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强社区工作者建设和激励“15条”措施!

 阿福根 2023-07-18 发布于上海

图片

来源:中国社区报

图片

日前,记者从上海市浦东新区民政局了解到,为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区民政局、区委组织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浦东新区关于加强社区工作者建设和激励关怀的若干措施》(简称“社工15条”),涵盖选人用人、职业晋升、关心关爱、激励褒扬等方面,并首次尝试将社工额度配备与居民区老龄人口相挂钩,率先打通居村交流通道。

这是该区继去年9月针对社区工作者出台《浦东新区关于深入实施“班长工程”进一步加强居村党组织带头人激励关怀的若干举措》(简称“激励关怀15条”)以来,推进实现基层“队伍建设有机制有平台、人才培养有标杆有后备,个人职业有目标有归属”目标的又一举措。

据了解,两个“15条”所指社区工作者是在新区居民区和街镇公共事务岗位直接从事社区服务和管理,由街镇保障全部经费并统一管理使用,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全日制工作人员,主要包括:居民区社工、街镇中心社工和镇管社区社工三类。两个“15条”内容相呼应、相衔接,努力打造从广大社工到居村党组织带头人各有激励、梯次发展的基层工作者队伍建设一体化格局。

此次出台的“社工15条”措施,主要根据新时期基层治理形势要求,在优化基层人力资源配置,拓展队伍来源,打通城乡交流、提升队伍素质、增强职业认同度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突破,同时进一步突出基层工作者队伍,“块属块管块用”导向,赋予街镇更多用人主导权,激发主动性。

根据社工不同类别,采用不同额度配置办法。针对街镇中心社工额度按照街镇规模大小(区域面积、常住人口)实施分档核定,针对居民区社工额度按照居委会管辖户数规模实施标准化配置,一般500户至2000户的居民区安排5至11名。并在上海首次探索尝试,将社工额度配备与居民区具体情况相挂钩,针对常住人口老龄化比例较高的街镇适当增加额度,确保基层人手力量和工作体量精准匹配。

调整后浦东新区社工总额度约2.5万名,相较原先1.8万名社工额度,增加了7000多名。浦东新区目前实有力量配置已经达到20人,大大加强了基层人力保障。

增强选人用人灵活性。现有社工来源主要是通过社会公开招聘,“社工15条”拓展了队伍来源渠道,从严格执行逢进必考转变为更加注重择优录用,针对退役军人、“三支一扶”等特定对象,以及持有社工师、助理社工师资格证的专业社会工作者,经街镇考试或考核,可直接纳入社工队伍。在此基础上,鼓励街镇积极培养发展社区志愿者,从中挖掘社区能人、达人,并通过规定程序吸纳进入社工队伍。

加大社工发展激励。进一步完善社工负责人、主管和工作人员三类岗位设置以及比例分配,让社工普遍感到日常有激励,职业有奔头,发展有方向。针对表现优秀的普通社工,加大培养力度,帮助其逐步晋升,成长为居委会主任和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加大从优秀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中定向招录公务员的力度。完善基层干部考核激励机制,切实将社工年度考核结果与个人待遇紧密挂钩,连续两年优秀的,可在“三岗十八级”本岗位等级内提前升一级。此外,社工提拔担任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可按个人原等级、年功和薪酬等,就高享受对应的事业待遇,充分保护和鼓励社工向上积极性。

畅通社工居村交流。在上海率先打通居村交流通道,“社工15条”明确村“两委”成员和“两委”外工作人员可通过参加居民区选举,成为居民区“两委”成员,进入社工队伍。村“两委”成员转岗至居民区,如符合相关条件,经镇综合考察合格后,可申请纳入社工队伍。社工到村里轮岗,可保留社工身份,并且个人在居民区社工与村“两委”工作人员两种身份间,可就高享受相应待遇。既方便各镇统筹培养和使用居村干部,又切实保障社工个人利益,为推进城乡社工队伍一体化建设做出了积极探索。

提升社工综合素质。此次针对社工队伍素质提升的措施,除了建立健全分层分类培训体系以外,主要从两个方面探索创新:建立新入职社区工作者居村服务制度,社工(特别是街镇中心社工和镇管社区社工)入职第一年,均由街镇统一安排到居村锻炼,并尽量安排至重难点居村或重要岗位,明确具体任务、安排带教老师,锻炼时长一般不少于6个月,强调培养社工与群众打交道,开展群众工作的实践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精神;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区级职能部门与街镇联动,通过举办培训、提供相关服务、实施专业补贴等措施,鼓励社工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促进越来越多社工发展为专业社会工作者,树立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增强实务工作技能,全面提升专业化人员比例。此外,该区今年还将围绕居村减负,依托“社区云”社区治理数字化平台加强智能化支撑,推进数据信息居村共享,切实帮助居村干部减少台账工作负担,提升治理和服务能力。

突出社工关爱褒扬。鼓励街镇发挥好绩效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向承担重要任务、作出突出贡献的社工倾斜。社工如有通勤不便,希望上班离家近,允许符合条件的社工可申请跨街镇交流,积极创造条件,帮助社工安心工作,扎根基层。与此同时,加大培养和推荐新区、市级和国家级“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两代表一委员”等典型代表,强化宣传表彰,提升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