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五律《更题》读记 (小河西) 此诗与前诗《夜雨》作于同时。前诗写完意犹未尽,于是再题写一首,故曰“更题”。 更题(杜甫) 只应踏初雪,骑马发荆州。直怕巫山雨,真伤白帝秋。 群公苍玉佩,天子翠云裘。同舍晨趋侍,胡为淹此留? 巫山雨:典“巫山神女”。参读宋玉《高唐赋》。 白帝秋:秋天。《幼学琼林-岁时》卷1:“西方之神曰蓐(rù)收,当兑而司秋,庚辛属金,金则旺于秋,其色白,故秋帝曰白帝。”也可理解为白帝城的秋天。 苍玉佩:《旧唐书-舆服志》:“诸珮。一品珮山玄玉。二品以下五品以上珮水苍玉。”《故程将军妻南阳郡夫人樊氏挽歌》(唐-孙逖):“宠荣苍玉佩,宴梦郁金堂。” 翠云裘:以翠羽制作、上有云彩纹饰之裘。《说文》:“裘,皮衣也。”《讽赋》(战国-宋玉):“主人之女,翳承日之华,披翠云之裘。”章樵注:“辑翠羽为裘。”《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唐-王维):“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同舍:共居一舍;指同僚。《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史记-万石张叔列传》:“为郎,事文帝。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潭州送韦员外迢牧韶州》(杜甫):“分符先令望,同舍有辉光。” 趋侍:侍奉。《北齐书-裴让之传》:“帝欲让之为黄门侍郎,或言其体重,不堪趋侍,乃除清河太守。”《赠别太常李博士兼寄两省旧游》(唐-韩翃):“两年戴武弁,趋侍明光殿。” 【大意】本来应该在初雪时,骑马出发向荆州。直怕巫山云雨不断,真的伤了白帝城之秋。朝臣带着苍玉珮,天子身着翠云裘。同僚们早晨上朝侍奉皇上,为啥俺要淹留夔州? 【诗意串述】这首诗承接前首诗意。首联写出峡急迫。初冬就想发荆州。次联写担心。秋雨连绵下个不停。雨多难以出峡。(“雨”、“秋”皆承前首。“伤”字幽默。神女要伤白帝。)三联想象长安。群公个个苍玉珮,天子一身翠云裘。(员外郎是从六品上,按规定没苍玉珮。但杜甫还有“赐绯鱼袋”,或也可苍玉珮。)末联表达情绪:同僚们个个早朝侍奉天子,为啥俺滞留此地?回头看前首末联,杜甫醉别仲宣楼并非要回故乡养老,而是要回长安“晨趋侍”呢。 |
|
来自: 小河西 > 《杜诗解读(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