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代建筑中斗栱的技术特征

 古建秦 2023-07-18 发布于重庆

汉代地面木构建筑无存,有关汉代建筑形象、大木构架方式及做法、外部构件形象、内部装饰手法等,较难得到实际的认识。研究唐以前的建筑,要依靠考古发掘资料,研究汉代及汉代之前的建筑,更不得不以考古发掘的资料为主要实物(1)。有学者认为,考古学式的建筑历史研究方法在中国建筑历史学界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2)。

当然,有些汉代墓葬建筑的外墓道上,残留有木构瓦顶的建筑遗迹,应是与祭祀有关的建筑物;或有直接用木构架来搭建墓室(3),仅残留使用木构的遗迹。汉代墓葬建筑中还出现墓室存在木构瓦顶建筑,如江苏徐州发现王莽时期的墓葬,“墓室内有建筑。墙壁为木板结构,屋顶部覆有十排大板瓦,每排四块……”(4),这属于“明器式”建筑(5)。因仅是对现实生活中建筑的象征性表现,对研究汉代地面建筑的作用也还是有限的。由此,建筑遗址、祠堂(包括地下的小祠堂)、汉阙,汉墓建筑本身及其中出土的汉画像砖石、建筑明器等,就对研究汉代建筑历史、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具有追本溯源的重要意义。

一般遗留的汉代祠堂建筑本身(包括小祠堂),是模仿汉代地面木构建筑而来,正面有立柱,可分为屋顶、墙身(及石板)、台基(及石条)等三部分,其形象部分具有地面建筑的特征。如檐口有瓦当、屋面有筒瓦、瓦条脊,屋顶一般为人字坡等。但因石材加工不易、石块体积较大、以及构成祠堂的石材往往都需雕刻画像(故石材越大、越完整越好)、反映木构细部特征较少等原因,使得汉代祠堂建筑,在模拟现实存在的建筑形象,是有局限的。汉画像砖石可以弥补某些不足(6)。众多的汉画像砖石中,往往直接描绘有汉代建筑形象,且较为细致、具体、生动,值得钻研。

一般来说,汉代建筑技术特征,可分以下几方面内容:

大木作:斗栱、柱子(包括柱础)、梁枋、腰檐及平坐。

小木作:墙壁装饰、帷幄、家具、隔断等。

其他:屋顶(包括屋脊、鸱尾)、台阶、窗觳等。笔者将分门别类进行较为具体、深入的研究。

首先,需说明的是,汉代距三代不远,汉代人的思维中有不少原始的成分。因此,研究汉画像砖石中表现的建筑技术,不能只关注技术本身,更要注意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或将建筑技术、艺术分为自然性和社会性(7),往往应是交织的。如陈明达先生认为,沂南汉墓画像石“是有意识的把柱子放在明间的中线上……它为什么必须要在中线上?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了解的”(8)。

据台湾著名学者汉宝德先生研究,沂南汉墓一斗二升带翼状斗栱,具有一种神格……似乎斗栱本身就是一个崇拜的实体。并进一步认为,沂南汉墓画像石(陈明达先生认为是祠堂建筑)后进当中一间没有装门窗(图1),正中线上一根柱子上托着的斗栱,“若不是本身就是神明,至少它是室内神明的护神”(9)。类似于这样将斗栱置于中线上的汉代建筑明器较多(表1)。

图片

图1 祠堂

表1 出现中柱承托斗栱的汉代建筑明器资料举例

图片

此外,四川崖墓中的斗栱,确有作为装饰单独使用的情况(10)。浙江海宁东汉画像石墓,前室北壁浮雕一斗三升斗栱,栱长超过柱高,装饰意味极为浓郁11。后世建筑中,前面采用补间铺作,侧面或背面则无,这样的情况较多,如华林寺大殿12。而遗留古建筑最多的山西各地,可谓常见,历代皆然。

刘叙杰先生研究了“尊西”思想对建筑的影响13。王贵祥先生言秦汉时人们对建筑选址的思想中,夹杂某种巫术思想成分14,这些均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等等。笔者拟对汉代建筑技术特征,逐次探讨。

大木作

大木作是我国木构建筑的主要支承结构,可分为柱、梁、枋、檩等15。

汉画像砖石、建筑明器、祠堂等形象资料,所反映的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可概括为四方面内容:斗栱、柱、梁枋、腰檐及平坐等。而檩则因表现方法的局限,一般较少见到(秦汉骊山汤建筑遗址16。河南黄河故道发现汉代屋顶建筑遗址,但未介绍有檩条17)。有关大木架构体系,笔者拟专文探讨。

关于斗栱的起源问题论著较多,或认为:“斗栱系统从未是中国建筑构架的有机的必要的部分……它始于装饰,终于装饰”18等。因不属本文的研究内容,从略(表2)。

表2 有关斗栱起源研究论著资料举例

图片

斗栱

斗(升)、栱。文献中斗的名称有:“栌”、“木而”、“节”等,主要是起垫托作用的构件19。我们现在所谓斗栱的基本组成,为斗、栱、昂、枋(及材)等四项20。

斗(表3)

表3 文献中斗的名称举例

图片

汉代斗的平面多为方形或矩形,也有圆形。斗身与斗欹高度一般已较为接近(也有例外)。斗欹有直线、曲线或其他形式(如二折线)等。

栌斗,即柱头大斗。石质栌斗,在汉画像石墓、汉阙、石祠中较多。如山东泰安大汶口汉画像石墓,门的中柱八角形,每面宽14 cm、高48 cm,柱上刻斗,斗高30.5 cm、宽47 cm、厚47 cm,斗平高15 cm、欹高15.5 cm,柱下端凿成覆斗式21。

山东孝堂山郭氏墓石祠中柱,“大斗耳、平与欹的比例几为一比一,斗欹有明显的内幽页”22。四川平杨府君阙栌斗外表浮雕兽头23。

目前,已发现数例汉代木栌斗实物。例如,甘肃居延汉代鄣遗址,南侧墙下发现有烧毁坠落的木柱、斗。木柱八角形,上端圆榫上插一栌斗、斗口弧形,约属西汉中期24。新疆罗布泊楼兰古城遗址,出土两枚木质栌斗,分为方形、圆形。方形栌斗,斗欹有幽页,长34 cm、宽26 cm、高17 cm,比例4∶3∶2,中间有径8 cm的圆形卯眼(图3)。圆形栌斗,顶径24 cm、底径18 cm、高17 cm,由顶面向下分为四层逐渐小,斗耳、平与斗欹浑然一体(图4)25。而汉画像砖石中的栌斗,底部尺寸往往大于柱径,柱高与斗高之比在2.5至7之间(图5:h、i),斗身与斗欹高度已较为接近,说明已有一定的权衡26。

图片

图3 方栌斗

图片

图4 圆栌斗

图片

图5 斗栱

a 汉陶楼明器角部出檐(单层栱),b河北望都出土陶楼,c汉代陶楼明器角部出檐(多层栱),d山东肥城汉墓画像石,e两城山画像石,f四川渠县沈府君阙,g四川渠县冯焕阙,h山东肥城孝堂山郭氏祠,i山东安安丘汉墓,j河北望都出土陶楼,k四川重庆江北相国寺汉墓陶楼,l四川木马山出土陶楼明器,m山东平邑汉阙斗栱

散斗是位于栱两端的小枓27。据河南唐河南关汉画像石墓中所示(该墓属东汉早期,图6:j),位于栱中间的齐心斗(或交互斗)较两侧的散斗为广,或是为增加斗栱承受较多的轴压力而采取的措施。齐心斗和交互斗大于散斗的规定见于北宋《营造法式》。由此,这实际用于木构建筑中,可能早于东汉28。散斗,在一斗二升、一斗三升的汉画像砖石中极为常见,无须赘述。

图片

图6 斗栱

a山东历城孝堂山画像石,b山东嘉祥武梁祠画像石,c山东日照两城山画像石,d山东沂南汉墓斗栱,e江苏徐州汉画像石,f四川渠县冯焕阙斗栱,g山东沂南汉墓斗栱,h四川雅安高颐阙斗栱,i河南荥阳汉陶仓明器,j河南唐河汉画像石,k四川渠县沈府君阙,l广州东郊龙生岗出土陶屋明器,m四川德阳黄许镇汉墓,n四川牧马山陶楼明器

图片

图7 斗栱

a河南灵宝东汉三号墓出土陶楼(中国历史博物馆藏),b四川渠县沈府君阙斗栱,c四川成都出土画像砖,d河南陕县三门峡出土陶楼,e河南灵宝东汉二号墓出土陶楼,f河南灵宝东汉三号墓出土陶楼,g河南焦作西郊出土陶楼,h山东两城山汉墓画像石,i四川出土汉画像砖,j四川出土汉画像砖,k广州先烈路出土东汉陶屋,l广州西郊皇帝岗出土陶楼明器

栱(表4)

表4 文献中栱的名称举例

图片

汉代文献中有关栱的名称有“欂”、“枅”、“槉”、“栾”(即曲栱)等,可分为直栱、曲栱两种。

鸳鸯交手(首)栱见于四川忠县丁房阙、渠县无铭阙与沈府君阙(图5:f)。而冯焕阙中之栱身,一端为曲线,另一端则为折线(图5:g)。

早期栱体外形较为简单,其端部为平直矩形或多层叠涩,或有收杀成单斜面。随着斗栱的发展,在一斗二升、一斗三升斗栱中,出现了折线栱、曲线栱。曲栱在山东汉画像石(图5:e),四川汉阙、崖墓、建筑明器(图6:k、m)等较常见,或认为是古人利用天然弯材的产物29,或为石构中的一种夸张和变体30,更有可能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有研究者认为山东两城山画像石中有四挑斗栱(图5:e),为挑出的华栱之形,华栱比枋子粗大,或可用足材栱类之31。有学者认为此为偷心华栱,汉代外檐铺作有多挑华栱偷心结构方法32。或认为具体是上下重叠,还是向外挑出,尚不得而知33。

在建筑明器、壁画斗栱中,插栱较为常见。东汉陶楼所见,已趋于成熟并广泛应用。如河南三门峡刘家渠73号墓,檐下为一斗三升(图8:a);山东高唐陶楼,采用一斗三升、一斗二升插栱(图8:b);河北望都东关汉墓陶楼,檐下采用插栱,其上为重栱(图8:c)。据此,我们认为作为构件的插栱,不仅只出现于南方穿斗式建筑之中。

图片

图8 插栱

昂(表5)

表5 斗栱组成论著资料举例 

图片

昂,宋《营造法式·释名》引何晏《景福殿赋》,则知汉代已有昂34。但有学者认为,“具有大椽意味的'昂’,并不是汉传统之间的东西”35。认为上昂就是斜撑,下昂才是杠杆,并举《营造法式》上昂使用在“平坐”为证36,现存实例可见湖州飞英塔37。故《景福殿》中的昂,实为斜撑38。至于假昂,则迟至宋代才出现39。

材(表6)

表6 古籍中记录“材”举例

图片

用材起于何时,较难论述。古籍之中有关“材”之记载较多,如《仪礼训纂》:“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40《吕氏春秋》:“夫大匠之为宫室也,景大小而知材木矣。”类似记载《周礼》较多。《汉书》云汉代将作大匠辖官中,已有主管“材”的专门吏41,设有专门的营造机构42。这些记载不应是指后世有等级的材,而应指材料。当然,“我们在汉阙上及汉崖墓上以及汉明器上,见有许多枋子层层叠起,全是一样大小,可见汉时用材已有一定的尺寸”43。这是指营造用材制度。郭黛姮先生认为,宋《营造法式》中的材,有着强度、尺度、构造方面的概念。并认为“有的明器上还有从柱或墙壁上挑出的方子,也与横栱断面相同,这说明当时(汉代,笔者加注)已有使用统一的材质概念”。

此外,耍头是斗栱的常用组件之一。河南商水文化馆征集到两件带有昭车出行的陶耍头。高9.5 cm、长12 cm、厚6 cm,应是东汉砖墓上的构件44。

结语

刘致平先生认为,最早的斗栱形象见于战国铜器如钫盘等花纹上45。刘叙杰先生认为,虽西周铜器上已出现斗栱形象,但与建筑实际差距甚远46。战国时期中山王国铜制方形几案(图2),出现斗子蜀柱,斗栱形象已较为成熟,表明数百年后斗栱的发展(或谓此为最早的抹角斜栱47)。还有研究者认为斗栱在战国以后,才出现于我国木构建筑上48等。

图片

图2 铜方案

实际上,战国中山国建筑已采用陶斗,且形状各异,后世常见的各类斗几乎均有,如栌斗(最大长19.5 cm、宽16 cm、高9 cm)、平盘斗、交互斗、丁字口栌斗等。其中一陶斗出土时尚残存已炭化的长条形木块,可能是木拱的残段。“这几件陶斗皆为建筑上的实用构件,但尺寸较小,不可能用于大型建筑上,可能是当时官署一级的门楼建筑或门前砖、石小阙上的用斗”49。

从采用对象看,与后世较高等级建筑,如殿堂、厅堂等官式(所谓大式)才可使用斗栱,不同的是,汉代的作坊、仓楼,甚至桥梁50、猪圈、厕所上都有斗栱51。这至少说明,汉代斗栱等级制尚未确立,相应就缺少了后世所寓意的这一文化内涵。

汉代词赋中称斗栱为“欂栌”52,此为欂栌二字连用53。有关铺作与斗栱的关系,较为复杂,研究者亦众。或认为唐中期,铺作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54等等。或认为泉州开元寺天王殿的铰打叠斗,类于古籍记载的欂栌55。有研究者认为,“山节藻棁”除装饰外,还有防火之意,为古代“厌胜”之术56。

汉画像砖石中,所见到的斗栱较程式化,“基本单位则清晰可稽。其组合有一斗二升或三升者,有单栱或重栱者,有出挑至三四挑者,其位置则有在柱头与补间者”57。有学者认为,汉代重栱之法,非如后代泥道栱或瓜子栱上施慢栱之意,乃双重令栱之意,又似为慢栱施于令栱之上58。

宋《营造法式》将斗栱分为偷心造、计心造两种59,汉代斗栱尚处于偷心、计心的初级阶段,多为单斗只替、挑头上安令栱等简单形式。也有类似于斗口跳的样式,如四川三台郪江崖墓群中胡M1后室中心柱的斗栱即是(图9),时代为东汉晚期60。或许与后世计心造斗栱有着渊源关系。

图片

图9 胡M1后室中心柱斗栱

据汉画像砖石、建筑明器等出现的斗栱形象,可分为柱头铺作、转角铺作、补间铺作三种。

注释和参考文献:略

作者:周学鹰

文章来源:华中建筑,2006年09期 

原题目:《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之一)——斗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