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三万里,悲喜各不同

 良辰美景奈何天 2023-07-18 发布于内蒙古

本文作者:川美眉

观摩《长安三万里》追光动画电影,我被近三个小时的故事内容和精美的画面所吸引。这追光动画的效果如此美妙,那山那水那人是真实的吗?是的,李白杜甫高适三人的情谊如此深厚,同时代的王维、杜牧、王昌龄、贺知章、崔颢、孟浩然等诗人们才情诗意千年流转到今,辉映着大唐的半壁江山,令人震撼。

故事以高适弃守云山城为开端,天子派程公公来督战,扬言有必要时可立斩不作为的将领节度使你,以圣意威慑之。然老年高适已看淡生死,他不疾不徐地和钦差大臣聊起这一生的起起落落,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李白、杜甫等才子佳人们。

随着他对李白的回忆,壮美富庶的大唐盛景,如清明上河图那般铺展开来。然而 ,流光溢彩的盛唐时节,爆发了“安史之乱”吐蕃入侵等棘手事件。百姓年年征战,苦不堪言。“战士军前半身死,美人帐下犹歌舞”,“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这些高适写在《燕歌行》里的边寨诗句,令那些历史的尘埃又浮现在观众面前。这些有史可考的历史,见证了大唐由胜转衰的转折。

其间穿插了李白、杜甫、高适三人的深厚情谊,以及李白这样有旷世奇才却郁郁不得志,纵情酒色,沉湎胡姬艳女的生活场景。边寨诗人高适三次与李白相会又不得不分手,大丈夫当取功名为重。最后画面一转,演绎了高适利用计谋巧妙夺回云山城的故事。

整个故事体现出了唐代诗人们的豪情壮志以及唐诗百转千回的经典魅力,通过对高适一生经历的描述,我才更加深入了解了高适是个什么样的人。原先只是停留在他是边寨诗人的层面,现在知道了他是大唐才情诗人里官阶最高之人,做到了淮南节度使、刑部侍郎、渤海县侯。

如果说李白是大唐诗歌的巅峰,被称为谪仙人,那么高适就是人生逆袭的典范。《旧唐书》称赞高适“政存宽简,吏民便之”。正是对高适恰如其分的评价。

永泰元年,高适病逝,享年62岁。赞曰“慷慨悲歌,临风怀古。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那么,李白才情盖世,曾经得到唐玄宗赏识,担任翰林学士,仅此而已。为何一生也没见有什么卓著的建树。电影里说他是商人之后,那个时代商人遭贬,社会地位最低,他想求取功名,靠正常的科举考第还无门,他必须有头有脸的权威人士举荐。可是李白这样的天马行空桀骜不驯,“不肯催眉折腰事权贵的性格,他会委身于谁呢,他无论在美女如云歌舞翩迁的小城扬州,还是今武汉”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还是在美轮美奂气贯长虹的长安,他都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不屑做谁的跟班侍从,他只做我自己,哪怕身陷烟花柳巷,甚至入赘女婿,也不改李太白初衷。

在长安,他和高适一起,他让好友路边等他一会儿,他拿着手里的文章去拜访某名人,结果门刚敲开,就被推搡出来“去去去,你个商人之子贱民!”其实呢,有人考证李白是官宦之子,是“凉武昭王九代孙也”,我查了度娘结论同此,显然这是此片的硬伤。但是唐宋诸代确有抑商重农之风气,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影片塑造的两男主李白、高适一喜一悲,或曰喜悲交集。李白一生放浪形骸,沉湎酒色,美姬艳舞,浪迹天涯,随心所欲,看起来“喜”,实则报国无门,内心悲不可言。你看《将近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悲乎,蹉跎半生,啥也不是。空有一生抱负,然则被权贵谗毁,排挤出京,只能浪迹天涯。

高适呢,少年读书小笨,不曾及第,但一生内敛,循规蹈矩,半百之后倒凭借高氏枪法,家传武道走上了仕途,官职刑部侍郎,堪称高位了。但他开心了么?没有:《燕歌行》“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簪应啼别离后”,“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丈夫在前线打仗,珠泪纷落妻独泣。你有看见么沙场征战多惨苦,至今还记得那李将军。

李高友谊持续了一生,两相交好,一文一武,本来可以凭借“天生我材必有用”大放异彩。终因朝廷腐败,圣上听信谗言,他们蹦哒了一生,殊途同归,都遭贬,都殁于62岁。

李白晚年站错队,卷入永王之乱,流放夜郎,辗转到达当涂县令李阳冰之家卒于762年12月。

广德二年一月严武击破困在山中七万吐蕃军,郭子仪收复长安。高适疑兵之计为破吐蕃虽然立功,回到长安仍然被贬。不过很快又升为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两年后高适去世,与他一生的朋友享年同岁。

如此追光动画大片,豆瓣评分高达8.1,好评如潮。将大唐四海朝归九州腾的壮美盛景,诗人纵情诗酒的豪情壮志,文化群象波澜壮阔的画卷,融于电影各处细节之中,实为恢弘气度的大手笔,在我所看过的动画片领域,堪称顶流不为过吧。

电影有两处特别让人动容:一是李白带着醉意吟出《将进酒》,他裹挟着高适、岑夫子、丹丘生等人,突然一齐驾着仙鹤扶摇直上飞越了银河,这个颇为浪漫主义的瑰丽的想象太酷了,这符合李白浪漫主义诗人的标签,将实时与想象交融,开启了穿越时空的“唐代诗友会”,令我惊奇、赞赏万分。

二是高适在功成名就后,告别黄鹤楼,他对书僮说的那番话“只要黄鹤楼的诗还在,黄鹤楼就在”,“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这是中国式的浪漫,寄托了华夏文人墨客对这片土地真诚的爱和美好的终极理想。我的眼泪都要流下来了,他们太可爱了。我想起了老诗人艾青在28岁时写出的名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长安三万里》是一段充满骄傲与梦想的岁月,以李白杜甫高适所代表的诗人还有吴道子画家,这些才华横溢的文人按今天的话来说,他们是有风骨有理想有抱负的文化人。他们所有超越时空的洒脱,都是在中国文化的诗意和痛苦里孕育的。李白曾经希望以道家的出世来面对世俗入世的苦难与困惑,然而不成。

人间有路吗?大唐有救吗?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我们今天仍然有类似的叩问,历史会回答。

因此,此电影感动了很多人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