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部控制——欲风险管理,必先解决风险归属问题

 易说学问 2023-07-18 发布于河南

ID:内审师修行与实战

部控制——风险管理,先解决风险归属问题

一个组织,合理的风险治理结构一般是:经营管理层是最终风险承担者、行政管理层有监督责任、审计既监督又提供咨询服务。

这是企业风险管理的大方针,但是,要想明确风险归属,需要细化管理。

一、什么叫风险归属?

“归属”的简单理解就是:归谁所有,但风险不是一项资产,而是一项义务。

风险归属也可解释为:谁是管理风险的义务人?

“谁”更确切地应该是“谁们”!因为它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系列的人员、岗位和部门。

针对同一项风险,有的人有决策权,有的是执行权,有的是参谋权,有的是监督权,还有的只有查询权。

要明确一点:风险归属  责任

因为“风险归属”先要知道:谁应该干什么?而不是:当不良后果出现时,谁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虽然意思差不多。

二、经营管理层、行政管理层、审计

1.经营管理层主要指一些业务执行部门。他们是真正的风险承担者,出了事,他们要承担主要后果。

2.行政管理层多指第三方监督和执行部门汇报对象,他们是风险管理的监督者:可以在一旁指指点点,也可以对当事人奖罚,但并不直接参与风险管理。

3.审计部门是独立监督者,也是咨询服务者。

审计部门往往参与到组织风险管理之中,且是主要参与者。

这里要强调一点:审计虽然有监督责任,但其有较高的独立性,并不承担主要的监督责任。因其归属于治理层(股东、董事、董事会下的各机构、总经理)。

三、审计人员与“风险归属”问题

审计人员可以在识别风险和开发风险系统中起到积极作用,也可以在“风险归属”问题上提供建议。

但是,在风险归属人的责任主体,不应包括审计。

这是审计人员应该争取和明确的,否则,就失去了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另外,审计对风险管理的监督责任,仅限于风险管控体系的建设和风控措施执行方面的监督与服务,而不是参与到具体的风险管控监督之中(可以是确认与评估),审计人员在其中的主要角色:咨询顾问。

四、边界管理

一说到风险归属,最大的难点就是“边界”。

比如:潘金莲与西门庆的风流事件,风险该怎么归属?潘金莲、王婆、西门庆、武大郎,哪个有责任?哪个没责任?

潘金莲的不顾廉耻?王婆的不怀好意?西门庆的色欲?武大郎的能力?

各有各的问题,也各有各的立场!

在风险归属问题上,大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只看一面,只觉得那就是潘金莲的问题。

举个现实例子:工地上出现了安全事故,查原因和责任时,一般认为:现场工程师或项目经理管理能力或专业能力问题!

而不会考虑支持部门的责任,如安全制度建设、监督检查管理、文化氛围、教育培训等管理不到位!

人家现场就是按照规章制度和流程手续实施的,但是,公司的风险偏好要求现场管理者必须放弃某些安全保障,以降成本。

诸如此类事件数不胜数,缺少安保措施造成的安全事故,或因高层要求夜间加班引起的安全事故,执行人员往往成了替罪羊!

事实上,经办人、辅助人员、后强支持人员、监督人员都是风险归属者!

不能只是项目执行人员的责任!

五、怎么做风险归属,可参考三权分立: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

1.立法权:通常由治理层负总责,虽然实务中都是一线人员草拟的制度,还最归责任和风险都要归属于治理层(董事会和高级管理者)。企业内还包含具体重要决策权的部门和人员。

2.司法权:通常有运营、人事、高级管理层,甚至一些关键岗位员工(质检员、安全员等)的参与,让他们来判断业务的好坏,评价人员和业务进展,最核心的是:业绩考核。同时,也应包含广义上的具有监督权的一切人员。

3.行政权:就是具体执行业务的人员或管理者,是风险的直接管理部门。

企业对风险归属问题上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行政权部门(执行部门)就是风险归属者。

这和当今社会,人们对政府腐败和不作为现象的理解相似:

基本上所有人都觉得手握执法权的官员们的腐败才是社会问题的根源,认为只要解决了他们的腐败问题,就是解决腐败。

但是,总归有人会发现:腐败越反越多!

何解?

就是犯了在“风险归属”上的错误,行政执法权实质上只占了风险管理的三分之一,但却承担了100%的腐败责任归属。

如此,能治理腐败吗?

腐败的根源,除了执法者,还有立法者和司法者,还有广大的受害者和见证者。

结语

企业在风险归属问题上,必须考虑:立法(决策与制度)、司法(广义的监督与考核)和行政权(主执行与辅助执行)三方面的风险归属,才可能做好全面风险管理。

您说呢?

亲,多关注转发!

好文推荐
国际注册内审师(CIA)题库   ——科1免费,科2科3优惠,题库持续更新中..
内审干货-其他应收款专项审计
预收账款实用技巧干货——利于账务清晰、盈余管理和税务筹划
内审干货——采购审计之“供应商入围”,怎么审出有价值的东西?
审计干货——风险矩阵,审计人员可学、可用
审计干货——人力部门的舞弊示例,细说人力舞弊八法
审计干货——什么样的建议最让人讨厌?是最讨厌的,没有之一
内部审计报告编制的11项忌讳——老审计告诉你如何做好报告
内审干货——财务审计时,如何查看财务凭证?细解象数理占
内审干货——如何开展“合同管理”审计?细讲要点,一篇足矣
内审干货——合同台账管理审计,事项虽小但也值得注意
内审干货——内审人员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了解业务流程”
内审干货——《招标文件》怎么审?细讲!
内审干货——内审人最实用的几种表单,细讲做法!
内审干货——账外资产,应审!可审!
内审干货——财务凭证要不要看?怎么看?关注点儿在哪?
内审干货——项目经济审计,不用心真审不了!
内审干货——合同付款,要怎么审?细讲干货!
内审干货——替代票,是怎么管理的?审计要怎么审?
内审经验——审计参与开标,形式大于实质!

内审故事——小人物的倔强和报复,职场聪明人的手段
审计故事——领导树立权威的一个小手段,追问“不必要”的细节
内部审计案例——女秘书欲上位,后宫争宠引起的舞弊审计
内审案例——“无中生有”的流言引起的职场悲剧和审计事故
内审故事——职场中最卑劣的权术,“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职场故事——职场中的杀人诛心,谁能想到同行相争竟会如此残酷?
内审故事——人事经理的舞弊审计?诬陷?背锅?还是事实?
内审故事——逼一位中层管理者主动离职,有多简单?
审计故事——带诸位认识下,什么是职场中的官僚作风?
内审案例——工程进度专项审计之案例分析
内审案例——营销舞弊审计案例,一位女副总的购房便利!
内审案例——财务人员舞弊被查,缘于“泡妞惹得祸”!
内审案例——舞弊事件的背后,是层层迷雾和层层关系!
内审故事——审计工作要避免任性,但被打脸时能反抽一下,忒爽!
内审故事——“空城计”灵不灵?不在于用计者,而是攻城方!
审计故事——恶心的一幕又上演了,裁员又遇到了刚子
内审案例——你说陪标就是陪标啊?细说采购舞弊的审计路径!

审计经验——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做内审,坑太多、太深?
内审经验——老实人不能做审计,老实人该去做业务?
内审干货——内部审计人员应有的气质,“敦敏”
内审经验——被审计部门或人员不配合,怎么办?干货!
内审干货——内审师,怎么展示出你出众的工作能力?象数理占!
内审经验——审计报告里面没东西可写,咋办?
内审经验——入行前后,对内部审计的认知变化!
内审知识——内审成熟度,亦是内审师水平的5个层级,细讲!
内审经验——内审人要有自己的方法论
内审经验——业务部门非让审计签字,你签吗?
内审经验——清楚内审部门的权力边界,越权则后果难料!
内审经验——审计循环,对内审来说就是鸡肋!

内部控制——在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最大缺失:关系资源管理!
内部控制——组织内控失效的罪魁祸首,是“指挥链”生病了!
内审干货——发现审计问题的一个视角,避免企业资源私人化
内部控制——内控建设中的一大败笔,把“签批流”当“业务流”
内部控制——内控管理提升的最佳法宝,系统性思考!
内审干货——剪不断,理还乱的内审、合规、内控、风控之间的关系
内部控制——“官僚化”的真正危害和表现,不会与基层对话!
内部控制——根基腐烂的标志,基层“管理者”变成了“监督者”!
内部控制——明明有那么多监察机构和人员,为何仍旧腐败横行?
内部控制——“职权”与“技术权”的分配,事关企业生死!
内部控制——权力垄断、裙带关系的破解方法之一:推恩令!
内部控制——整治腐败与权力垄断之法,大明朝的东厂、西厂!
内部控制——难道只有喂饱了权力,下面人才有得吃?

职场观察——企业裁员,为啥先裁最基层的,最能干活儿的人?
职场观察——从几个角度来看,你是否进入到了领导的核心圈子?
职场经验——细节处观察老板与女下属的关系

社会观察——房价还会跌吗?现在可以买房吗?
职场经验——买房子是东户好,还是西户好?和你想的不一样!
社会观察——河南的唯一突围之路,教育革命!
社会观察——浅浅一角就知文坛已然“二代”化,哪里有净土?
社会经验——新冠病毒如何伤害人体?中医视角解析!
社会观察——通胀变滞胀,钱印多了只是表相,贫富分化才是主因

职场笑话——6个黑色幽默,审计人更懂得,有点儿污!

审计小笑话——苦逼的内审人,要学会苦中作乐!

职场段子——20个职场小笑话,开心每一天!

职场段子——不正经的10个内审冷笑话,乐中有得!

内审段子——审计知识干货,干货湿讲!

审计知识——内审师们的职业道德,内涵段子说干货,湿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