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奎陆桥山李涯余则成可能都没看透:吴敬中的高明,用《道德经》最后一段话就能概括

 江船看雨 2023-07-17 发布于陕西

保密局天津站的四个中校联起手来,也斗不过少将站长吴敬中:他先是让情报处中校处长陆桥山整行动队中校队长马奎;马奎莫名其妙死掉,他又纵容自己的学生、继任行动队长李涯中校跟陆桥山掰手腕;陆桥山灰溜溜地滚出天津站,李涯也不能一家独大——老吴未雨绸缪,已经把余则成从少校晋升为中校,后来还让他当了副站长。

余则成从少校晋升中校并升任副站长,成了李涯的顶头上司,即使余、李二人原先是好哥们儿,这时候也不能不因为剪刀差而产生隔阂。

李涯最后终于抓到了余则成的把柄,然后就攥着那把柄摔下楼去,他那渐渐失去光芒的双眼中肯定有无尽疑惑:余则成露出那么多破绽,精明老练的吴站长为何没有发现?发现余则成就是峨眉峰而故意打掩护,莫非吴敬中就是潜伏更深的雪山?

Image

吴敬中当然不是潜伏者雪山,李涯和余则成最后也没看透吴敬中的真面目,但是我们却可以用《道德经》的最后一段来概括吴敬中的高明之处:这个老特工是把什么事情都看透了,马奎陆桥山也好,李涯余则成也罢,在吴敬中眼里,都是单向透明的——吴敬中能看清手下四个中校,那四个中校却看不清云遮雾绕的少将站长。

吴敬中拱火架秧子,让李涯对以国防部二厅上校专员身份卷土重来的陆桥山动了杀机,并把那个在现场逮到的李涯手下交给余则成去刑讯逼供,这一招连环套,把李涯套得死死的:李涯一乍刺儿,那份口供就会摆在郑介民案头,别说毛人凤跟李涯没啥交情,就是戴笠复生,也救不了李涯了——郑介民已经晋升国防部次长,杀了他的人还想活命,那得吴敬中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班小蒋太子出面说情才行。

吴敬中是典型的官场老油条,但同时他也是当年最顶级的特工:在临澧特训班当过情报教官,在中苏情报所当过科长,在军统西北区、东北区都当过区长,要不是因为“叛徒”身份,在小蒋提拔下接替毛人凤都是有可能的。

吴敬中看起来似乎对军统(保密局)局长的宝座一点兴趣都没有,他真正想要的是一尺高的玉座金佛、陈纳德坐的那种斯蒂庞克,要是都能换成金条美钞,他会高兴得唱完全本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我主爷起义在芒砀,拔剑斩蛇天下扬。怀王也曾把旨降,两路分兵定咸阳。先进咸阳为皇上,后进咸阳扶保在朝纲……项羽不遵怀王约,反将我主贬汉王。今日里萧何荐良将,但愿得言听计从重整汉家邦,一同回故乡……”

吴敬中自比萧何,却不认为其手下任何人能比得上韩信,他只是把那四个中校当成自己的工具而已:或者替自己干苦活儿、脏活儿、累活儿,或者为自己捞钱捞车捞金条,但绝不允许对自己的位置构成威胁,李涯那盏不省油的灯,必须及早吹灭。

拙劣的马奎、狡猾的陆桥山、一根筋的李涯,甚至包括自认为伪装不错的余则成,都摸不清吴敬中的底细,而吴敬中却能在轻描淡写之间,看似不经意地点破他们的真实想法。

吴敬中嘲笑马奎和李涯的话,精准而又搞笑,尤其是他怒斥李涯的那几句话,放在当今职场上也不过时。

Image

吴敬中肯定是看过《论语》和《道德经》的,他的很多话,都能从《论语》中找到出处:“我想犯错误,我想被革职!再这么骗下去,是在骗自己呀!”

吴敬中含着眼泪对余则成这番怒吼,其实是出自《论语·子罕》篇:“久矣哉,由(子路名仲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

与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孔子宁肯在学生的侍候下死去。在保密局天津站,吴敬中也有两个学生,但是不管谁怎么伺候,他都不肯死。官场和情报界讲究死道友不死贫道、丢卒保车、丢车保帅,这一套吴敬中玩儿得比谁都明白:他不是帅而是车,手下四个中校都是小卒子。

军统改为保密局,要大量裁撤人员,吴敬中并没有回家去“问老天爷”,而是语重心长地开导得意门生余则成:“说一句难听的话吧:要不为了那点特权,谁愿意做官啊!我相信,郑介民、毛人凤他们也是这么想,凝聚意志保卫领袖,这八个字我研究了十五年呐,结果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吴敬中这番话,除了教导学生余则成,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作为一名特工,最可信的只有自己,要想活下去,也只能相信自己。

吴敬中对手下的话,没有一次是完全相信的,他给余则成放李涯和谢若琳搞到的录音,放完之后,又引用了一句名言:“所信者听也,而听犹不可信。”

余则成拿出一本《远东情报站》来嘲笑李涯没文化、不懂先进特工技术,熟悉吴敬中履历的读者诸君,自然知道他在暗自发笑:这本书就是我的同事写的我们,我在中苏情报所,搞的就是远东情报,啥先进设备我不会弄?

吴敬中这段履历,原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沈醉是十分清楚的,他在《军统内幕·我所知道的郑介民》中回忆:“中苏情报所由军统主持与苏联进行合作,专门侦收和研究翻译日本陆空军无线电通讯密电码。苏联方面提供了一批供侦收用的电讯器材,戴笠曾把留学苏联的中共叛徒谢力公、吴景中等人派去担任该所的科长(苏联方面派副科长)。”

对监听和录音剪辑那一套,吴敬中比余则成和李涯精通十倍,所以这两个学生的话,他通通不信,于是他修改了孔老夫子的话来教导两个学生:“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

Image

吴敬中之所以能名言妙语层出不穷,就是因为他饱读儒家道家经典,很多话经他稍微改动一下,就会变得更加深邃、生动。

吴敬中是军统(保密局)逍遥派,在大捞特捞的时候,还做出一副清静无为的模样,我们细看《道德经》最后一章,也就是第八十一章,就会对吴敬中有更深刻的理解:“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将老子这段话应用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保密局天津站,就可以这样理解:真话未必好听,好听的话未必真实,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喜欢卖弄的多是半瓶子醋。吴敬中当然远非圣人,但他知道人给弟兄们好处,自己才会有好处,分给部下的越多,他拿到的也越多——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官场的规则就是大家一起发财。

吴敬中很懂得分享,他先给部下分了豪宅和高档家具,又让夫人梅姐送给翠平(实际是送给余则成)金条,请部下的妻子吃饭,一番话也说得既温暖又礼貌。

吴敬中从不吃独食,也不喜欢部下为了权利鸡争狗斗,季伟民那两大车赃物,被他拿去送给毛人凤,替余则成换来的中校军衔,至于他从毛人凤那里得到了什么,那就只有他们两人自己知道了。

吴敬中懂得有舍才有得,薅羊毛也专薅汉奸穆连成,可不像马奎、陆桥山、李涯那样对自己的“同事”下手。

马奎李涯陆桥山的争斗,让我们想起一个笑话:甲处座喝酒被乙处座举报而受了处分,没过几天,乙处座也受了处分——甲处座受处分后请了两个月假,天天悄悄跟着乙处座,终于发现他喝酒并举报成功了。

争无胜者,不赌无输。吴敬中看来是把《论语》和《道德经》都研究明白了。

咱们今天用《道德经》解读吴敬中的高明之处,并不是闲着没事干,而是要以史为鉴、以人为鉴:在您看来,吴敬中这个老特工,还有哪些高明之处?他的哪些“名言”,值得我们在大笑之后沉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