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刺桐皮,治风湿痹痛

 植物游记樊蓉 2023-07-18 发布于贵州
写在前面

前面提到村里有一个80多岁的老爷爷,每当村里面有人跌打损伤,他都会上山去找草药给他们包好。

治疗闭合性伤口用的多是一些消肿,促进骨骼愈合的草药,之前用草药帮一个村民把扭伤肿起来的脚消下去。

一个月之后,这个村民说现在脚偶尔还会隐隐作痛,老爷爷说:受伤处气血不足邪气容易钻进去,风寒湿往里面钻不通则痛。

便剥了些刺桐树的树皮,加上姜和酢浆草一起捣碎,加热羊油,炒了炒这些药。

趁热在小伙伴的脚上烤了烤,药凉了之后便包在她的脚上,借以拔除里面的寒湿气。

敷了半天后,问小伙伴现在什么感觉,她说感觉被敷的地方一直都热乎乎的。

其实这个刺桐是刺桐属的鹦哥花,花开的时候如火如荼,远远望去红彤彤的怪好看的,我们来了解一下刺桐属的植物。

超链接:跟着村里的土医生认草药

文献中的刺桐

刺桐树一年一花开,被看作四季时光的参照,火红的花朵象征着吉祥如意,寿命较长,有90~120年。

初见枝头万绿浓,忽惊火伞欲烧空。花先花后年俱熟,莫道时人不爱红。

宋代泉州知府王十朋以诗篇,赞美了刺桐树三月花开的火红盛景。

刺桐树是中国著名的木本药源植物,它入药的干燥树皮及根皮称为海桐皮,是传统祛除风湿、舒筋通络的良药。

海桐皮对横纹肌有松弛作用,对中枢神经有镇静作用。

刺桐喜温暖湿润,不耐寒,适合阳光充足、温度高而通风较好的环境。

它耐旱也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

目前中国药材市场流通的海桐皮主要有6个品种,分属豆科、芸香科、五加科及木棉科。

刺桐树皮含刺桐文碱、水苏碱等生物碱,还含海鸡冠刺桐素、菜豆素、刺桐苯乙烯、豆甾醇、油菜甾醇以及氨基酸、有机酸。

《圣惠方》:治风虫牙痛,海桐皮煎水漱之。

海桐皮苦可祛燥湿,辛可走窜行气,性平无寒热偏颇,具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杀虫止痒等功效,寒痹、热痹均可应用。

其对风湿痹证、四肢拘挛、腰膝疼痛效果极佳,尤善治下肢关节痹痛,还可用于跌打损伤、疥癣、湿疹。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海桐皮具有镇痛、镇静作用。其水浸剂对多种致病癣菌及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古时称痢疾为“肠澼”。古人认为,无论痢有多少种,皆由疫毒、湿热或寒湿之邪侵入肠中,气血凝滞,肠道传导失司所致。

海桐皮燥湿去浊、行气活血、杀虫止痒的功效,可用于痢疾的各种症状,尤对湿盛之赤白痢疾效佳。

海桐皮用于风湿痹痛、腰膝疼痛、手足拘挛等病症,常与独活、川芎、牛膝、当归等活血通络药配伍。

用于痛风、症见下肢脚关节或趾端尽痛,尤其夜间痛病症,可与当归、川芎、五加皮等活血祛风药同服。

用于皮肤癣疮、疥疮、漫疮,可与木槿皮、蛇床子、大黄、白酒浸泡,外涂患处,或与解毒活血药同服。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1)“祛湿活筋”海桐皮 陆小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