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届高考写作素材:梦回大唐,笔下生花——《长安三万里》精选作文素材; 大唐图卷气势磅礴!

 阅读美丽星空 2023-07-25 发布于山东

2024届高考写作素材:梦回大唐,笔下生花——《长安三万里》精选作文素材; 大唐图卷气势磅礴! 

着唐诗名

唐代大诗人高适

李白的故事就此开启


明月高悬,飞瀑流泉
浪漫诗意肆意流淌
高适、李白策马逐风
共赴万里人生。



《长安三万里》
类型:历史/动画
时长:168分钟

7月2日点映场已开预售 👆点击购票!


《长安三万里》


《长安三万里》是追光动画“新文化”系列恢宏的开篇之作取材自中国唐代历史,通过中国顶级动画制作技术,在大银幕上展现盛世大唐之美、传统文化之美。


影片以唐代历史为背景,通过高适视角,讲述了其与李白的一生情谊,以及两人与大唐群星交汇的动人故事。



高适与李白

青年高适、李白初次相遇,在一场紧张刺激的枪剑对决中“不打不相识”,心怀理想的两人,立志一起实现人生抱负,由此开启了彼此间一生的故事。



李白的浪漫洒脱与壮志豪情,深深感染淳朴耿直的高适,让他由衷感叹道:“我从来没有遇见过,这样的人物”。




乘诗云游七地辽阔美景

在《长安三万里》发布的“大唐旅游指南”组图中,长安、扬州、蓟北、潼关、黄鹤楼、梁园、三峡等七地的景观和诗句齐齐亮相,从繁华都会到壮丽边塞,从人文匠心到自然神秀,多面立体地展示片中大唐的繁盛风貌。 


“大唐旅游指南”的呈现形式更是独具巧思,以绢帛为底、以明信片为框架,让一处处唐景画卷和一句句唐诗乘风而至,寄送到千年后的如今。


追光十年

2023年为追光动画创立的第十年,从首部长片作品《小门神》到“新传说”系列、“新神榜”系列,追光动画一直坚持匠心创作理念,不仅从制作层面不断探索和完善国产动画的工业化模式,更从内容层面持续弘扬中国经典传统文化的海内外传播,电影《长安三万里》将集追光动画十年之大成,为观众呈现一部气势恢宏的史诗巨制。


山河万里,盛景当歌,锦绣大唐,纤毫毕现。

望长安!还盛唐之美。


复制搜一搜转发收藏划线


《长安三万里》相关素材





素材角度




家国情怀

友谊真情

理想信念

浪漫主义

艺术审美

文化自信

传统力量



作文素材




最近,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电影以盛唐为背景,讲述安史之乱后,困守孤城的高适向监军太监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一生往事。


整个影片就是一场充满文化底蕴的穿越旅行。李白、高适、杜甫等大唐豪杰群贤毕集,唐风唐韵、诗词歌赋、音乐绘画、舞蹈书法陆续呈现,让整个大唐都活了过来。 


影片还展开了对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讨论,对友情的讨论,对责任担当的讨论。披着大唐的锦绣外衣,讲述严肃的关于时代、关于成长的主题。现在,就请您带上孩子,来感受这一堂关于审美、人生、友情和家国的大课吧!





审美,

是打开“传统文化”的新方式



对唐代审美的高度复现是影片最鲜明的特色。经过大量历史考证,电影创作团队精细还原了唐代的礼仪、服饰、建筑、社会风俗等种种细节。更重要的是以诗为载体的文化传承,让当下观众消解了超越1200年历史的陌生感,找到与古人血脉相连的亲切感,正如影片中高适所说:“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

唐代生活的风情,体现在众多细节中。李白和高适这两个在观众想象里理应风流倜傥的文人,却光着上身在野地里相扑——这其实是唐代盛行的一种较量;左手握住右手,右手拇指上翘,双手交于胸前——这是唐代的叉手礼;身姿丰腴的玉真公主,身上的项链、头饰都有出土文物作原型参照;曲江酒肆里以诗歌酒的酒筹游戏,是唐代文人饮酒作乐的常见形式;舞女以柘枝舞、胡旋舞为文人武将助兴,又在长安城破之日于高楼独舞,舞出唐代由盛转衰的凄凉之美;黄鹤楼天下闻名,楼中悬挂的题诗板子让观众了然在唐代是这样展示南来北往文人墨客的诗歌佳作……

《长安三万里》通过精细的考证,还原出唐代社会文化生活的种种风貌。影片中出现的长安城景、扬州城景、黄鹤楼、胡姬酒肆、曲江池、岐王府、梁园、云山城、塞外等众多大唐场景和建筑,也都经过专业考据论证后才在影片中重现,观众跟随镜头仿佛置身千年之前。

有趣的是,当代审美推崇“九头身”“大长腿”体型,而《长安三万里》中的人物却是上半身比下半身长的“四头身”。这恰恰是片方以唐朝的审美为基准,参考唐俑、唐代壁画和古画中人物的比例和造型,特意营造的“唐风之美”。

——《长安三万里》:以国漫方式诵读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诗篇  来源:光明网  作者:卫中

(鲜素材公众号精编)



人生,

需要理想主义,也需要现实主义



李白和高适年轻相识,分别代表着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即便在千年之后的今天,这种碰撞仍然是一个重要的人生命题。


李白,代表了“浪漫主义”的一面。尽管他的外在形象在电影中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他内心始终如一。


每个年轻人都钦佩李白,追随李白,怀揣梦想,相信自己的抱负终将实现。随着阅历和挫折的累积,我们的天真变成了世故,理想变成了现实,乐观变成了忧郁。而李白却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天真和理想主义的精神,无论贫困潦倒还是身陷囹圄。


高适,代表了“现实主义”的一面。他的外在形象与李白截然相反,内心却与李白契合。离开家乡后,发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有些人可能会气馁,但高适选择永不言弃,为了实现理想在原则上做出妥协,等待机会的到来。


高适是现实世界中的成功者,但他始终欣赏、钦佩李白。两人透过对方看到了自己,高适从李白的话中提炼出抗敌之策,成功击退了吐蕃的进攻。这是对友情的最高赞许:我会带着你的智慧行走世间。


无论李白还是高适,理想主义还是现实主义,都代表了唐朝人的乐观自信。当代的人们因为价值观的混乱而迷失方向,因理想和现实的掣肘而陷入内耗,而唐朝的诗人们相信自己可以跨越一切困难,实现梦想。


高质量的友谊,

需要一场“双向奔赴”




李白是高适的太阳;高适是李白的月亮。


李白交友,不看身份、不看性别、不看贵贱,能平等地欣赏所有人的才华,与高适初次相识,就能看懂高适心中的那团锦绣。


李白和高适、杜甫三人作为好朋友在梁宋之间漫游,“安禄山之乱”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但是李白和高适都是典型的中国人性格,即便一个是“胜利者”,一个是所谓“战败者”,却只有交集没有冲突,最起码维持着终生的友谊。


李白在长安还是红人时,曾邀高适来长安一聚,本以为会得到朋友提携的高适,在李白居所吃了闭门羹,赶到酒楼时,大醉的李白完全忘记了之前的邀约之举。即便如此,高适还是选择了理解。这对性格互补的朋友,可以映射到现实世界朋友相处的模式当中。


然而,因为身份不对等,注定了身处上位的人没办法完全理解下位人的处境,也注定了这段友情只会是单向的,李白视为最好朋友的人始终不理解他,理解他的人也帮不了他。


当生命即将走向终结,过去纷纷扰扰大家皆已释然,最好的结局就是李白能坦然地吟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高适在小童说出最喜欢李白的诗时,能淡然回复“无妨”。





家国情怀

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





《长安三万里》,扑面而来的是一份家国情怀,悲悯情怀。


影片里的诗人们个性迥异、命运多舛,但背后都是对于家国天下、黎民苍生的深沉责任。无论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还是“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都流露着对国家的忧思与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


李白初见高适,就为他写下“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视为知己。李白自己也有男儿雄心:“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想着有一天功成名就,要学范蠡遨游七十二峰:“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当事业停滞,他写出了光阴蹉跎的焦急:“青春已复过,白日忽相催”;写尽了乱世中苍生的祈愿:“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当繁华成云烟,他终于悟到:“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李白的超脱,是他能在孔孟和老庄之间自由切换,进退有据,虽鼓盆而歌,但信念不灭。正是这种跌宕起伏的人生,洒脱不羁的个性,自信人生三百年的胸怀格局,造就了一代伟大诗人,创造了千古流传的好诗句。这大概是影片想传递给今日青少年的一种精神力量吧。


再看高适的人生。祖辈的光环带给他一种荣耀感,种下了一颗报效祖国的伟大种子,与岳飞的“精忠报国”遥相呼应。当国家正需用人之际,他可以年老之躯披挂上阵,建立功勋。于是,想起这个时代曾经披挂上阵的英雄:钟南山,李兰娟、王辰、张伯礼、陈薇......想起那些在疫情、洪流、山火面前的最美逆行者们。


仰天大笑出门去,天下谁人不识君!或许,培养孩子,不需要给他定点设计梦想,告诉他长大要当什么要做什么。当孩子的眼界和格局被打开,自我身份被定义,他的人生一定是有梦想的。




引用 | 

《长安三万里》,和被语文老师深深支配的你  来源:“新民周刊”;

《长安三万里》,你看到了哪些教育意义  来源“九儿日语学社”;

《燕歌行的高适是人,将进酒的李白是仙》,作者:反讽玩家;

《长安三万里》,带孩子梦回群星闪耀的大唐风华,48首名诗一并附上!来源“大手牵小手”;

《长安三万里》中的双男主,两人命运交织有着让人难以理解的秘密,来源:历史村长;

《李白和高适的友情:双向重视但单向理解而错过的友情,作者,李霸还是李霸

新华网评:“中国式浪漫”,又让人破防了

近日,正在热映的国风动漫《长安三万里》受到追捧,一边看电影,一边背唐诗的“学习式观影”引发热议。电影中的盛唐美景如诗如画,李白、杜甫、高适、王维等一众诗坛“顶流”陆续登场,让观众梦回“大唐群星闪耀时”。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银幕上带着醉意的李白举杯吟出《将进酒》,与诗人朋友驾鹤飞越星河,在九天之上与仙人共饮。这段颇具浪漫主义的瑰丽想象,令网友纷纷破防,“看到流泪,只有中国人才懂那些诗词里的浪漫。”
电影不仅在美术层面有所突破,更探索出关于中国叙事的新路径。“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当穿越千年的诗句透过银幕与观众相遇,长安的繁华气派、梁园的田园风光、扬州的温柔妩媚、塞北的苍凉辽阔,与回响在历史深处的吟诵一齐“唤醒”了观众骨子里的文化基因。

《长安三万里》的“出圈”是传统文化拥抱大众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一批深具东方美学的爆款文艺作品深受年轻人喜爱。比如,《如果国宝会说话》在严肃中玩梗,拉近千年文物与年轻观众的心理距离;《上新了·故宫》将建筑艺术与沉睡数百年的传奇文物带到大家面前;西安大唐不夜城互动游戏“盛唐密盒”有梗有趣,寓教于乐;《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节目技惊全网……

“中国式浪漫”风行背后,可以说是文艺领域践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探索。传统文化并非曲高和寡,只要找到时代化的表达,让观众与中华文明共情,它们同样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大众所喜闻乐见。
“只要黄鹤楼的诗还在,黄鹤楼就在。”《长安三万里》中诗人高适的这句话引发共鸣。它提醒我们,传统文化这个资源宝库,仍然有广阔的可挖掘与利用的空间。
中华文化底蕴深厚,余韵悠长。只要用心、用情探索传统文化之美,观众的反馈即是最好的双向奔赴。恰如高适的那句诗,“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记者:王志艳 李妍)

人民文娱专访 | 《长安三万里》,大唐群星闪耀时

7月8日,由追光动画出品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豆瓣开分8.0,上映6天后上涨至8.2,成为暑期档的口碑之作,引发热烈讨论。

电影通过诗人高适的视角展开,以168分钟的时长带出璀璨繁华、风云激荡的大唐诗史。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贺知章、李龟年、张旭……众多风流人物,伴随着脍炙人口的诗句,一一登场。观影时,有中小学生轻声念诵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也有成年人与片中落寞困窘的诗人共情,为“安史之乱”后高楼倾覆、满目疮痍的家国河山落泪。

作为追光动画的第九部作品,《长安三万里》是其“新文化”系列的开篇之作。谢君伟和邹靖,都是首度出任导演。影片上映第三天,《环球人物》记者专访了两位导演, 听他们讲述这部“大唐诗史”的诞生记。

一个如水,一个像石

决定做“新文化”系列时,第一个跃入团队脑中的主题就是大唐——一个自信包容的朝代,中国人血脉中浩瀚诗海的喷薄之源。他们决定,拍一部唐朝诗人们的故事。2020年初,《长安三万里》正式启动。

片名很早定下,取自明代陈子龙的诗句,“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这是后人对大唐的敬仰,也是彼时诗人们对理想的遥望。“长安,象征着他们不懈追求的理想,三万里,是他们与理想之间的距离。”谢君伟说。

“诗仙”李白,最为大众熟知,是故事毋庸置疑的主角。“可我们不想只做一部《李白传》,我们想看到'群星出场’,呈现一个史诗的世界。”谢君伟说,“所以需要第二个人。”他们选择了高适,那位写出“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边塞诗人。

在繁星若尘的大唐诗坛,高适远非C位,却呈现了另一重人生镜像。他出身将门,少年困厄,在锄地钓鱼中度过半生,50岁这一年进入名将哥舒翰帐下,“安史之乱”中以赫赫战功青云直上。《旧唐书》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相比作为'天才’的李白,高适是一个让观众更有代入感的角色。”邹靖说,“他性格坚毅,不停奋斗,到晚年终成大器。他的故事,与一个普通人在社会辛苦打拼、终获成功的经历很相像。”

史书中,李、高命运的交织,开始于天宝三年(744年),彼时他们已年过四旬。电影则在历史的空白处做了虚构填补,将二人的邂逅提前20年。两个少年,一个口吃憨直、拘束谨慎,一个动辄大笑、洒脱狂狷。

他们壮心磊落,汲汲于功名,却在挫败中铩羽而归。李白是商贾之子,拿着自比“大鹏”的诗赋干谒权贵,却被奴仆叱退,受尽屈辱;高适出身落魄将门,用实战之长枪作取悦贵人之舞,反吓着公主,自讨没趣。

一年后,两人在扬州相见。李白纵情玩乐,一掷千金。

高适看不过去,二人挥别。高适去边关投军,所见景象却是“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回乡读书,10年后再去长安,赴李白之约。彼时李白已入宫城,做翰林待诏,为文艺圈追捧。高适冷眼旁观,黯然离去。

繁华之后,李白被“赐金放还”,在高适的见证下遁入道门。一场痛饮后,高适西去从军,将人生抛掷于大漠孤烟。

《长安三万里》里的李白,是一个让观众陌生的李白,没有醉戏贵妃、力士脱靴的风流桥段,却在入世与出世之间纠结辗转。他的“职场”失意,现出盛世背后的破绽与虚空——李林甫清洗朝堂,杨妃阖家得势,安禄山崛起蓟门,边境穷兵黩武,人才进阶之路阻塞……

李白、高适二人都行得艰难。“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人,一个如风、如水一样自由,潇洒浪漫;一个像坚硬的岩石、不灭的火焰,脚踏实地,闷头向前走。”谢君伟说,“他们是两个性格的极端,但又彼此倾慕、互相理解。”当高适说自己要西去从军时,李白对着他的背影喊:“'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20年前的这句诗,我是照着你的模样写的。”

“安史之乱”中,高适临危受命,从一个八品幕僚跃升为封疆大吏。李白却跌落谷底,因附逆永王沦为阶下囚。在狱中,他写信向昔日老友、现居高位的高适求救。史料并无记载,高适对李白之厄难,有所帮助。

《长安三万里》对此进行了改写,让高适暗中出力,保全了李白性命。“路演时一位观众说,我们给出的这个设置填补了历史记载的遗憾。”谢君伟说,政治残酷、世态炎凉,但他们更愿意对历史和人性做出善意美好的想象。

多年后,流放夜郎的李白途中遇赦,逸兴遄飞地写下《早发白帝城》。此时镇守西南的高适,面对吐蕃围城,想起李白教他的相扑之道,以虚御实、声东击西,大败敌军。须发皆白的他策马挥枪,让衰败的大唐重新迸发昂扬之意,也让两人跨越大半生的友谊,在国难垂危之刻,完成了一次隔空呼应。

“两个人如此不同,但他们做出的选择、留下的痕迹,都在按照心中理想,追求、塑造自己的人生。”谢君伟说,“所以电影最后,又闪回到他们青年时相扑的那片芦苇荡,'在下高适’'在下李白’,彼此相视一笑。历史推着他们的人生形成羁绊、互相交织,但在最后一刻,他们殊途同归、汇合为一。”

“诗在,书在,长安就在”

为了还原大唐风貌,制作团队做了大量功课。他们去陕西历史博物馆,看唐画唐俑的造型特点和比例特征,发现都是上身长且壮硕、下身短而精瘦。所以片中人物都是腰带低系,身材六四,突出雄壮威武;包括各种马匹,也是粗脖丰臀、肥硕健美。

在人物设计上,李白有15个不同造型。和高适相遇时,他长发飘飘,与鸟共舞,纵马驰骋;曲江酒肆,是他人生的高光,一身红袍,风光无限;梁园废墟,他戴上幞头,穿上道袍,朴素沧桑;最后的老年李白,一身素衣,乘一叶孤舟,朝辞白帝彩云间,回归最本真的自我。

“如果说李白的身体线条是软的,曲线的;高适就是直的,特别板正。”谢君伟说。高适共有25个造型,一张“大众脸”,眉眼之间有棱有角;直至“安史之乱”后位居高位,手握高家枪、身着明光铠,烈士暮年,大器晚成。

配角也是群星闪耀,各具特色。玉真公主,玉颊樱唇、体态丰腴,如动态版唐俑,身上配饰、衣服花纹,都参考自出土文物;

杜甫,一反忧国忧民的圣者形象,出场时是一个缺牙的顽童;李龟年,岐王府文艺演出总导演,艺术范儿十足;书法家张旭,比李白还狂癫,没事儿吹一下凌乱披散的头发;“诗佛”王维,一袭白衣,低头抚琴,面沉如水……

为展现大唐地理河川的不同风貌,团队去了很多地方采风。在西安,他们骑车沿城墙走,体会长安的古意;为拍出《将进酒》的诗意,到九曲黄河寻找灵感;为拍出边塞的肃杀,来到千年前哥舒翰镇守的潼关,看眼前河水汤汤、山脉起伏,在牧民的带领下,上马骑行,体验一番高适当年的军旅生活。

用动画电影的视听语言呈现诗中意境,是《长安三万里》的野心。片中一共出现48首诗,用视觉语言展现的有3首:崔颢的《黄鹤楼》、高适的《燕歌行》和李白的《将进酒》,前两首点到为止,铺垫至《将进酒》,进入高潮。

“《将进酒》是李白的代表作,自由、潇洒、浪漫、悲苦、豪迈,杂糅在一起。李白在黄河边,与众人豪放饮酒,想起半生的往事、未竟的理想,带着一丝悲苦开始吟念。直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把酒一泼,洒酒成水。仙鹤从水中冲出,载着诗人、也带着观众进入诗中意境,看银河与黄河的海天相接,看银河里各种生物游走。他们进入天上宫阙,与仙人撞杯、豪饮,飞向九重天,如此豪迈、如此潇洒,但最终,落到现实中李白那张万古愁的脸上。”谢君伟说,“这一大段落的设计,横跨接近两年的时间。我们做了很多技术测试,其中一个李白和银河交互的镜头,就做了半年多。”

电影结尾,高适踏上重返长安之路。此时,“安史之乱” 已结束,山河凋敝、白骨累累,在册人口少了一半。王昌龄、李白、王维都已离世,生长在玄宗盛世里的诗人们如银瓶炸裂,荡进了悲剧。故园破碎、老友零落的高适对小书僮说:“诗在,书在,长安就在。”

《长安三万里》片尾画卷中,与长安有关的诗由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人用不同的方言朗诵出来。它们穿越千年,带着盛世的浪漫与澎湃,也带着历史的沧桑与唏嘘。

大唐之大,是人生选择之大

2020年启动到2023年上映,《长安三万里》一共做了3年,谢君伟、邹靖笑称,“一年走一万里”。

此刻,他们穿着印着电影名字的黑色文化衫,坐在长桌对面,一人一题,回答得认真。拍照时,两人做了个叉手礼,如电影中李白、高适初见。

如果能穿越回大唐,谢君伟希望成为高适。“对我来说,他更具有精神的指导意义,也让我想起自己的这段旅程。”

谢君伟是“80后”,看着《魔方大厦》《天书奇谭》《哪吒闹海》长大,10岁时迷上《灌篮高手》,视漫画家井上雄彦为人生偶像。大学时,他没学动画,但看了大量影片,兴趣勃发而出,毕业后进入动画行业。那是2007年,此后很长时间,他给国外动画做外包,越做越无趣,“总做别人的东西,没什么共鸣,特别期盼能做中国的故事”。

2013年,追光动画成立,谢君伟加入,见证了最初的测试短片《小夜游》的诞生。

近些年,“国漫崛起”的口号响亮,但崛起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进入行业16年,我也不知道前路到底怎样,就是凭着一腔热爱走下来,像高适一样。”谢君伟说。

对此,邹靖也深有感触。同样是“80后”,他的童年片单与谢君伟高度重合,而且学的就是动画专业,毕业后顺理成章入了行。中间一度去做游戏导演,拍些短故事,但不满足,想做更长、更复杂的作品,后来看到《白蛇:缘起》的一个片段,“是我想做的东西”,于是加入追光。

邹靖回忆起2011年7月8日,动画电影《魁拔之十万火急》上映,自己去跑路演。那是他参与的第一部院线作品,公司全员出动,在影院搭摊宣传,游说每一个路过的人。

12年后,同样在7月8日,《长安三万里》上映,观众的热烈反馈,让邹靖感慨万千。当年离开游戏公司时,同事都诧异,游戏行业报酬丰厚,为什么去搞不挣钱的动画?“因为我要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样度过生命才有意义。”邹靖说,“我觉得李白也是如此。”他羡慕李白的人生强度,羡慕其对生命、对情感的感受力,“我成为不了他,但我非常爱这个人。”

人生与作品,冥冥中总会有所呼应。对谢君伟、邹靖来说,《长安三万里》里诗人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和突围,也映照着当代人的境遇。他们希望将观众带入那个历史时空,看看那些伟大的灵魂如何定义和选择自己的人生。

电影中,高适对李白说:你是谪仙人,要回天上。我是世间人,我在世间盘桓。

李白一生都想用奇策奇功建旷世伟业,却在挫败痛苦中将自己催化为“诗仙”,那些动人的诗句,永远烙刻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而高适,实现了李白的世俗志愿,在知天命之年抛却诗笔,长剑出鞘,走上平叛救国的沙场。又怎么断言,谁的人生更精彩呢?

后人总结:“大唐之大,其实是人生选择的广大,是价值观上的辽阔,是纵横万里的无限可能。”李白、高适的同行与歧路,不仅存于诗史,也启发着我们如何在一个纷繁的大时代中,选择自己的命途与归处。

细看《长安三万里》:盛世三万里,人间最长安

近期,国漫电影《长安三万里》的上映引起了极大热度,近三个小时的影片向我们展示了唐代诗人李白、高适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一生,我们在感慨命运诡谲的同时,这二位诗人毕生所向往的长安,也成为了一个神圣的存在。长安,那个才子佳人都向往的圣地,那个恢弘大唐的象征。不知在影片最后,一声声吟诵长安的诗句接连响起时,大家是否感到热泪盈眶?

影片中的长安,是一个繁华的大都会;而在当时的文人士子心目中,长安更像是内心热烈理想的象征,是他们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理想之城;甚至在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也都珍藏着一片来自长安的皎洁月光,它包容、开放、多元、繁盛,是独一无二的盛世剪影。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电影,走进这熙攘繁盛、清丽壮美的长安,去看一看它到底缘何成为了大唐的代表,又缘何成为了大家欣然向往的“桃花源”。

开放包容的社会风貌

影片中,李白与高适多次到达长安,在二位诗人的带领下,我们也一睹长安城中的盛世风采。长安作为唐朝时期一座中外闻名的国际大都市,其经济发展水平自然首屈一指,然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放的社会风貌也是长安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长安城的“文化软实力”一方面来自大唐知识分子——长安是个人才云集的地方。唐朝士人的精神世界堪称丰富之最,物质上的丰盛孕育出了他们张扬个性、富饶敏锐的精神体验。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李白《侠客行》

这些士人凭借着自身的文才韬略来到长安,希望争取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在文人自带的风雅性格的推动下,他们有意无意地留下了许多吟咏长安的千古佳句,也正是因为这个特殊的文化现象,后人才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感受长安这座城市的非凡魅力。

而文化软实力的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不间华夷,兼收并蓄”的开放国策。唐朝时期,整个社会与西域胡人之间关系密切,不止进行频繁的贸易往来,也进行深入的文化交流,使得长安城同时具有了少数民族以及西域文化的灿烂风采。“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咸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歌舞升平的华丽面纱下,长安多元的艺术元素、超高的文娱水平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锐意改革的人才选拔

在长安城内,有一个独特的现象,被称为“雁塔题名”。雁塔即为大雁塔,又叫大慈恩寺,位于长安城晋昌坊内。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游慈恩寺,一时兴起,将名字题在大雁塔下。不料此举引得文人纷纷效仿,尤其是新科进士更把雁塔题名视为莫大的荣耀。他们在曲江宴饮后,集体来到大雁塔下,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的时间用墨笔题在墙壁上。这便是“雁塔题名”典故的由来。我们所熟知的诗人白居易便是雁塔题名的人物之一,曾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孟郊《登科后》

国家的强盛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而大唐之所以人才辈出,与其人才选拔方式的改变有着莫大的关系。唐代科举制度在太宗时期开始正式实行,科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进士科、明经科和制举科。其中进士科是最重要的一科,由中央政府主持,考试每三年一次,每次考试的人数一般在一千人左右,考试地点在唐代的首都长安。考试内容包括《五经》、《六艺》和《钦定唐律疏议》等,主要考试文化素养和政治观念。明经科是唐代科举制度中的第二大科目,主要考试的是候选人的儒家经典知识。制举科考试则主要考察选人的才能和品德,包括经历、职业、贡献和家族等。

科举制度的实行,为唐代的人才选拔提供了一个公正、公平的平台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也正是这些人才,成为了撑起大唐的坚实脊梁。

不得不提的繁荣盛景

长安作为天子脚下的皇城都市,有着将近九十平方千米的广阔面积,宏大的城市有着不同的组成部分与社会功能。从组成部分看,整个长安城可粗略分为外郭城、皇城、宫城以及禁苑和坊市。而从社会功能看,长安则要被拆分成“都”与“城”两个方面。它一方面倚靠着大唐帝王至高无上的皇家风度,有着雍容华丽的风貌;另一方面,则包容着各种各样的商坊街巷,从而造就了中西多彩、丰富有趣的市民图景。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作为“都”的长安,意味着国家权势、政治中心。大唐奉行对外开放的国策,长安也成为了对外交流的重要纽带,近处的日本、远处的中亚也都像大唐的士子一样向往着长安。作为当时的世界中心,很多国家派遣使者到长安学习,这群人被称作“遣唐使”,他们的学习内容包括制度、文化、农业等方面,例如日本派遣多位使者到长安学习,这些人将在唐朝积累到的经验,传播到了日本,所以在今天,在日本仍然可以看到很多仿唐代的建筑。

而作为“城”,长安则承载着老百姓物质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盛唐时期的长安容纳了一百万余居民,一百零八个坊作为百姓的居民区,而居住地之外就是车水马龙的东市、西市,与商业区。在星罗棋布都坊市中,东市的风格较为华贵,与皇家承接的都市拥有着高端的礼乐商业。而西市则有着国际化、大众化的魅力,外国与多民族的特色产品琳琅满目,日常的餐饮娱乐百花齐放。鳞次栉比的商铺以南北贯通的朱雀大街为线索,在整个长安城排布开来,热闹的曲艺杂技、火热的美食餐档还有各种奇珍异宝都汇聚于此。盛唐的强大与开放浓缩在这一座长安城中,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生意人、消费者,共同孕育出灿烂多元的经济文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盛唐的繁荣作为一段历史已经随着时间的洪流逝去,而那时所形成的“盛唐气象”,却成为了我们民族不可多得的文化共识。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为表,经济为里,中原金融博物馆公益开放,免费参观,欢迎大家前来从经济角度感受历史的变迁,不止盛唐开元,还有北宋元祐、明初永乐、清中康乾,乃至近代改革开放,都在博物馆中有着详细的介绍,更多黄河治水金融、河南商帮文化等精彩内容,也期待大家到亲临现场观看。

上观网:《长安三万里》,用诗歌传诵“中国式浪漫”

李白、杜甫、王维……一串熠熠生辉的名字,从书中走上银幕,再现中国历史上1300多年前的“群星璀璨”时刻。7月8日,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以诗人之名、诗歌之美贯穿大唐盛世的气象万千,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个夏天瑰丽“盛放”。

安史之乱后,吐蕃出兵大唐西境,困守孤城的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适,向监军太监回忆起自己与诗人李白跨越数十载的情谊。凭借这一独特的视角,《长安三万里》讲述了一群性格各异、充满才情的诗人们的故事,让观众感受到他们诗酒风流、纵情快意的人生志向。

作为主角的高适和李白,在洞庭湖不打不相识,于二十四桥明月夜轻舟快行,江夏黄鹤楼纵酒题诗,梁园绿池间相扑竞逐;还有贺知章、杜甫、张旭、王维、王昌龄、岑参,甚至“乐圣”李龟年、“草圣”张旭、“画圣”吴道子等千古流传的名家,结为文友,连诗酬唱,兴之所至便留下深深一笔,组成气度恢宏的“诗友会”群像……在电影中,这些充满历史感的唐代诗人,无不借由诗歌的面貌出现,他们的诗词歌赋,观众早已耳熟能详,一听到就能触发记忆;而蕴藏诗中的儿女幽思、家国情怀,由恰到好处的影视化呈现形成了日常和细节,让人们对盛唐诗歌有了更多直观的感知。

随着诗人们的足迹和吟咏,锦绣诗篇喷薄而出,勾勒出更多由唐诗浸染而出的绚烂画卷。孔武有力的武士,玉颊樱唇的佳人,灵感源自于历史遗存唐俑雕塑和画作;夜船花雨舞佳人,胡姬酒肆笑春风,无不是狂艳丰美的时代特征。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从长安、扬州到潼关、蓟北,诗人们眼中四海朝归九州腾的壮美盛景,一转而成金戈铁马的边塞悲歌……《长安三万里》诵的是诗,万里山河却都是历史风尘中的唐代气象,唤起人们萦绕心头的文明记忆和文化浪漫。

璀璨的大唐盛世下,是诗人们百折不回、寻梦理想的壮美篇章。《长安三万里》将诗仙李白从年少时的意气风发,到年长后的壮志难酬展现得淋漓尽致。在看重家族名望、出身门第的时代,作为商人之子的李白无法通过科举求得功名,因此,电影将纪实与想象结合,展现了一个身在“红尘”的李白,既有鲜衣怒马、仗剑天涯,也有入世曲折、出世无奈和暮年颓唐。

然而,通过诗中的意境,电影以大幅笔墨,展现出诗人不断追求理想的卓越精神。电影中,杜甫带着失意的中年李白去乡下拜访高适,夕阳斜照的梁园残壁上,发缕斑白、面容衰朽的诗仙不禁哀叹:“人间的道我是走不下去了……”但是,当带着醉意的他举杯吟出《将进酒》时,“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震撼之音,与诗人们如梦如幻、如痴如醉地驾鹤飞天、扶摇直上,简直将浪漫和诗意泼洒到极致,展现了他们对理想的追逐、对生命的热情至死不渝。

正是诗人们将痛苦掰碎了融进诗里才有了精彩的流传,于坎坷中乐观前行的理想主义精神,穿越古今成为当代人的精神共振。“高兄,你心中的一团锦绣,总有脱口而出的一天!”这是电影中李白对高适的勉励,也是高适一生对自己的激励。遭遇了求取功名的失意、看到“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的不公,他用木炭在陇西驿站亭的诗板上刻写下“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在个人命运与时代遭际触碰之时,用诗歌坚定理想和信念,展现中国诗人的精神世界和高贵人格。

乘着彗星轰然而来的天才诗人早已远去,不朽的诗作却始终奔涌在岁月长河中,让盛唐的时代风貌凝结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安三万里》的放映现场,人们第一次感受到“影院里有人讲话”这件事毫无违和,因为只要影片中的诗人们开始吟诗,观众跟念、接续的声音就此起彼伏。文化自信在不经意间代代传承,让更多人找到情感共鸣和心灵归属。

“只要黄鹤楼的诗还在,黄鹤楼就在”“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电影的最后,高适回答书僮的话,隽永动人,让很多观众的感情“共振”到顶点,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过去和未来紧紧连接在一起。“竹简未枯心未烂,千年谁与更招魂”,“中国式浪漫”里蕴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要用心关注、承袭、流传,这份文化魅力和文化自信就会绵延赓续。

《长安三万里》:播下诗的种子,长成理想的参天大树

上映不到两周,国产动画巨制《长安三万里》票房已接近9亿元,观影人次超过2000万,在中外佳片激烈竞争中一路领跑。

这部动画以168分钟的超长篇幅讲述盛唐时期诗人李白、高适、杜甫等人的友谊,以及众诗人对梦想的不懈追求。沉浸式的观影体验,令书本中固化的诗句一下子立体起来。影院变成了孩子们的“大型背诗现场”,《长安诗选》等衍生品脱销,片中人物李白、玉真公主等的装束被竞相模仿……

《长安三万里》监制、追光动画总裁于洲说,这部动画仿佛播下了种子,将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不仅是诗歌的种子、理想的种子,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以诗言志,这是一场唐诗的“逆袭”

“'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觉晓’,这些诗都朗朗上口、特别好记,但李白的《将进酒》却很长,有一天我发现我的儿子也能背诵《将进酒》的开头部分了,这是多么神奇的'化学反应’。”令《长安三万里》导演谢君伟感到骄傲的是,电影上映后,自己的儿子背诵古诗的数量和完整性更加惊人。

影片制作周期3年多,也恰是谢君伟的儿子对传统诗词的一个快速学习期。“为人父母,都有这样的感慨,忽然有一天可以和自己的孩子对上诗了,这样的互动,成了两代人情感的连接,太美好了!”谢导回忆,“为孩子们和他们的家庭去创作”,这是团队坚持向前的重要动力之一。

《长安三万里》中共有48首唐诗与剧情、人物巧妙融合。其中包括《静夜思》《春晓》等小学课本里的经典,也有极富想象力、蕴含李白洒脱、浪漫与悲苦的《将进酒》,这些诗一同唤起了观众对中华传统诗词的共同记忆。

这部动画大胆选取了唐代诗人的视角,把时空坐标瞄准当代中国人既熟悉又陌生的李白、高适和杜甫等人,填补了很长时间以来中国动画长片的多项空白。

“选择唐代诗人和唐诗为主线,是一种冒险,也是一次'逆袭’。”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副教授江逐浪分析,近年来国内领先的动画创作团队大多选择远古神祇和民间传说来进行二度开发,一方面是致敬传统,同时也包含有“技术性规避难点”的讨巧思路,而《长安三万里》的问世,是迎难而上,下决心从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中,把一群活生生的人文偶像树立起来,这是一项创举。

中国李白研究会原会长薛天纬肯定了《长安三万里》的探索。他认为,这部作品不是简单地把几首唐诗搬上银幕,而是为观众塑造了“可亲、可敬、可爱”的唐代诗人形象。高适曾有“雁池垂钓心长苦”,李白更是“将登太行雪满山”,如何去克服人生中的困境,这部动画带给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深刻启迪。

千余人精耕细作,动画“功夫”在诗外

3年多制作周期,近300人的原创团队,还有近千人组成的行业支持团队,共同支撑起《长安三万里》的每一帧精美画面、每一个动人细节。最新统计发现,在繁华的长安城大全景中,有超过1万个小角色“同框”出现,且画面中的每个人都在忙碌着,仿佛展开了一幅三维立体的盛世长安风情画卷。

由于叙事的时空跨度大,高适的形象在片中有20多个版本,李白也有10多个版本。以高适为例,他从8岁到60岁,形象的每一次变化,都牵动着观众的心。

片方透露,为高适配备的不同时期的白色马匹造型就有7种变化,而马匹上的装饰也随人物不同的境遇而不断发生变化。“全片共出现了12种不同的马匹造型,我们不吝惜成本,要将唐代诗人的侠义与豪情最充分地展现。”谢君伟说。

为了使影片的动画表达更加专业化,配音演员在剧本诞生后就较早地介入到了创排中。所有的动画艺术家为“将进酒”片段展开想象,带领观众进入李白的精神世界。众诗人在银河中翱翔的精彩画面,制作耗时近两年,通过锲而不舍辛勤劳作,才得以完成。几乎与此同时,配音演员已经率先贡献了第一版的艺术化诵读,为画面创作增添了更多想象空间。全片英语翻译工作也及时展开,为李白、高适、杜甫等动画形象走向国际银幕打下基础。

超越“三万里”,中国动画依然在路上

从对酒当歌,到逐梦长安,《长安三万里》其实是一部诗歌与理想双线并进、交织交融的动画故事。于洲和谢君伟都谈到,对于追光动画团队本身而言,过去3年多的创作历程,其实也包含着“李白的浪漫与豪情”和“高适的笨拙与勤奋”。

《长安三万里》团队立下的“小目标”是“要用中国动画,讲好中国人自己的故事”。令人自豪的是《长安三万里》的“国产浓度”达到了百分百,大量优秀的动画工作者投入到大唐盛景、诗人豪情和唐诗魅力的再现中。

10年来,追光团队通过实战培养了一大批本土动画人才。比如,作为动画专业大学教师的江逐浪从《长安三万里》的片尾名单中意外发现总监是自己曾经的学生。更令她欣慰的是,学生们既能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技术,做出史诗般的动画作品,又能通过动画,在观众心中播下执着追求理想的种子,润物无声。

谢君伟则坦言,并非动画科班出身的自己,似乎也有着“李白+高适”般的宏愿,早年从一名普通动画师,逐步成长为动画组长、动画总监,而今能在《长安三万里》中首次担任导演,自己的经历本身也是“逐梦长安”的一种写照。

“从创作过程中的180分钟版本,到上映的168分钟版本,我们深知影片超长可能带来市场的'反作用’,但我们还是坚持要把李白、高适的故事讲完整,这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故事,充满了中华文字的美感,也充满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文化自信。”于洲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