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班级管理 | 评选“早读之星”的意外收获

 新用户75266912 2023-07-18 发布于重庆

早读之星

评选缘起

早上,学生陆续到校,早的七点半就候在校门口等保安放行,晚的八点过都还不能到校。这二三十分钟实在不好安排。利用这点时间批改作业吧,浪费了早上的大好时光,不利于督促学生养成早读习惯。和先到的学生一起边看书边等吧,一年级的小朋友识字量太小,一册绘本两下就翻完了。

下决心扭转这个现状。

开启评选

早上一进教室,就在黑板上写下“早读之星”,提醒早到的读书。凡认真读的,把其学号记录在“早读之星”几个字下面。渐渐地,进了教室就赶紧打开书读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了。

最初,不管是读书还是看课外书的都评“早读之星”,后来发现有的小朋友频频到图书角换书,教室里比较散乱,早读的氛围也不够。后来改成大声读或背语文书、《日有所诵》,早上教室里就书声琅琅了。

每天评了“早读之星”后,我就拍下照片,发到班级群里。家长们看了评选结果,等孩子回家自然会给予反馈。评上了的,家长一通表扬,孩子有成就感,第二天读得更起劲。没评上的,家长就会过问为什么没有评上啊,然后鼓励孩子第二天榜上有名。因为有了家长的积极反馈,孩子逐渐有了早读意识,也有了进教室不说废话抓紧读书的习惯。

除此之外,这一小小举动还有意外收获。

意外收获一

为了知道集体早读前自己可以读什么,组织了小小的讨论。有的说可以复习语文书前面学过的,有的说可以预习当天要学的课文,有的说可以读生字表,有的说可以背《日有所诵》……

进一步启发,孩子们还知道了可以利用这点时间,完成当天的读背任务。这样很多同学家庭作业里的口头作业在八点前就能完成个八九不离十了。让孩子自主安排早读内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

意外收获二

未进教室,就先闻朗朗书声。一进教室,就看到同学已在读书,老师站在讲台上扫视,手里拿着粉笔不断记录“早读之星”。这番情境中,后到教室的也几乎没有机会说话聊天,落座后都拿出书读了起来。这样,一大早,学习氛围就在读书声中形成了,为一天的学习开了个好头。

意外收获三

之前,迟到现象虽然不严重,但总有几个拖拖拉拉,影响集体早读和开早会。自从评选“早读之星”,迟到现象基本改变,因为来得太晚就没有机会评选。一个家长反馈,孩子以前喜欢赖床,现在为了评“早读之星”,一喊就起床了。喏,赖床和迟到也一并治了  

意外收获四

近段时间,感觉孩子们各项表现都比之前有了明显好转。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一早就被评上了“早读之星”,产生了自豪感、成就感,心情也大好,自然就开了认真学习的好头。再加上回家后,家长给予积极肯定和称赞,孩子不仅有想要好好学习的愿望,也有了坚持下去的力量。

一位家长反馈说自己的调皮孩子“突然就乖了”“现在一回来就是做作业”,想来就是多次评上“早读之星”所产生的神奇力量吧。

早上,只要在读书背书,不怎么费力就能评上“早读之星”。因为如此,很多孩子很容易就获得这份光荣。而这份看似微不足道的荣耀,却成了一道光,照亮孩子的心,向着明亮那方绽放。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