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筋膜力学来看头痛医脚的道理

 玄德玄同 2023-07-17 发布于上海

中医确有头痛医脚的说法,因为经络是一个担负联系人体内外各部分纵横交错的联络网,它把人体需要的气血运行到全身,这样可以维持人的生命活动。正常时身体各部分器官不会有毛病。如果经络不通畅,身体的相关器官就会发生病变。

1)足太阳脾经:循行路线是由脚到口腔,我们身体出现足大趾运动障碍,舌根发硬,经常干呃等症,就和脾经脉络不和有关;

2)足少阴心经:由心络小肠,若出现胸痛、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可能与心经脉络不通有关。

那么筋膜学说能否解释呢?

足底的筋膜病变往往是问题之源,足底的筋膜小腿病变,腘绳肌紧张、腰椎前凸,以及上段颈椎保持过伸姿势有关。也就是说足底筋膜能影响到头颈部。

足底筋膜解剖

足背的筋膜分浅、深两层。

1)足背筋膜浅层(superficial fascia of dorsum of foot)是小腿筋膜的直接延续,非常细而薄弱,在伸肌下支持带的远侧,覆盖于足背伸肌腱的浅面。足背筋膜浅层向远侧与趾背腱膜相续,向两侧附着于足内、外侧缘,向近侧形成十字形伸肌下支持带,伸肌下支持带的外侧部上脚常缺如,这时伸肌下支持带则呈Y型。

2)足背筋膜深层(deep fascia of dorsum of foot)位于趾长伸肌腱深面,致密而紧张,附着于足的边缘。

足底筋膜解剖

足弓被动弹性功能与筋膜

大多数人的足外侧(小趾基部到足跟)短于内侧(大趾基部到足跟),如果足内侧的缩短,足的内侧面就常常会被稍微抬升起来(如旋后或内翻),外观朝大趾方向弯曲,呈“杯状手”状,就像一只手稍微成杯状、手掌心向下置于桌子上。

单纯骨性结构仅为足弓提供了基本形态支持,它需要坚强的韧带结构进行连接和包绕,才能形成一整体。足弓类似一个构架模型:一个三角形结构,三角有两条支柱,并在底部通过一绳索相连。构架承受着来自上方的压力,绳索承受着张力。构架模型中的绳索类似于足弓中的足底筋膜。足底筋膜作为维持足弓的重要软组织结构。

足底筋膜具有贮存弹性势能的功能。这种韧带主要是保证足弓骨性结构的完整性,以及在推进过程中保障足部作为杠杆功能的刚度。足底筋膜是足部唯一可以因为足弓压缩和跖趾关节伸展而被拉长的结构。足底筋膜因为这种特点可以将其视为一个有效弹簧,当冲击力作用于足弓而使其产生压缩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应力调整足部的弹性功能,所以,弹性势能也可以贮存在内侧纵弓的其他韧带。

在跑步运动中,支撑期足底筋膜应变逐渐增加,直到支撑期的60%时,该应变达到峰值。这时足底筋膜贮存了弹性势能,在支撑期后40%阶段,由于内侧纵弓的回弹,足底筋膜的弹性势能开始释放。而足弓回弹的功能主要是产生重力势能和动能以推进身体向前运动。

足底筋膜具有能量贮存和释放,同时在跖趾关节和足弓之间传递能量,辅助其做功。

足弓被动弹性功能

足底筋膜炎最常见的跑步相关的过劳损伤

这与足部肌肉力量不足有关,因足部肌力较弱,不能在动态运动中对足弓提供足够的支撑,进而重复导致足底筋膜的应变增加,因足弓反复、过度形变而造成损伤。

足底筋膜炎最常见的症状

主要是脚跟的疼痛与不适,一般而言,疼痛在早晨下床时的第一步最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经过一个晚上的休息,足底筋膜不再负重,会处在较为缩短的状态。当早晨下床踩地时,会对足底筋膜产生较大较快的牵拉,进而引起疼痛。在行走一段时间后,足底筋膜会变得较松,因而症状会缓解。但若过度行走,足底筋膜被牵拉的次数渐增,症状又会再现。

足底筋膜过于紧张,除了容易引起足底筋膜炎,还会传导到小腿和大腿后侧肌群紧张、腰背部的疼痛,甚至会影响到颈椎。后表线就是沿足底向上走行到头顶的一条肌筋膜经线。

肌筋膜经线

对足底筋膜、小腿三头肌、腘绳肌进行松解时,对颈痛也会相应地起到较好的疗效。在这一点上,这和中医中的“头痛医脚”就有了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我们在临床可以看懂颈痛的人在下蹲时,脚后跟也会抬起。所以足底筋膜与头颈筋膜相互影响,从筋膜力学来看头痛医脚是有道理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