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近非遗导师,南阳市非遗协会会长刘东阳

 新用户56131453 2023-07-17 发布于河南

​走近非遗导师,南阳市非遗协会会长刘东阳

姚照鹏

   六年前在江苏南京参加一个文化界酒会,巧遇南阳籍评论家,范曾研究会会长杨青云。由于一些原因,我本人多年漂泊江浙,上海一代传承周易文化的民间传道者,去年回老家南阳后,经杨会长介绍认识了非遗导师,南阳市非遗协会会长刘东阳。至到近期得知杨会长从北京回老家,我们便约定拜访了非遗导师刘东阳先生。

在南阳交场路刘东阳先生的办公室,我们由杨会长陪同,再次聆听了刘东阳对非遗传承的指导性访谈。

据悉“汉画传承人刘东阳汉画拓片系列展”在郑州成功举办。为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郑州工商学院、郑州文化馆、郑州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在艺术学院一楼展厅举办。此次展览共集合了近50余件精美的汉画拓片作品,师生可以不出校园进行“沉浸式”品鉴,感受传统艺术魅力。汉画传拓技艺非遗进校园,充分展示了中原丰富地域文化和汉画传拓艺术风采。此次馆校联合办展呼应“非遗传承与高校育人协同发展”的政策导向,体现出我校传承创新的育人理念,致力于让文化自信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力量。

将宣纸贴在器物表面,或是汉画像砖(石),或是一青铜器,也或许一通残碑……手指在凹凸不平的纸面游动,经过几番摩挲,点线与块面的结合,器物画面跃然纸上。这样的场景出现在12月29日郑州市金水区的义学堂非遗传拓公益班上。拓片,即是历代金石、书法、艺术、文学、史学等文人墨客以及书画藏家竞相收集珍藏的艺术品。

为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传拓艺术,日前,河南省爱心基金会、河南人民书画院主办的非遗传拓公益班首期正式开班,并特邀南阳汉画学者、传拓名家、非遗传拓人刘东阳现场教学。刘东阳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拓片的发展史、传拓的技法与理念,精微解析了传拓的重要性。随后学员们通过动手体验汉画像砖拓片的制作,感受了传拓技艺的魅力。“传拓是一门集金石学、考古学、美学为一体的高层次艺术门类,是对历史和文物最后的保护。文化等遗迹因为战争人为等因素会毁损,而传拓则作为一种技艺可以永久保留。”刘东阳说,由于拓片是直接从原物上拓印下来,所有原物的大小长短、粗细深浅、花纹的阴阳明暗都等表现的自然逼真,而拓片本身带有的斑驳痕迹,更是令人发思古之幽情,意味深长。

转上面的新闻是《河南日报》记者温小娟报道“好一枚拓片!跟随非遗传拓人刘东阳品味金石之美”。

那么,如何领教南阳汉画的金石之美?

我们特一走近了刘东阳汉画馆那一刻,我惊奇于刘东阳先生对非遗传承的孜孜以求,只见三个展厅汉画砖,汉画像石刻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让我们一下子回到了大汉雄风的落幕之时也不曾意气消沉。大汉朝作为大一统王朝中延续最长的一个朝代,从建立之初就带有一种慷慨激昂之气。那个时代不仅是士大夫的理想奋发之地,更是群星闪耀的年代。公元前202年,随着秦王朝的瓦解,楚汉相争也到了尾声。一场史无前例的“垓下之战”将纷争推向了高潮。纵观中国的历史,这无疑是一场经典之战,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无赖”会将气盖一世的楚霸王项羽打败,甚至逼至“乌江自刎”的末路境地。经此一役后,刘邦确立了大一统王朝的核心地位,奠定了汉王朝的四百年基业。

公元前134年,儒家的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想法令年轻的汉武帝眼前一亮。急需新的理论支持,此时的新儒学正当其时。汉武帝刘彻作为历史上最受争议的皇帝之一 ,通过三次派遣名将卫青、霍去病出征,将汉朝的疆域从长城推进到漠北,奠定了“中国”的最初版图。

另据人民网报道: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圆满落幕。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0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3402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南阳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东阳在文博会现场的技艺展演,引来数十人现场围观。不少观众对这一古老技艺赞不绝口。“深圳文博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大平台。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应该借助这一平台,展现它们的魅力和价值。”刘东阳说。

在南阳刘东阳的汉画馆不知不觉已将近午夜,无论是刘会长创作的全国孤本南阳汉画,还是他价值连城的孤本朱雀,飞天揽月的汉画龙,都很好的印证了“非遗”活态传承的厚重历史画面,体验“非遗”,爱上“非遗”。南阳地处中原,是中华文明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自2009年起非遗普查,据统计全市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3项,省级55项。全市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0名。“小非遗,大学问,小项目,大产业。让非遗融入百姓生活,让百姓体验非遗之美,让非遗为南阳的经济建设注入活力。”刘东阳如是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