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篾匠老何

 wps0321 2023-07-17 发布于河南

♣ 贺红江

我是被老何精湛的编织手工技艺惊住的。青色的纤长篾丝上下飞舞,稍稍用力把柔韧且极富弹性的篾丝顺着嵌好的尺板扭紧,一片一片地交叉压实,掐头去尾,编成纹路清晰、网眼均匀的簸箕。在三峡库区小乡村陈家沟,我见到了篾匠师傅老何的现场才艺展示。不到一小时,30多根普普通通的青竹篾丝,就变成一具乖巧的小簸箕,如一件艺术品呈现在眼前。

篾匠就是加工竹篾的工匠。作为一门古老的手工活,在乡村有许多人将其作为职业传承着。老何今年已过80岁,他原来并不是篾匠。30多年前,老何从县里一家事业单位后勤岗位上提前退休,回到乡下老家陪伴照料多病的老伴。后来,老伴因病去世,老何曾经彷徨过,再加上4个子女到城里相继成家立业后,空荡荡的老房子,总是有一股冷清的气息。

最小的儿子在一家媒体工作,其余3个子女也在城里创业,一直都劝说老何到城里来一起居住。

老何却执意要待在乡下。他说,这样离老伴更近一些,还能照料老伴留下来的老屋后那片竹林。当年,老伴为了能补贴家用,在屋后的自留地边角,种植了100余株楠竹。没过多少年,由点成片,生命力极强的楠竹长成了林,楠竹材质坚韧,富弹性,大量用于建筑、农用、家具制作和生活用品等。老何提前退休后,向村里的篾匠师傅学习起了竹篾编织技术。

陈家沟有种植竹子的传统习惯,几乎家家户户的屋前门后山坡边角地带就有一笼一笼的竹子。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在工业化产品尚不充足的年代里,篾匠是农村颇受欢迎的职业。村里集体组织了一批篾匠手艺人,在镇里的牵线搭桥下,各类小巧精致且实用的篮子、凳子、蒸笼等竹制品被外贸公司或旅游产品经营户定向收购。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经常看到大人们挑着一担一担的竹制品到乡场或者城里,然后又挑回满满一担生活物资。

篾匠手艺是一门细致活,要经过多年磨炼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许多老匠人穷其一生都在竹子上下功夫。老何在篾匠师傅的带动下,很快掌握了篾匠需具备的劈、锯、切、剖、撬、织、削等基本功。作为基本功里最基本的一项手艺是熟练掌握劈竹第一关,就是要把一根完整的竹子劈成各种各样的篾。首先要把一筒竹子劈开,对剖再对剖,剖成竹片,再将竹皮竹心剖开,将乳白色的竹内膜晒干后留作柴火。根据需要,竹皮部分削为篾片或篾丝。削出来的篾片粗细均匀,适合编织容器偏大的箩筐、背篓等竹器。篾丝则适合编织细密精致的提篮、小簸箕、竹凉席等篾器,或者一些极具美感的小巧篾制工艺品。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量便捷且耐用的塑料制品的出现,篾制品几乎被淘汰。但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一些竹篾纯手工艺品悄然盛行开来,篾制品又逐渐有了一定的市场。老何等一大批篾匠手艺人,早已不是当初为生计而从事这项手工活,现在更多的是一种情怀。民间有“五黄六月不打铁,十冬腊月不织篾”的说法,现在许多年轻人也确实不屑于这些费时又费力的纯手工技艺。多年来的篾匠经历,老何的双手特别是右手掌和大拇指结了一层厚厚的茧巴,就像经历了多年的风霜浸透。

老何心心念念的青竹,一直萦绕在心间。他打量着手里刚编织好的小簸箕,悠悠地说:“竹子,是咱们老百姓这辈子生产生活离不开的一部分,篾匠是不会从农村匠人榜中消失的。”

的确,对于竹子,我们一直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历代以来,竹与君子相提并论,竹林七贤与竹溪六逸的故事,君子遇竹人生知足,竹子因其青翠挺拔、虚怀若谷而备受历代文人雅士的推崇和喜爱。在广大的乡野,而今趁着乡村振兴的东风,一些网红大咖以新媒体为平台,直播竹器编织技艺,惹得众人乡愁浮想联翩。传统竹编也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少竹器漂洋过海远销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