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肢解剖精讲

 小波H 2023-07-17 发布于云南

图片

浅层结构


切开皮肤后,解剖浅层结构。寻找皮神经、头静脉、贵要静脉。

解剖皮神经:在各肋间约当胸骨旁线与腋前线处查找肋间神经的前皮支与外侧皮支,它们呈节段性分布,并有小动、静脉支伴行。

  1. 在肱二头肌外侧沟下部剖出前臂外侧皮神经

     2.在肱二头肌内侧沟的下半剖出贵要静脉与前 臂内侧皮神经

    3.沿上臂内侧查找肋间臂神经和臂内侧皮神经

上肢皮神经和浅静脉位置

图片

1. 锁骨上神经(颈丛)(内侧;中间体;侧面)

2. 臂内侧皮神经

3. 上臂外侧皮神经(来自腋神经)

4. 头静脉

5. 头静脉

6. 贵要静脉

7. 肘正中静脉

8. 前臂外侧皮神经(肌皮神经终端的一部分)

9. 贵要静脉

图片

1. 前臂外侧皮神经(从肌皮神经)

2. 头静脉

3. 前臂正中静脉

4. 指掌侧固有神经和指掌侧静脉

5. 交通静脉

6. 贵要静脉

7. 前支和前臂内侧皮神经后支

8. 贵要静脉

解剖胸前区时注意:①查看乳房位置后,将其自胸大肌表面剥离,存放于指定容器。女性乳房的结构可观察做好的标本。

如何寻找头静脉?

图片

剖查头静脉:头静脉沿三角肌与胸大肌之间上行,在锁骨下方穿锁胸筋膜汇入深部腋静脉。

沿肱二头肌外侧沟和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剖出头静脉。

图片

解剖之胸前区


浅层结构

  1. 皮神经     颈丛的锁骨上神经越锁骨分布于胸上部皮肤。第2~7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与前皮支分别在腋前线与胸骨旁线穿至皮下。第2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向外侧横过腋区浅筋膜层,分布于臂内侧面的皮肤,称为肋间臂神经

  2. 浅动脉      胸廓内动脉的穿支穿出第1~6肋间隙前部分布于胸前区和女性乳房内侧部,伴行肋间神经前皮支。腋动脉的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发出的皮支和肋间后动脉的外侧皮支等分布于胸前区和女性乳房的外侧部以及腋区。

  3. 浅静脉      在浅筋膜中吻合成网,其中较大的一条为胸腹壁静脉,起于脐周静脉网,沿胸腹壁侧方上行,延为胸外侧静脉,注入腋静脉。

    临床:肝门静脉高压时,此静脉可扩张。

深层结构

胸部深筋膜有浅、深两层。

浅层贴附胸大肌表面,深层位于胸大肌深侧。

深层筋膜还包裹胸小肌和锁骨下肌,并张于该二肌与喙突之间形成锁胸筋膜(喙锁筋膜)。在胸大肌下缘,深、浅层筋膜融合并与腋筋膜相延续。

胸上肢肌分三层:

  1. 胸大肌

    贴于胸廓前面,扁阔强厚,起于锁骨内侧半、胸骨、上6肋软骨以及腹直肌鞘前层,纤维向外侧趋集,止于肱骨大结节嵴。此肌可使肱骨内收、内旋并稍前移,如肱骨上举固定则可提胸廓,上引躯体。

  2. 胸小肌与锁骨下肌

    胸小肌pectoralisminor在胸大肌深面,三角形,起于第3~5肋,向外上方止于肩胛骨喙突,下掣肩胛或上提肋骨。

    锁骨下肌在锁骨下方,为梭形小肌,连接第1肋与锁骨。

  3. 前锯肌

    贴靠胸廓侧方,构成腋窝内侧壁,此肌扁阔,起于上位8~9肋,向后上内止于肩胛骨内侧缘,此肌可前牵肩胛骨或上提肋骨。若此肌瘫痪,可出现“翼状肩”。

图片

解剖之腋区(腋窝)


构成:一顶一底四壁

腋窝顶:锁骨中1/3、第1肋外缘、肩胛骨上缘。

腋窝底:皮肤、浅筋膜、腋筋膜。

四壁:

1.前壁  由胸大、小肌,锁骨下肌与锁胸筋膜构成。(三肌一膜)

    2.内侧壁  由前锯肌、上位四个肋骨及其间隙构成。

    3.后壁  由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和肩胛骨组成。(三肌一骨)

    4.外侧壁  由喙肱肌和肱二头肌长、短头以及肱骨的结节间沟构成。

内容:腋动脉、腋静脉、臂丛、腋淋巴结、结缔组织等。

图片

图. 3.12 腋窝的形状。

图. 3.13 腋窝从上,可见其先端的界限。

图. 3.14 通过上面的胸小肌在腋窝前壁结构。胸大肌及胸小肌筋膜已切除。

腋动脉


走行:锁骨下动脉经锁骨后方由腋窝尖进入腋窝改称腋动脉,过胸小肌后方至背阔肌下缘续于肱动脉,全程借胸小肌分为上、中、下3段。腋动脉行于腋静脉的后外侧;臂丛神经初在其外侧,继分3束包围动脉。

体表投影:相当于上肢外展90度、掌心向上时,从锁骨中点至肘前横纹中点远侧2 cm处连线的上段。

分段及分支:以胸小肌为标志分为3段

第一段:第一肋外缘与胸小肌上缘之间

主要为胸上动脉,处于内侧壁1~2肋间。

第二段:位于胸小肌后方

主要有:1.胸肩峰动脉   

穿锁胸筋膜分为胸肌支、三角肌支和肩峰支。

               2.胸外侧动脉

沿腋中线前方,前锯肌表面下降,其后2~3cm处,有胸长神经伴行。

第三段:胸小肌下缘之间

主要有:1.肩胛下动脉

沿肩胛下肌下缘向后下方行1~2分出胸背动脉(与胸背神经伴行,进入背阔肌深面)和旋肩胛动脉(穿三边孔,入冈下肌深面、三角肌深面)。

              2.旋肱后动脉

腋神经伴行,穿四边孔

              3.旋肱前动脉

绕肱骨外科颈前方。

图片

(1)甲状颈干

(2)胸上动脉

(3)胸肩峰动脉

(4)胸外侧动脉

(5)肩胛下动脉

(6)胸背动脉
(7)旋肩胛动脉

(8)旋肱前动脉

(9)旋肱后动脉

(10)肱动脉

解剖概述:

  1. 剖查腋窝外侧壁,上肢外展,充分暴露腋窝,钝性分离腋血管并循腋血管清除筋膜结缔组织与外侧淋巴结,显露腋动、静脉。

  2.  剖查腋窝内侧壁,清出前锯肌境界。查认该肌表面向前下行的胸外侧动、静脉,血管周围的胸肌淋巴结和胸长神经。观察并剖查淋巴结、静脉与筋膜,保留动脉、神经,修清前锯肌。

  3. 剖查腋窝后壁,  分离腋血管后方的臂丛后束。清出旋肱前动脉、腋动脉、旋肱后动脉、肩胛下动脉及胸背动脉和旋肩胛动脉。

  4. 剖查腋窝底和腋窝顶,在腋窝底脂肪组织中有中央淋巴结,观察后与脂肪组织一并剔除。腋窝顶有尖淋巴结,清除之。探查腋窝顶与颈根部的连续关系,但不可深追。

腋静脉


走行:行经腋动脉的前内侧,上续于锁骨下静脉。其属支与腋动脉分支同名、伴行,其中胸外侧静脉收集胸腹壁静脉。此外,上肢的浅静脉干—头静脉,沿三角肌与胸大肌间上行,于锁骨下方穿锁胸筋膜注入腋静脉。

腋静脉位于腋动脉内侧,两者之间有臂丛神经束、胸内侧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腋静脉内侧有臂内侧皮神经。

腋淋巴结


图片

(1)胸肌淋巴结(前群) 在胸小肌下缘,沿胸外侧血管排列,收纳胸壁和乳房外侧部的淋巴。

    (2)肩胛下淋巴结(后群) 在腋窝后壁沿肩胛下血管排列,收纳肩胛区和背部的淋巴。

    (3)肱淋巴结(外侧群) 在腋窝外侧壁沿腋静脉下段排列,收集上肢的淋巴。

    (4)中央淋巴结(中央群) 埋于腋窝底脂肪组织内,收集上述3群的淋巴,输出管淋巴管注入腋尖淋巴结。

    (5)腋尖淋巴结(尖群)  在腋窝尖部血管周围,受纳中央淋巴结的输出管淋巴管、乳房上部的淋巴管以及伴头静脉回流的上肢浅淋巴管,后者在锁骨下窝注入1~2个锁骨下淋巴结。腋尖淋巴结的输出管汇为锁骨下干,上延于颈根注入淋巴导管。

腋鞘;


深筋膜包绕腋动、静脉和臂丛形成腋鞘 。

临床:进行锁骨下臂丛阻滞麻醉时需将药液注入此鞘内。

重点名词

锁胸筋膜

为胸部筋膜的深层,位于喙突、锁骨下肌、胸小肌上缘之间,有头静脉、胸肩峰动脉、胸外侧神经及淋巴管穿过。

三边孔和四边孔

三边孔: 指位于腋窝后壁,外科颈水平四边孔内侧1cm的三角形间隙

上界为小圆肌和肩胛下肌

下界为大圆肌和背阔肌

外侧界为肱三头肌长头

内有旋肩胛血管通过。

四边孔:指位于肩胛区肩胛骨外缘 的四边形间隙。
上界:小圆肌,肩胛骨外缘,肩胛下肌,肩关节囊。
下界: 大圆肌和背阔肌。
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缘。
外侧界:为肱骨外科颈。
穿行结构:腋神经,旋肱后动脉和静脉

相关疾病:四边孔综合征

图片

解剖之肘窝


境界

上界: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

下外侧界:肱桡肌

下内侧界:旋前圆肌

顶: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和肱二头肌腱膜

底:肱肌、旋后肌和肘关节囊

内容

  1. 肱二头肌腱内侧

    肱动脉、肱静脉、正中神经

  2. 肱二头肌腱外侧

    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

图片

图. 3.28 顶的内容去除后肘窝边界。

图. 3.29 已经收回肱二头肌和旋前肌以显露肘窝的底部并暴露桡神经。

 

解剖概述:

 清理并观察肘窝的境界,剖查肘窝内结构:①肱二头肌腱;②肱动脉在腱内侧,向下分为桡、尺动脉;③肘深淋巴结在肱动脉分叉处;④正中神经在肱动脉内侧向下穿入旋前圆肌,它在此处有分支至前臂屈肌;⑤桡神经在肱二头肌腱外侧、肱肌与肱桡肌之间,它在此处发支至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并分为深、浅两终支。

肱动脉


图. 3.23 肱骨前部。

图. 3.24 肱动脉,肱动脉和隔室的神经。肱二头肌和大多数静脉已被切除。

走行:在背阔肌下缘处续自腋动脉,伴正中神经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入肘窝,其体表投影相当于上肢外展90°、掌心向上时,从锁骨中点至肘前横纹中点远侧2 cm处连线的中、下段。

分支有:①沿途发肌支营养臂前群肌。②在肱动脉上段发肱深动脉,伴桡神经转向臂后区。③在臂中部或稍下方发尺侧上副动脉,伴尺神经穿内侧肌间隔至肘后,入肘关节动脉网。④在肱骨内上髁上方发尺侧下副动脉,入肘关节动脉网。

出血压迫:  肱动脉上段位于肱骨的内侧,中段在其前内侧,下段转至骨的前方。压迫止血时,在臂上份应压向外侧,在臂中份,应压向后外方,在臂下份,应压向后方。

肱静脉


有2条,与肱动脉伴行,在大圆肌下缘处移行为腋静脉。肱静脉接受与肱动脉各分支同名的静脉血液,还接受贵要静脉汇入,后者也可与肱静脉伴行入腋静脉。

正中神经


自腋窝向下,伴肱动脉行于肱二头肌内侧沟中,初在动脉外侧,于臂中段跨过动脉前方,继循动脉内侧至肘窝,其投影与肱动脉一致。正中神经在臂部无分支。

解剖概述:

①在肘下剖查正中神经:在肘窝下切开旋前圆肌,暴露正中神经,它在此处分支支配大部分前臂屈肌,剖查降行于拇长、指深二屈肌间的骨间前神经。正中神经穿旋前圆肌与深侧的尺动脉为邻。②在前群浅、深肌间剖查正中神经:钝性分离桡侧腕屈肌和旋前圆肌,牵向两侧,可见指浅屈肌的一部分起于桡骨。切断此部起点将指浅屈肌牵向两侧,找出其深侧的正中神经,并追修至腕部,它在腕部发掌支至手掌皮肤。

肘管综合征

图片

输入

图片
图片
图片

1、病因:尺神经脱位-位于皮下长期磨损;

肘外翻-尺神经张力增大;

血肿、骨块移位、囊肿。

2、常见症状:尺侧一个半手指、手背尺侧麻痛

内在肌萎缩,不灵

爪形手

环小指屈曲无力

Tinel征、Froment征、夹纸试验(+)

在肘窝如何寻找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

  • 在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寻找前臂外侧皮神经。

  • 在肱肌与肱桡肌之间寻找桡神经。

  • -----故寻找上述2条神经的标志肌是肱肌

  • 桡神经平肱骨外上髁分为浅、深两支:

  • -----浅支:入前臂前区。

  • -----深支:穿旋后肌入前臂后区更名为骨间后神经

图片

解剖之腕管


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

通过结构:1)1条神经:正中神经

              2)2个腱鞘:屈肌总腱鞘和                     拇长屈肌腱鞘

             3)9条肌腱:指浅、深屈肌                   肌腱各4条和1条拇长屈肌腱

屈肌支持带

附着:尺侧--豌豆骨、钩骨钩;桡侧--手舟骨、大多角骨结节。

通过支持带浅面的结构—掌长肌腱、尺神经、尺动脉。

通过屈肌支持带的结构—桡侧腕屈肌腱。

通过支持带深面(即腕管)的结构:见上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 3.30 屈肌支持带的切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显示大部分。支持带是由一些手部肌肉的内在部分遮蔽。

图. 3.31 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的深筋膜去除和屈肌支持带后出现。这个标本缺乏掌长肌。

解剖掌浅弓和正中神经、尺神经分支:

①剖查掌浅弓的位置、组成(是否与桡动脉的掌浅支相接)和分支(指掌侧总动脉与指掌侧固有动脉,剖查中指两侧即可)。

②剖查正中神经。它经腕管入手掌发3条指掌侧总神经,再分为指掌侧固有神经至桡侧3个半手指皮肤,并分支至第1、2蚓状肌。自第1指掌侧总神经根部还发出返支至鱼际肌。

③剖查尺神经。它伴尺动脉经豌豆骨桡侧入手掌,其深支穿入深部(暂勿追),浅支(发指掌侧总神经和固有神经)分布于尺侧1个半手指皮肤。

④另外,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在腕上发出的掌支分别至手掌桡、尺侧部的皮肤。

图片

图. 3.39 掌腱膜的去除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

图. 3.40 指浅屈肌肌腱在掌。掌腱膜,屈肌支持带及掌侧血管神经已被去除。

剖查腕管:

①修洁、观察屈肌支持带深部(腕横韧带)后,将其纵向切断,打开腕管。

②游离正中神经并将它拉出腕管。

③纵向切开屈肌总腱鞘,查看其范围,向远侧探查此鞘与小指腱鞘的连通关系。然后从腕管内拉出指浅屈肌腱,观察浅、深屈肌腱的位置关系。④找出拇长屈肌腱,切开其腱鞘,向远侧探查是否达拇指。

⑤牵出指深屈肌的4条腱,查认起于该腱的4条蚓状肌。

腕管综合征

图片

输入

图片
图片

1、病因:

腕管容量减少-腕部骨折脱位后、腕关节增生性关节炎、腕横韧带增厚;

腕内容物增加-肿瘤、腱鞘囊肿、滑膜炎;

2、解剖异常:指浅屈肌、蚓状肌肌腹等侵入

3、其它:绝经期妇女或妊娠期妇女水钠储溜

4、常见症状:

多见于老年人,糖尿病病人高发;

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和/或麻木;

中指、中环指到拇指指尖麻木不适;

拇指拇短展肌和拇对掌肌萎缩或力弱;

患者可出现大鱼际最桡侧肌肉萎缩,拇指不灵活,与其他手指对捏的力量下降甚至不能完成对捏动作。

感谢你们的一路相伴,我们下期再会。

我知道你  在看  哦



编辑:王思清

责任编辑:黄治发

审核:张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