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边历史(56)

 翰墨书香0008 2023-07-17 发布于山东
张仪连横
  秦国经过改革,国力日渐增强。
  面对实力不断增强的秦国,其他六国都感到恐慌,为了抵抗秦国,有人建议六国采取联合抗秦的策略。这种策略叫作“合纵”,另有一些人站在秦国的这一边,拉拢各国与秦国合作,打击其他国家,这种策略叫作“连横”。在主张连横的政客当中,张仪是最有名望的。
  张仪是魏国人,他早年和苏秦同拜鬼谷子先生为师,张仪学完课业后,告别了老师和同学们,到各诸侯国进行游说。
  张仪历尽千辛万苦到了秦国,这时,秦孝公已经死了,他的儿子秦惠王继位。张仪凭借他的口才,即刻得到了秦惠王的信任,当上了秦国的相国。这时候,其他六国正在组织合纵。
  在六国当中,要数齐楚两国最强大。张仪认为要实行“连横”,必须拆撒齐国和楚国的联盟,于是他就向秦惠王献了个计策,他假装辞去秦国的相位,带着厚礼,以游说者的身份投奔楚国。
  楚怀王对张仪在秦国的显赫地位早有耳闻。张仪一到楚国,楚王就盛情款待了他。楚王对张仪说:“您来到我们这个偏僻落后的国家,有什么指教吗?”
  张仪结果话茬说:“大王如果能听我的意见,首先同齐国断交,不在同它往来,我能把秦国的商、於一带的600里土地献给贵国;让秦王的女儿嫁给大王做妻妾。秦、楚两国之间娶妇嫁女,结为亲戚,永远和好。这样,削弱了北边齐国的力量,西边得到秦国的好处,我看没有比这更好的主意了。”
  楚王喜出望外,赞成张仪的主张,一群溜须拍马的大臣都向楚王祝贺。楚王把相印交给张仪,宣布与齐国解除盟约,并派使臣随张仪接收商、於之地。
  张仪出使楚国的目的达到了,他一回到秦国便假装从马上掉下来伤了脚,一连3个月都不理楚国的使臣。后来,齐国见楚国不讲信义,便与秦国联合了。张仪见计划实现了,便把楚国使者打发走了。楚国使者再一次向张仪索要土地时,张仪耍赖不承认有这回事了。
  使者回来一报告,气得楚怀王直翻白眼,发动10万大军攻打秦国。秦惠王也发兵10万人迎战,齐国也赶来助战。楚国一败涂地,10万人马只剩下了两三万,商、於600里土地不光没有拿到,还被秦国夺去了汉中600里地。
  后来张仪又放心大胆地去韩国、齐国、赵国、燕国等国逐一地推行他的连横策略。在他的策划下,秦对韩、魏采取又拉又打的策略,,迫使这些国家就范,力图侍奉秦国以求相安无事。张仪还曾率军向东侵伐,使秦完全占有了河西、上郡等地,并在河东占有土地,掌握了黄河,国威大振。
  张仪作为一个纵横家,活跃在战国的政治舞台上,他以言辞和策术游说各国君主,成为战国时期特有的政治活动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