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春三月‖端午抒怀/望月/题阳山水蜜桃(江惠文学)

 昵称34539451 2023-07-17 发布于江苏
端午抒怀
原创文/阳春三月

1、
耳边锣鼓响,波上翼龙飘。
飞舸同千桨,百舟争一标。
粽香清水岸,号子石墩桥。
不忍都城破,离愁涌浪潮。
2、
【满庭芳·晏几道体·格一】
振翼惊波,闷雷破水,年年端午龙舟。
离骚天问,赴死入清流。
慨叹忠臣义士,国殇事、几许离愁。
粽香处、柳烟两岸,祭祀已千秋。

感诗文伏枥,才情隔幔,风骨闲游。
恨庙堂、依然歌舞无休。
纵有隆中良策,尽付与、汨水波头。
谁知我、瑶池谪子,不肯做秦囚。
3、
【最高楼·程垓体·格八】
九章天问,赴死汨罗江。
心已死、恨成狂。
奸臣依旧笙歌舞,俊才还是野郊荒。
赛龙舟,吃糕粽,擦雄黄。

问仙阙、儒生思隐匿。
问仙阙,飞驹图破贼。
餘病骨、剩文章。
江湖不懂枫桥客,庙堂不懂灞桥郎。
汉家边,虞帝土,国之殇。
望月
原创文/阳春三月

1、
冉冉金轮挂,无声卧屋檐。
清辉荒野减,瘦影异乡纤。
脉脉情犹冷,盈盈梦慢添。
今宵共明月,遥望暗抽签。
2、
【忆秦娥·张先体·格七】
他乡月。
今夜犹清澈。
思一阙。孤旅寒霄飘落叶。

寄相思、常怕月儿缺。
心系南山蕨。
青竹筏。痴念筠州焉可说。
3、
【垂丝钓·袁去华体·格四】
银蟾高树。
异乡残巷深处。
野柳蝉鸣,正夜风消暑。
风无语。暗许相思句。来苏渡。

忆浮桥送客,长亭望月,风梳枫叶飘舞。
雁声瑞府。
不尽江流去。
空剩思乡苦。
圆月路。
怕泪流不住。
4、
【望南云慢·沈公述体】
望月三更,恰陋巷风清,残院灯寒。
鸣蝉已歇,老柳依瘦水,诗味缠绵。
今夜筠州府,野渡口、银蟾最圆。
月沉江底,脉脉含情,静守渔船。

流连。
客路蟾辉,盈盈似水,空灵一朵青莲。
天涯落泪,寄千里乡心,两地愁眠。
怕月圆还缺,惹客途、愁云万千。
剪还难断,续却偏粘,又照庐前。
题阳山水蜜桃
原创文/阳春三月

1、
阳山水蜜桃,通体有银毫。
引得猿猴闹,招来乌鹊号。
嫣然如少女,绰约带风骚。
美味焉能写,行文问老曹。
2、
【醉太平·辛弃疾体·格二】
蜜桃爽脆。清香美味。贵妃尝罢美如水。雪腮君王醉。

阳山采摘暖霞蔚。
销湖内,销湖外。
美味盈筐美人寄。玉郎可知会。
3、
【入塞·程垓体】
御桃园。正丰收、醉圣贤。
采闲云万朵,寄食客三千。
初啖鲜,再啖鲜。

道来吴宫帝座边。
月照人、疑是水仙。
沉鱼清雅小园前。
风也绵,梦也绵。
4、
【风入松·吴文英体·格四】
太湖湖岸蜜桃香。
仙女又梳妆。
晚霞染上金桃树,惹乱莺、争闹残阳。
清啖益年添寿,再闻香醉书郎。

神仙都会在湖乡。
争得盛名扬。
梅梨棠杏多羞涩,怕阳山、仙子霓裳。
闲采香飘王座,月牙初上宫墙。
5、
【翠羽吟·蒋捷体】
水蜜桃。嫩白茭。
香脆味难描。
阆苑水仙,玉楼宫阙锁阿娇。
太湖沉鱼似水,阳羡娥月如鲛。
有丽人、雪腮清润,盈盈便引风骚。

游客来采乐淘淘。
芳华千树,绰约千彫。
画舫烹茶酌酒,无锡问道,阳山多竹寮。
半湖水色沉霞,一岸嫩柳垂绦。
醉向阳山去,桃慢啖、文约三曹。
梦里丁香小桥。
小桥红伞任逍遥。
梅桃已熟,杏李初黄,美味又飘。

作者简介:

阳春三月,原名:杨兴发。字寒月,号山泉居士,江西高安市人,文学爱好者,江南惠山文学社会员。莲心斋诗选刊发表多篇个人专辑。
​​♥感谢无锡文联、无锡作家协会的支持!

作者:阳春三月(江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