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喽,大家好,这里是KI健身,我是玉面小白胖ki。 今天继续跟大家说脚jue部的解剖。 上次说到哪了? 额···好吧,貌似没人记得住。 简单回顾一下上一篇的内容,上一篇咱们说了足部的骨头,关于跗骨还有一个口诀: 一二三楔骰内周 上距下跟后出头 然后介绍了几个容易出现问题的韧带,就差不多了。 这篇咱们介绍一下肌肉,进一步介绍一下足弓,还有足底筋膜炎再有就是踝管。 这几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和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 接着说肌肉,足部的肌肉,真心挺让人头大的。 先看图吧: 足部的肌肉有的是就长在足部的,有的是从小腿延伸下来的。 咱们先说足部固有的肌肉:足部的肌肉主要作用就是协同足部支持体重和行走,以及维持足弓。 分类的话,按照所在位置分为足背肌和足底肌。 先说足背肌:足背肌主要是趾短伸肌和拇短伸肌。 先说明一下啊,拇长伸肌的这个mu,应该是足字旁的,输入法中有,但是打出不显示,打出来就成了:短伸肌。 所以用提手旁的拇代替,后面的拇长屈肌、拇展肌都是一样的。 学渣们,除了盗图,学点姿势吧。 足背上的趾短伸肌和拇短伸肌主要就是让脚趾伸。 因为长在脚背上,连接着脚趾,所以他们一收缩,脚趾不就伸了么! 很简单的逻辑关系,自己想! 总有与众不同的奇葩····· 重点说说足底肌:普通的运动解剖书把足底肌分成三层——浅层、中层、深层。 如果涉及到运动康复的话,划分会更细致一些,分成1~4层。 从里向外说吧: 最里面的第四层主要是骨间足底肌和骨间背侧肌。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骨间背侧肌,听名字应该是在足背上的,是滴,如果剖开足背的话,是能够找到它的的。 它在跖骨间隙里面,起自相邻的两个跖骨内侧,止于2~4近节跖骨低的外侧。 所以足底肌肉深层也是有它的身影的。 额,其实你们根本就不关心对不对? 第三层主要是拇短屈肌、拇收肌和小趾短屈肌。 额,弄不明白是不? 算了还是标注上吧。 稍等····· 好了: 第二层主要是跖方肌和蚓状肌 蚓状肌就是因为长得像蚯蚓才这么叫的。 不光脚上有,手上也有。 至于为啥不叫蚯状肌··· 这个你要问丘处机! 是丘处机啊喂! 为毛会有尹志平乱入啊! 第一层主要是拇展肌、趾短屈肌、小趾展肌 足上的肌肉基本就这些,但是让脚趾产生运动的并不止这些。 先从功能上总结一下吧。 这样就知道还差哪些肌肉了。 先说大脚趾屈的肌肉:拇短屈肌、拇长屈肌; 大脚趾伸的肌肉:拇短伸肌和拇长伸肌; 大脚趾内收的肌肉:拇收肌; 大脚趾外展的肌肉:拇展肌; 其余四脚趾屈的肌肉:趾短屈肌和趾长屈肌; 其余四脚趾伸的肌肉:趾短伸肌和趾长伸肌; 其余四脚趾内收的肌肉:骨间足底肌; 其余四脚趾外展的肌肉:骨间背侧肌和小趾展肌。 额····又懵了? 说的就像我不懵一样。 为什么要说这么多啊。因为之前有粉丝问我为啥脚底老抽筋。 脚底抽筋的原因有很多:肌肉紧张啊、情绪激动啊、温差较大啊、缺少微量元素啊等等。 你可以通过上面说的肌肉进行判断。比如你大脚趾抽抽,从脚底抽抽的那就是拇短屈肌,要是从小腿抽抽到大脚趾头,多半是拇长伸肌。 然后经常反方向拉伸,或者顺着肌丝按摩。 同理如果是另外四个,也可以这样判断。 要是都在抽抽,那就都松解呗。 最简单的弄个网球,来回踩。 不光能放松足底肌肉还能放松足底筋膜。 踩什么足球啊! 把鞋脱了啊喂! 头大了不起啊! 刚才说的肌肉当中,有几个在足部肌肉介绍中没有出现的。 趾长伸肌、趾长屈肌、拇长伸肌、拇长屈肌。 这四个有什么共同点呢? 都是肌肉? 废话!当然都是肌肉啦!不是肌肉我说什么啊! 这四块肌肉都有一个长字,因为它们的确很长,肌腹都在小腿上,然后肌腱延伸到足部,通过小腿部的肌腹收缩,带动连接在足部的肌腱,完成相应功能。 除了它们四个,胫骨前肌、胫骨后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的肌腱都是连接在足部的。 你以为它们只是连在足部没有作用么? 还是太年轻啊! 划重点:腓骨长肌和胫骨前肌的肌腱共同在足底形成肌袢,维持内、外侧纵弓以及横弓。 那个字读pàn,不是肌半,更不是羁绊! 火影看多了吧你! 说到这里,咱们就把足弓连带着说的差不多了。 啥?你啥都没听到? 总结一下,保持足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就是骨骼;第二道防线是韧带;而第三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防线就是肌肉。 肌肉是最先、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但是运动康复的方向,往往从肌肉开始! 刚才说了,很多肌肉是从小腿长到足部,就像装修走线一样。 而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关卡,就是踝管。 踝管主要由屈肌支持带、跟骨内侧面和内踝围成。 围成的意思就是由这几个面围绕而成,跟钱先生的《围城》没关系。 ki这脑洞早晚被人打shǐ。 踝管为啥这么重要,刚才说了,它是一条交通要道,都有谁从这里通过呢? 踝管被3个纤维分成4条通道,从前向后依次是:胫骨后肌肌腱和腱鞘、趾长屈肌肌腱和腱鞘、胫后动脉 胫后静脉 胫神经、拇长屈肌肌腱和腱鞘。 大家都知道的,这么重要的位置,肯定会容易出问题的。 比较常见的就是踝管综合征,这个咱们和足底筋膜炎一起说了。 先说起因: 踝管综合征是因为踝管处神经卡压造成的。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的肌腱或者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 再说表现: 踝管综合征早期表现为足跟、足底间歇性的疼痛、紧缩、肿胀不适或麻木,疼痛有时向小腿放射,有时候沿着足弓抽搐,站久了或者行走后加重,足外翻加重等等吧。 足底筋膜炎同样是足跟疼,但是有明显的压痛点,所谓压痛点,就是你用手指头戳,感觉特别疼。 轻点!你那虎劲,戳哪都疼。 压痛点主要是在足底靠近足跟的地方,有时候特别疼,而且半天不好。长时间不动弹的第一步,会特别疼。过度劳累,或者久站也会疼。 这是两者的区别,如果想要判断到底是哪种情况,还需要详细的评估。 这些后面单独介绍吧。都需要单篇的主。 这样足部和踝部咱们就说的差不多了。 我顺顺····· 哎呦 卧!槽! 跟腱和跟腱炎没说! ki都不想吐槽自己了······ 真是猪脑子,这个··· 跟各位粉丝大爷商量商量,后面单篇的时候再说跟腱和跟腱炎吧,这里解剖的总章就不说了····· 反正我自己挖的坑已经够多了,虱子多了不痒··· 哈哈哈········ 今天这篇,这么用心,ki要个赞不多吧! 能不能不提忘写跟腱这茬!! |
|
来自: 新民中街 > 《人体解剖、全息、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