(吹)遥听牧笛。理解了上联结构,句意,也就知道了前后分句的关联是很紧的。这个是必须的,好的长联的每一联,都是一条线,分句都串起来在一起的。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听莺向燕,且看村旗麦秀时(红炉一雪 ) 评:听觉不要矛盾,视觉不一致的时候,别用看字。两条线一定要明确,上听下看。一个牧和麦秀时可以关联的。听改为求,且看改为正是。就不会看莺燕又看麦,累赘。正是,就是说有莺有燕有麦,避开了看字。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看松经雨,忽见更楼月隐时(马到成功 ) 评:经雨改为来雨,表明突然来的。有两个问题,一是立意不好,内容是:突然来雨,看见月亮没有了。表现什么呢?上面是一老翁风中听山上遥传下来的牧笛声。一是白天,晚上,云深,月隐,到底什么时候合适,到底什么天气。云深处传牧笛声,理解为晴天在放牧更妥,虽然牧笛不一定是放牧时的笛声。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凭栏送夕,静看炊烟水绕村(若莺 ) 评:意好,一听一看,惜水绕村对云深处节奏会有歧义:水/绕村,云深/处。当然细看是可以的。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随舟击水,高唱渔歌日暮时(东来西玩 ) 评:隔了,还高唱,上面遥闻得到笛声。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凭栏扶柳,静看渔舟夜泊时 (闲云 ) 评:刚好凭栏处有柳,这些场景如果靠刻意设定,就是关联不紧。而且上联还拄杖,拄,凭,扶,几乎同一个动作。夜泊也可以,牧笛在放牧回来的路上,或者是牧人夜晚特意吹的,也可以。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临窗赏雨,近视芭蕉绿意时(风华正茂 ) 评:雨也有声音的,赏雨改成得雨,意思过渡到因雨(不是现在,现在别打扰牧笛声)而芭蕉绿。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寻梅问柳,静看寒山雪尽时 (梅 ) 评:很好的。都对上关联上了。寻梅问柳稍然有点别扭,注意用词清新。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凭栏观瀑,静赏流珠石缝间(春华秋实) 评:石缝还可用更好的词,这里只能作名词看,对云深不工。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临河吹浪,近辨渔杆水落时(夏阳) 评:意思不太通。吹浪是大风,水落是干旱,钓鱼?不是策仗吗?对联一定要意思明朗,情景相融,还要合理。渔杆没这个词,应该是鱼竿的误写。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移舟击水,忽见炊烟柳岸边(荼蘼) 对句:衔杯垂影,稍辨樵歌日落时(荼蘼) 评:第一句意好,柳岸对云深不工。第二句樵歌没过渡,和听牧笛声矛盾了。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凭栏驾雨,近赏渔舟水静时(可可特 ) 评:有雨不可能水静。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执杯赏景,静看荷花水漫时(知非求是) 评:上面没说下雨,怎么荷花水漫了。荷花本身就好看,和水漫也没关系。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登台望野, 静爱层林叶染时(冷月清秋) 评:很好的,策杖而至楼台看风景。静爱改为更爱,因爱,犹爱等等更好。在边听边看,看字面避开静字好一点。更重要的是一个虚词连一下,上下关联更紧。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烹茶赏景,正见炊烟日暮时(羽扇观今 ) 评:烹茶再酌,别和拄(策)杖通突。其他很好的。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游山玩水,静享秋光日丽天(淡如水 ) 对句:经秋念旧,怅望飞鸿天尽头(淡如水) 评:第一句很好的,上下前后关联都很紧,对仗工整。因为有两个分句,前分句可以对成自对。要是短联,游山玩水对策仗依风是结构不同的,策杖依风不是并列,是递进,依风是修饰后面遥闻的,策杖又是修饰依风的。第二句很好。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凭栏问柳,渐见渔船月满时(傲雪寒梅 ) 评:前后关联不紧,上联是依风吹来牧笛声。你这里问柳和渔船没关系。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寻梅踏雪,静听流溪峡谷中(双竹寺) 评:还可以。改为还看,近看。听的是牧笛声。静虽然是冷静的意思,看字面总觉得上联有声音,有点违和。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临湖望月,静观轻舟水曲中(宁静致远 ) 评:很好的。静观也可以的,冷静的意思,和没声音是有区别的。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凭栏观海,畅享笙歌日丽时(多彩人生) 对句:围炉烤火,静赏抚琴月满时(多彩人生) 评:第一句有点隔景,听的只能是牧笛。第二句不在一个场景,长联本来可以,但要过渡,要看得出有明确的主题。而且也有声音。抚琴,至使孤平了。抚琴是动宾,牧笛偏正。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临河击水,近见渔舟夜泊时。(樊江运) 评:很好的。击水修饰渔舟,愁后近见又把主语还回来了,可以的。时间也不算隔吧,可以看作傍晚牧归路上。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笼纱障目,似觉莲舟雾渺来(星主 ) 评:意思新颖,关联也好。惜来对处不工。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开帘见日,近看人家树密中(童心永驻) 评:很好的,动作可以看作是对策杖依风的解释,因为是想看太阳。开帘改为开门更好,因为开门才可策杖而行。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登山望景,静赏炊烟雨霁中(茶香花语 ) 评:也可以,前后关联还要更紧更好。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临江送夕,静赏沙鸥岸近时(心语) 评:沙鸥一定是黄昏时近岸,就很好的。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行舟傍水,闲听渔歌日薄时(似水流年 ) 评:听的一定是牧笛声。所以隔了。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停舟击水,闲看渔灯月落时(留白) 评:很好的,特别是前后关联紧。击水算是换了主语,也可以,后面还回来了。长联句子结构不必太拘,主要是前后的关联紧,词语结构和词性对好就很好了。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寻诗经雨,静看落花春尽时(紫祎) 评:很好的。经雨可以看作雨过了,和牧笛声不矛盾。诗修饰雨,经雨的原因。雨修饰花,花落的原因。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扬鞭跃马,鹜驶山岗雾眇中(静水流深) 对句: 寻声踏露,追逐牛童草莽中(静水流深) 对句: 欢歌载舞,乐在辽原野兴中(静水流深) 评:第一句前后分句关联不紧。扬鞭跃马和策杖隔景。 第二句草莽是并列名词,对云深不工。这一句意思很好关很紧。第三句前分句不妥,欢歌载舞和遥听牧笛违和。雅兴是偏正名词,对云深不工。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听莺穿树,且看晨曦辉照时(安宁) 评:前后关联不紧,听莺和闻笛隔景。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登楼沐雨,且赏柳帘莺唱时(秋语 ) 评:一是声音不对,不能影响听牧笛声。二是登楼沐雨不合理,拄杖,除了本身年老,可能还有风湿病之类,不可能还去沐雨。三是前后关联不紧。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乘龙驾鹤,俯瞰群山意满时(夏末秋初) 评:前分句不知道是指谁了,肯定不对,整联主语是“我”,在策杖。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举杯临水,频邀落红流曲时(梅妻鹤子) 评:邀,失律。其他还可以。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熬茶煮酒,静等王孙月上时(晓虹) 评:前分句倒是可以的,可以看作策杖的解释,后分句看不明白意思。王孙和月上好像没关系,王孙也来得突然。 出句:策杖依风,遥闻牧笛云深处(守候) 对句:望乡隔岭,直视行舟山尽头(风中雨荷) 评:还可以。岭和山重复。 ![]() 胡革林老师点评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黄莺踏柳,千场歌舞共缠绵(胡革林) 这联是状景联,前后分句关联很紧。风光,锦绣。风光是并列复合词,锦绣是连绵词。都可以对成并列,甚至偏正。上联绿树成锦绣,对春景最佳,因为有两个分句,可以对成其他任何形势任何春以外树以外的景,只要看得出来有主题关联。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清溪绕舍,千村草木已芳菲( 紫祎 ) 对句:白云垂野,满川气象似诗歌(紫祎 ) 评:第一句分句关联不紧,草木改成花叶更雅,已改成自更好。绿树成锦绣,清溪才使芳菲不对。第二句同样前后关联不紧。气象新之类才对,气象像诗歌看不出来。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白云过岗,万重山色长精神 (学梅) 评:白云改成老人吧,这样才有关联。岗在平水韵是平声,失律了。(有些地方规定只要不混用,新韵也可以,我们还是遵循平水韵吧)。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沧波望夜,千秋月色入诗书(冷月清秋) 评:望夜改成得句吧,才和诗书有关联。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清江隔岸,三山春色入丹青(红炉一雪 ) 评:很好的。改沿岸,千山,更好。两岸可无限扩展,千山可以的,三对百太弱。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红花遍野,满园春色亦诗篇(东来西玩 ) 评:避野改为落纸吧,亦改为正。一定要注意分句之间的关联。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繁花绕屋,三春景色己芳菲 (闲云) 评:也可以。绕屋改为扑鼻,和芳菲关联更紧。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青峰入霭,群山晓色似烟波(茶香花语 ) 评:前后分句关联是有了。上下也合景。峰和山意思重复,晓色再酌。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青山夹道,三春景物满烟霞(马到成功 ) 评:夹道,烟霞,都太随意,至使分句之间,后分句前四后三之间,关联不紧。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金沙拍岸,千山野色胜丹青(郭华儿 ) 评:千山改为千湖,和岸关联上。野色改为色彩,和风光工对。胜改成染,合理通顺。只是景色和风光意思太近。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繁花夹道,满川秀色自芳菲(鑫想事成) 评:很好的,满川改全村更好,和夹道关联上。村道。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惊涛拍岸,千山暮雨任潇湘(风华正茂 ) 评:上下有点隔,惊涛拍岸,说不上上联美的韵味了。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 青峦入画,千年岁月润山河。(童心永驻) 评:入画改成入水,和山河有关联。峦可以改成枝。山,峰,峦,冈,意思都差不多的。千年不妥。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白云绕舍,三春草木已芳菲(夜微凉) 评:前后分句关联不紧。草木改花叶更好。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青山滿郭,经年塔影似蓬莱(星主 ) 对句:黄鹂绕柳,千株婉转亦空灵(星主) 评:第一句塔影对风光不工。第二句很好的。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青山隔岸,千峰倒影作帷屏(羽扇观今 ) 评:隔岸改夹岸,千峰改千江,作改亦,更,似,等等,就可以了。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红花边野,千般秀色似云霞(可可特 ) 评:似云霞再酌,共云霞好一点。云霞象花是说云霞的美,花像云霞,就降格了。边野可能是遍野的误写,一定要细心一点,别写错了。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青山绕寨,千年嶂岭似蛟龙(知非求是) 评:上下联前分句差不多合掌。山,岭,又是一个意思。其他还可以。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青山夹道,千峰霁色似龙蛇(若莺 ) 评:青和霁色有点矛盾,山和峰意思重复。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青流合浦,千秋物色似蛟龙(夏阳) 评:千秋再酌。一山一水也可以。带分句的联可以这样关联。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山花遍地,千峰春色胜云霞(春华秋实) 评:共云霞好,有一语双关又不把风景比下去的作用。春色可改成景色,对风光更工。缺点是上下意思有点太近。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繁花满地,千山景色似云霞(宁静致远 ) 评:共云霞。有似的意思,有和云霞浑然一体的意思。因为云霞没花叶美。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 繁花满路,三分春色正芳菲(似花非花) 评:好的。三分改千般,春色改景色吧。只是对风光都有一点意思太近。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青苗遍野,千村秋色竞峥嵘(心语) 评:前四上下联意思太近。上联绿树和下联秋色有点隔。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繁花满眼,千枝桃李吐芳香 (梅 ) 评:很好的。满目好像读起来更顺。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黄花绕舍,满山春色似丹青(傲雪寒梅 ) 评:绕舍,满山,关联不紧。随便改一个词,关联上就可以了。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清溪绕寨,千倾果卉泛胭脂(静水流深) 评:前后关联不紧。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黄花夹道,三春景色已芳菲(心如止水) 评:可以。只是景色和风光意思太近。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青烟绕壑,千般秀色胜瑶池。(樊江运一 ) 对句:红荷映水,千波景色似丹青。(樊江运) 对句:红花漫岭,千峰景象若丹青。(樊江运) 评:第一句改为胜蓬莱吧。前面说的是山,不是水。第二句很好的。第三句也可以,岭和峰意思重复。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凤声拔宅,满庭况味似梧桐。(晓虹) 评:前后分句没关联。梧桐什么况味让人难明白。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清溪落日,三春花影复芳香(飞雪) 评:落日才有芳香,不太对。就是前后分句关联不紧。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碧空描画,一帘野色亦玲珑(夏末秋初) 评:前分句很好。后面,一对百,野色对风光,都不太好。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红花映水,长堤景色似桃源(钢铁战士) 评:有点不太对,桃源没说是指堤。映水一般后面要写水上的事,才能串联起来。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红花遍野,千峰景色似朝霞(微笑向暖 ) 评:野和峰,景色对风光,意思都没宕开。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青砖铺路,一方水土聚英豪。(淡如水 ) 对句:青荷出水,一方天地有神明。(淡如水) 评:第一句意好,前分句还要说明确一点,能让人一眼看出来是有英豪。第二句后分句再酌,青荷出水后,看有什么结果,写明白。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红枫遍野,千峰美景似丹霞(多彩人生 ) 评:枫树比红霞可以。枫遍野,千峰,总觉得意思太近。带分句的联可以一联说绿一联说红。但绿树连城似美画的时候,不可能是深秋(枫)。所以隔景。 出句:绿树连城,百里风光如锦绣(潇湘夜雨) 对句:白云接水,满湖烟景作屛帷(风中雨荷) 评:很好的。一气呵成。烟景改烟雾,作改笼,更好。屏帷借上面绿树。 ![]() ![]() 图片:来自网络 制作:风中雨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