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气道异物的麻醉管理

 gxx166 2023-07-17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气道异物大家都知道,花生米、瓜子、小玩具等呛进了气道里,造成气道不同程度地堵塞,3岁以下儿童多见,是造成儿童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

每次做气道异物的麻醉,谈话时,总会遇到小孩母亲抹眼泪。是不是我们麻醉医生谈话谈重了,吓唬家长?

当然不是,因为异物取出术本身就和麻醉共用气道,而且硬镜刺激强,气道敏感度高,需要的麻醉较深,最重要的,还要保证小儿自主呼吸,能维持住血氧饱和度。

所以,对于小儿气道异物,我们麻醉医生要麻到一个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极深的麻醉,小儿不呛咳、不乱动,但是不能打断呼吸,而且要呼吸足够匀称能保证氧合。

早些年的时候,和老师们一起做气道异物的麻醉,老师们总是感叹,要是有γ就好了,原先用γ,根本不用这么兴师动众,术中小孩也不乱动,就是醒得慢些,现在有恢复室,放在恢复室慢慢醒就是。


γ-羟基丁酸钠

γ是啥, 全名是γ-羟基丁酸钠。

γ-羟基丁酸钠是老一辈静脉麻醉药的主力军。我是09年下临床,就没见过这个药,说明已经淘汰多时了。其相关的药理只能从网上找了。

其优点是:

图片

缺点是:起效慢、苏醒时间长。

γ-羟基丁酸钠特别适用于儿童麻醉。

现在小儿手术那么多,一到寒暑假,斜疝、鞘膜积液、包皮等都往医院扎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创新药是不是可以往γ-羟基丁酸钠上发力,规避其起效慢、代谢慢的药理缺陷,岂不是又一个麻醉好药。

图片

气道异物,原先都是用硬镜做,刺激较强,而且需要保留自主呼吸。现在小儿内科开展手术,用软镜做,通过喉罩下镜子,呼吸好管理,可以控制呼吸。

图片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气道异物都可以用软镜做?

当然不是。

硬质支气管镜(硬镜)还是取气道异物的首选,因为硬镜下视野开阔,紧急情况下比如出血等可操作空间大,便于器械进出,钳夹异物不易脱落等。缺点是对深部、较小支气管内异物,硬镜到达不了,不能清楚窥视。而软镜(纤支镜)管径细、可弯曲、质软、刺激小,在诊断方面占优势,尤其对硬镜下不能看到的深部或细小异物有优势。

图片




硬镜下取大花生瓣

图片
图片

对于保留自主呼吸的气道异物取出术麻醉,目前还是以静吸复合+气道表面麻醉这套组合拳为主。

目前常用药物有七氟烷、芬太尼、瑞芬太尼、右美托咪定和艾司氯胺酮。

小儿入室后,若已留置静脉针,可给予艾司氯胺酮0.5~1mg/kg。

若未留置,需吸入麻醉,紧闭面罩吸入氧气(3~6L/min)和七氟烷(5%~8%)的混合气体,在患儿意识消失后七氟烷调至2%~4%吸入浓度维持至进镜。
开放静脉通道后,给予阿托品0.01mg/kg,地塞米松0.5mg/kg。
麻醉诱导可给予芬太尼2ug/kg、右美托咪定4μg/kg泵注10min。
在右美泵注期间,我们要做的是给予三次充分的气道表面麻醉。
图片


喷雾器
在喉镜直视下通过喷雾器分段对口腔、舌根、咽喉部、声门区、气管内行表面麻醉。
麻醉维持,可选用丙泊酚8~10mg/kg/h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2.5~5μg/kg/h,或者是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瑞芬太尼用量0.05~0.1μg/kg/min。

术中如果出现低氧血症无改善时,需暂停操作,将硬镜退至总气道,堵住进镜口,给予辅助呼吸,待呼吸稳定、血氧饱和度上升后再行手术。

图片

气道异物的手术,因病情急、变化多、风险高、危急情况多,外科医生不愿意做,麻醉医生也不愿意麻,主要是小儿生命时刻受到威胁。所以还是要从源头,从预防上做起。

提醒家长朋友们,应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进食时不嬉戏打闹,避免躺在床上吃东西,避免把纽扣、笔帽等物品含在口中玩耍,以免吸入气道。谨慎让3岁以下的小孩接触到花生、瓜子和其他小颗粒物品。吃西瓜时可以先去掉种子等等。

图片
END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