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介乎楷隶之间《吴故九真太守谷府君之碑》

 新用户96181648 2023-07-18 发布于北京


内典《金经》云:“非法非非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图片

图片


《吴故九真太守谷府君之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府君讳朗字义先,桂阳耒阳人,豫章府君之曾孙,公府君之孙,朗中君之子也。其先世自颛顼益赐姓赢氏,至于扉子,封于秦谷,因而氏焉。君承洪源之清流,禀奕世之高洁,履道思顺,德行纯备,三岁丧母,十一亡父,独与弟居。承奉继亲,和颜悦色。孝友温恭,曾闵之操,君其蹈焉。弱冠仕郡,历右职为阳安长。淑问宣流,遂申王府,除郎中尚书令史大中正,迁长沙浏阳令,播惠渥以育民,垂仁恩以宣化,莅政末几,征于督尉尚书郎,靖密枢机,名冠众僚,迁部广州督军校尉,正身率下,不畏疆御,流清荡浊,万里肃齐。功成辞退,拜五官夕郎中,迁大中正,时交州窃邑叛囤,戌车屡驾,干戈未戢。帝咨俾公,以君往效南州,恩威素著,迁九贞大守。君禀明德,所历殊勋。南州遐纪,光赞皇家,如何不永,春秋五十有四,凤凰元年四月乙未疾卒,呜呼哀哉!凡百君子,莫大嗟痛,乃立石作颂,以显行迹。其辞曰:于烁府君,禀性玄通,积行如闺,九族睦雍,羽仪上京,德兴云从,入蹈丹墀,夙夜靖恭。出抚黎民,风移俗同,名噪约产,勋齐往踪,当永黄耆,翼佐帝庸,昊天弗吊,哲人其终,济济缙绅,靡瞻靡宗,勒兹立石,永光无穷。

关于墓志

墓志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持续发展的产物,有固定的形制和专门的文体,主要记述死者姓名、卒年和生平事迹。墓志滥觞于秦汉之际,发展于魏晋,完善于北魏,兴盛于唐,延续至明清,经历了由砖造墓志到石刻墓志,由碑形墓志到方形墓志的发展历程。

墓志始于秦汉,发现最早的有秦劳役墓瓦志和东汉刑徒砖志。秦汉之时,墓志少见亦全无系统。三国时期,魏王曹操提倡俭朴、薄葬,禁止树碑为个人立传,一般的士大夫阶层遂将死者的生平及歌颂文辞镌刻于一较小的石面上,此石置棺内随葬,后经出土,称为墓志。有的文辞用韵语结尾的称'铭',也称'墓志铭'。墓志的书法往往能体现当时的书法水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古代碑帖鉴赏》费声骞。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