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双全 | 瓦 松

 富平人原创馆 2023-07-17 发布于陕西


瓦 松

文/闻双全

人民网报道了考古部门在梅坪镇朱黄堡发现“距今13万至4万年多个连续文化层”,且正在发掘。甚感兴奋,因为二十年来余一直以《诗经》“民之初生,自土沮漆。”为纲,在石川河寻觅中华民族的起源依据。现在石川河找到了13万年旧石器时期先民在“漆沮”连续居住的痕迹,可喜可贺,本人则急切要知道梅坪镇朱黄堡在什么地方,其地形地貌若何?有什么特点?

梅坪镇有文友李广远君,一介布衣,甘肃、新疆打工十数年间,笔耕不辍。今步入中老年,不能外地打工,在家务农务果树,依然笔耕不辍,且对村上文化公益,无私执着。
踏勘朱黄堡遗址后,就近看望一下李广远君,顺便给电动车充点电,一举两得。
过去访李广远君,是在村委会文化工作室,但是今天村委会大门挂锁。无奈只得打听李广远君家,根据大槐树下乘凉的老人指点,进到李广远君的院子,我吃了一惊,怎么还是这么古旧的老院子,土墙瓦房,不过非常干净,农家什物都有条不紊的合理的放置该放置的位置。几株大槐树密密的为院子遮着阴,但是我心中李广远君生活窘迫的阴影不断沉重。
君爱人唤君上地干活,为苹果树剪嫩枝,君因我来只得陪坐,君爱人只有独自先行出门,君热情为我端饭、递茶、切西瓜。我无心寒喧,吃了一个其爱人做的手工馍,两块西瓜,喝了两杯水便告辞。

出君堂屋门,见对檐厦子房上的瓦松在房顶密密的生长着,急忙用手机拍照。
“这稀奇,几十年没有见过了”。
“噢,我原来还为它写过文章”。
“我现在走,天还不热”。
“你充这么点时间电,到不了家咋办”?
“没事,离家近了就打挂不住”。
回家一路上我都想着瓦松。
老一辈的知识有时候是以闲谝的形式传递下一代的,青年时候生产队劳动时闲谝,争论那种植物最耐晒,有人说马齿笕最耐晒,急忙晒不干,快晒干了,一见雨又活了,有人就怼:“不是,瓦松最耐旱。大太阳底下,马齿笕和瓦松比赛谁不怕晒,谁也不服输,晒了好多天,瓦松在房上说“你上来”,结果马齿笕没敢上房,输了。”

瓦松确实生长在瓦房上,但是瓦的追溯最早在夏朝,至今4000年,大面积房屋的出现,秦汉以后。难道瓦松仅4000年历史?
大自然太神奇了,世界什么时候有瓦松?无瓦房前它在什么环境中生长?又怎么上了房?它是怎么繁衍下一代的?又是怎么由这一院房繁殖到另一院房的?
有观点云:适者生存,物竞天择。难道瓦松是竞争到房上的?
科学泰斗杨振宁先生晚年感悟:天地有主宰。余信然。
蓦然回思,怎么李广远君的环境和瓦松的环境类同?都是艰难的挺立着。瓦松不知道苦寒,李广远君也不知道苦寒?还时不时书几篇文章,诌几句诗歌,鞭挞假恶丑,讴歌真善美。“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李广远君犹颜回也。

回忆李广远君的陋院,想起了《诗经.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上古有没有诗人,有没有体制内诗人,我不知道。但感觉上古的诗少格式限制,没有套路,合韵便可。

心中挥之不去的李广远君的陋院和陋院瓦上的瓦松,也访《诗经.伐檀》胡诌几句: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李君亦稼亦穑,
胡居此陋院兮?
李君亦稼亦穑,
陋院胡无腊肉悬兮?
李君亦文笔灿烂兮,
李君亦文章赢案兮
胡分文不能见兮?
书到此思,
余亦羞愧满面兮,
余亦不稼不穑,
月养老金亦四千兮。
尽管企业退休等级低兮,
余没有埋怨兮
余如今兮,不素餐兮!
呜呼,
“安得广厦千万间”兮,
李君晚年,
不劳作兮,
李君晚年,
不素餐兮!
余待遇降低兮,
亦心甘情愿兮。

讲述富平人的故事,

凝聚富平人的力量。

弘扬富平人的精神,

打造富平人的品牌!

《富平人》投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