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权力的面孔》6、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千古一帝”——朱元璋(二)

 猪上屋顶的小屋 2023-07-18 发布于四川

图片

解读《权力的面孔》6、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千古一帝”—朱元璋2 24:16

点上方绿色标示

让晓书童说给您听

解读《权力的面孔》6、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千古一帝”——朱元璋(二)

我们正在聊张宏杰老师的新书《权力的面孔》,您可以通过音频旁边的链接,直接购买到这本书。

我们继续聊朱元璋。

前情回顾

上期节目我们说到,朱元璋出生在安徽一个赤贫佃农之家,贫困与饥饿伴随着他的整个成长过程。在他16岁那年遭受命运的重击,父母撒手人寰。随后3年,他成了一个以乞讨为生的游方和尚。

在这期间,他经历了太多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不择手段地实用功利主义,无可避免的成为了他的生命哲学。一个逆来顺受的农村少年,逐渐蜕变为一只胆大妄为,阴险狡诈的“猛兽”。

朱元璋并非积极主动地投身革命,而是被乱世裹挟着不得已而为。元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天下再无清静之地,只有拿起武器才能保全性命。

25岁下山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军队中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施展。朱元璋展现出了常人所不能及的精明干练,善于判断局势,洞察人心。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找准时机,以果敢狠辣的手段除掉了郭子兴的两个儿子,成为了军队的绝对领袖。

仅仅3年,就一跃成为元末乱世枭雄之一。

随后夺取江南重镇南京,以此为根据地,先后打败了上游的陈友谅和下游的张士诚,将整个江南收入囊中,最后北伐中原,推翻元朝,40岁建立大明政权。

上期节目我们留下来了一个问题,当时一众的起义军领袖,能够成气候的哪一个不是机敏狡诈,世事洞明的人精,朱元璋何以能够从中脱颖而出呢?

因为他身上具有几个其他人不具备的特殊品质。

争取人心

第一个是善于争取人心。在争霸时期朱元璋展现出了足够的宽厚与仁善,但这绝不是他的本心,而是形势所需。

元末起兵的人多半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凭借着一般人所没有的勇气和残酷,就能成为乱世枭雄,但没有文化,目光短浅也是他们的通病。

随便想想这些起义军起步初期会是什么样子,那就是大规模的强盗团伙,过着刀口舔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走到哪里就烧杀抢掠到哪里。要不是当年皇觉寺被起义军给烧了,朱元璋也不至于走投无路,参加革命。

当他统兵之后,和那些今日狂歌痛饮,明朝弃尸马前的绿林好汉立刻就有了分别。他深知乱世之中,人心向背完全取决于军队纪律是否严明,所以他不再放纵部下洗劫百姓。

但自己人利益还是要照顾到的,作为补偿,破城之后,集中没收大户的财产,均分给将士们,军民两相安。老百姓感激涕零,衷心拥护,这为他日后建设根据地打下了良好基础。

朱元璋为了严明军纪,那真是残酷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说三件事。

第一件事,高级将领胡大海正带兵出征围攻绍兴,他的儿子胡三舍违反了禁酒令,私自贩酒牟利,朱元璋要军法处置。旁边的人劝他:“胡大海手握重兵正在外面打仗呢,你现在杀了人家的儿子怎么都不合适吧,不如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朱元璋大怒:“宁可胡大海反了,也不能坏了我的军令。”说完直接拔刀就把胡三舍给砍了。可见,朱元璋严明军纪的决心。

第二件事,他侄子想讨他欢心,进献了一个才女,不仅貌美如花,还会吟诗作赋。怎想朱元璋很不高兴,说“我心里揣着的是天下,哪有心思琢磨女色?”然后竟然把这个女子当众斩首,以此告诫其他将领,不要再动这些歪脑筋。

是,道理我都懂,但不是应该惩罚他侄子吗?与这无辜女子何干?朱元璋还真就把他侄子杀了,但不是因为这个。

这就要说到第三件事。朱元璋的亲侄子朱文正,是他仅存的唯一亲人,在军中战功赫赫,位居大都督。洪都保卫战,朱文正以两万人马,死扛陈友谅60万大军长达85天,一战封神。朱元璋最终能消灭陈友谅,朱文正居功甚伟。

这个侄子打仗是没得说,但个人生活简直不堪入目。他胡作非为,强抢民女,供自己享乐,完事之后就把人家丢井里,还不是杀害了一个两个,为数甚多。


朱元璋大怒,降罪于朱文正部下:“怎么不劝诫阻止你们的主子呢?”把50多个人的脚筋斩断。马夫人苦苦相劝,朱文正才免了一死,将其送回凤阳守墓。朱文正想要逃跑,投靠敌国张士诚,被朱元璋抓回来用鞭子活活打死。

不过话说回来,朱文正之所以会做出残害百姓和私通张士诚这些出格事情,除了自己本就生性放纵之外,很大一个原因是朱元璋在鄱阳湖击败陈友谅之后,重赏了各将领,唯独冷落了死守南昌,功劳最大的朱文正。正因为极度不满才催生了异心。

这位后来的残酷皇帝在登基之前,对百姓表现得极为和善。每攻占一个地方,他都释放罪犯,减轻刑罚,手下的人都觉得他用刑太宽,人不惧法,则无以为治。


他说:“老百姓受的苦已经够多了,如今归顺于我,我需尽最大努力照顾他们,用刑应以宽厚为本,对人应以仁慈为本。”

顶级演员

他的军队被百姓视为仁义之师,而他自己也被视为是行王道的表率。但谁能想到,当天下人都被纳入他的牢笼之后,此前的宽厚仁慈被严苛残忍取而代之。

归根结底,争霸天下时,他所表现出的所有宽厚与仁慈都并非出于本心,而是出于形势的需要,夺取天下之前,他需要获得各个阶层人民的支持,而登基之后,全天下人都成为了他牧下的牛羊,任由自己手中的皮鞭与屠刀驱使。

从他对待战俘态度的前后变化,我们就能看出这一点。

话说在朱元璋即将攻破南京之前,俘虏了陈兆先军3万多人,他很欣赏这支队伍的战斗力,为了收服复军心,他把自己的亲兵撤走,直接从俘军中挑选500人做自己的大帐侍卫,自己钻进帐篷倒头就睡,表现出了绝对的信任。这500人感动不已,3万多俘虏军心安定,誓死追随。

再比如说朱元璋很欣赏的效力于元朝的猛将朱亮祖,俘虏之后便委以重任,不料几个月之后叛归元朝,后来又被朱元璋给抓住了,非但没有杀他再次重用,从此朱亮祖对朱元璋死心塌地。

再比如说,鄱阳湖大战,陈友谅因战况不顺,屠杀朱军俘虏。朱元璋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命令把陈军俘虏全部释放,有伤的治伤,能走的发放路费遣散回家,这一下就瓦解了陈友谅的军心。

没错,朱元璋所表现出的宽大仁慈完全是出于功利的考量,而他的过人之处正是如此,审时度势,在必要的时候,能够成为一个高明的演员。但如果不需要再演了呢?

比如说战争进入到后期,天下大局已定。他不再需要优待俘虏收买人心,立刻大开杀戒。转变之快,手下大将徐达都没有准确领会领导的意图,朱元璋直接写信责骂:“你为什么不多杀人?除精锐以外全部杀掉,以免浪费粮草。”

击败张士诚俘虏了六万人,此时天下已是朱元璋的囊中之物,他直接就坑杀了4万降卒。

无论是对百姓,士兵还是将领,朱元璋非常善于笼络人心,不管是不是出于本心,是不是因为形势需要而故意为之,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做到了,这是其他枭雄不具备的第一个特质。

重用文人

第二个是对知识分子的接纳。

文人的气质与草莽之辈的狂妄豪迈天生就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大部分起义军领袖对读书人没有什么好感,多半就是一杀了事,而朱元璋截然不同。

虽然自己除了在寺庙里研读了3年佛经之外,并没有什么机会读书,但他深知知识的力量。他尊重读书人,对文人礼遇有加,自己掌军后也经常向他们虚心求教。

因此乱世中断绝生计的那些文人,纷纷慕名前来投奔。朱元璋得以建立起了当时最雄厚的智力资源库。

从最开始的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到之后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箴言的朱升,再到“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刘基等等,一大批谋士被朱元璋尽收麾下,使得军队的战略水平得到极大提升,这是朱元璋最终问鼎的一个关键。

但是,正因明白文人的价值,所以在自己大力招揽任用文人的同时,也时刻提防手下和知识分子勾结,生怕读书人让手底下这些无所畏惧的将军突然开了窍,所以明令禁止手下任用文人。

建立根据地

第三个特质是他极具战略眼光。

从起兵到成功,有两个关键节点:其一是离开江淮,渡江占领南京。其二是以南京为根据地,采取正确的战略顺序,先后消灭了上游的陈友谅和下游的张士诚。

郭子兴和朱元璋,他们已经在江淮一带经营了数年,郭子兴一死,朱元璋却毅然放弃此前基业,挥师渡江,寻找新的根据地。

当时刘福通,韩林儿的大宋红巾军正在河南淮北一带跟元军死磕,这就给朱元璋在富庶的江南做大做强留下了空间和时间。

当初韩山童自称是宋徽宗的八世孙,以“明王出世,反元复宋”的名义起兵,成为红巾军领袖。后来韩山童被捕杀害,儿子韩林儿在刘福通的扶持下称帝,建国大宋,改元龙凤。

这里插一句,《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的原型就是韩林儿,小说中的是张无忌是“明教”教主,韩山童韩林儿宣扬的是“白莲教”,二者也是有渊源关系的。

而之前郭子兴也是借大宋的名义举兵,所以包括后来朱元璋名义上也向小明王韩林儿称臣,就是为了个出师有名。

南渡之后,朱元璋恪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箴言,低调低调再低调,在江南“闷声发大财”。等到元朝和群雄都开始重视他的时候,朱元璋的势力已然坐大。

但形势也不可能一直对朱元璋有利,攻占南京2年后,韩林儿的大宋军被元朝击败。此前朱元璋得以安心发展,是因为有大宋红巾军的掩护,现在北方屏障消失,元军随时可能南下。

他从来都没有什么坚定的革命信念,眼看局势不妙,立刻主动与元朝结好,两次派使臣前往汴梁表示想要归顺朝廷。元朝当然高兴,乐于招安。后来局势有变,朱元璋确定元军不会大举南下,就一直这么拖着,最后当然没有真的投降。

朱元璋始终保持骑墙状态,万一元运复兴,他完全可以再次拜倒在蒙古大汗的脚下,不失荣华富贵。就算大元最终要完蛋,此时结好,也避免了遭受元军的直接冲击。

荡平陈、张

随着朱元璋以南京为中心,势力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就与两侧的陈友谅和张士诚政权接壤,大战在所难免。

朱元璋把这两个劲敌脾气和禀性给摸得透透的:陈友谅是个雄主,势力最强,野心也十足,有鲸吞天下之心。而张士诚就不行了,占据着富庶的苏州,浙西,是割据群雄中最有钱的,但在安逸享乐之间,逐渐丢失了进取心,只想偏安一隅。

朱元璋断定,但凡与张士诚开战,陈友谅必定大举来犯;而如果先打陈友谅,张士诚只会隔岸观火,全无后顾之忧。

随后,朱元璋与陈友谅在南昌和鄱阳湖前后展开两次殊死大战,最后,朱元璋以火攻奇袭,消灭了对方强大的水军,陈友谅在混战中被一箭射穿头颅而死。

两军对峙期间,陈友谅曾多次要求张士诚出兵袭击朱元璋后方,特别是在鄱阳湖大战的时候,朱元璋是倾巢而出,只要张士诚敢出兵,南京城唾手可得。

可就像朱元璋料定的那样,张士诚始终按兵不动。他竟然都想不到,乱世之下偏安一隅是不可能的,不思进取就只能等着被别人消灭。

灭了陈友谅之后,朱元璋调转枪头讨伐张士诚,一路势如破竹,围困了张士诚所在的平江。这位懈怠了多年的偏安之主,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恢复了英雄本色,破城之后,亲率2万残卒殊死抵抗。失败后回到宫殿,一把火烧死了家眷,自己也上吊自杀。结果被冲进来的朱军救下,送到南京,最后被朱元璋给杀掉了。

自此,朱元璋一统江南,天下也已是他的囊中之物。

天下已定 

还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是韩林儿。

之前这么多年,借用人家的名义,向人家称臣,为自己的政权提供合法性。渡江之后,也是在人家的掩护下,自己得以发展壮大。后来韩林儿在北方战败,朱元璋出手把他救回来,供养了3年,有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味道。

如今拿下了陈友谅和张士诚,韩林儿已经没有了任何价值。

他跟韩林儿说,我这边眼看着就要大功告成,接您回来坐天下呗。韩林儿带着一众嫔妃宫女,太监护卫坐高高兴兴的坐船往南京赶。在路上朱元璋派人制造了一起交通事故,凿沉了韩林儿的乘船,全船的人都淹死在了瓜州江中。就这样,朱元璋踢掉了自己登基路上的最后一块碎石。

那还有元朝呢?

朱元璋虽然被我们誉为驱除胡虏的伟大民族英雄,但是他十几年的从军生涯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跟汉人军队厮杀。直到一统江南,都没怎么跟元军交过手。

此时的元帝国,早已在漫长的战争中耗尽了元气,就像是一个熟透了的果子,就挂在那,朱元璋要做的无非就是伸手把它给摘下来。

从出师北伐到攻克元大都,仅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毫无悬念地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以上,朱元璋善于笼络人心,重视文人的力量并且极具战略眼光。这让他从元末一众枭雄中脱颖而出,最终夺得天下。

军事家土壤

在群雄逐鹿的过程中,朱元璋展现出的勇气、魄力、眼光与缜密他人远不能及。

当年毛主席也说:“自古能军者,无人出李世民之右,其次则朱元璋。”在他心目中,古代军事家,朱元璋排行第二。

这个因一念之差投身军旅的农民和尚,以伟大军事家的身份载入了中国战争史。

不得不说,是这片独特的古老大地,孕育了他的传奇。

之前我们在节目中说过,在东亚这片封闭的大陆上,农业文明兴盛导致人口暴涨,继而造成人际关于与资源关系异常紧张,人与人之间持续发生残酷的种内竞争。

所以,古代先贤将所有的智慧都抛洒在研究人伦社会问题,用在了琢磨人上,但因此形成的强烈文化遮蔽效应,使得我们的自然科学完全偏废。

西方世界不断涌现“仰望星空”的哲学、科学和数学家,而中国的科学成果只来自于工匠们在劳作中的技术积累,没有严密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都是片段式的灵光乍现。这里不存在孰好孰坏的优劣判断,只是事实的陈述。

古代典籍,《老子》《论语》《菜根谭》《增广贤文》等等,无一不是在论述如何与人相处。因此中国的谋略文化特别发达,精于防范和算计别人。我们总结出了非常多的生存智慧:“逢人但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等等。

我们最崇拜的对象历来都是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这些谋略大师,而对张仲景、张衡、祖冲之这些科学家毫不关心,以至于直到今天谋略文化在中国依然生机勃勃。

谋略思维和军事思维是接近的,中国人不善于坦诚合作,公平竞争,善于勾心斗角,破坏规则。你想想看是不是这样。而在战场上,需要的正是这些,为军者必须要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对方,最大限度地利用对方的弱点,随机应变,不择手段。

能熟练运用欲擒故纵、调虎离山、借刀杀人、暗度陈仓等等谋略的人,就是有“大智慧”的人。

战场是中国人表现才智的最佳舞台,所以,尽管这片土地没能诞生伟大的哲学家与科学家,但伟大的军事大家层出不穷。我们不需要什么“西点军校”,历史上的大军事家都是自学成才,刘邦、韩信、卫青、曹操、岳飞、直到曾国藩和一代战神毛泽东。

所以,这片大地上诞生朱元璋这样的军事天才也就顺理成章了。

百炼成钢

战争这把坚硬有力的重锤,对朱元璋的心态,性格与思维的造成巨大的改变。

上天给了这个底层农民孩子出色的大脑和强健的体魄,遭遇命运的重击,和苦难的生活给了他一颗冰冷的心,以及高度的自制力。

当然,拥有这些品质的他还只是一块优质的生铁,随后的战场让这块生铁百炼成钢,成就了那个绝对冷酷,精明,狡猾,强大的朱元璋。

古往今来,最顶级的男人都是在战场上练就的,这里有常态生活中无法想象的巨大压力,危机重重,千钧一发,一旦犯错就万劫不复。

所以对军人的第一要求就是时刻保持绝对的理性,绝不被情绪左右。

战场把朱元璋本就冷酷的心降到了冰点,一个伟大统帅要能对战士们的献血与呻吟无动于衷,要能把一条条生命当作自己赌桌上的筹码,要能将自己最亲的人送到死亡之地,要能杀死心中的同情、怜悯与恐惧。

这样才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自己的伤亡与消耗。同理心和道德感,于战争胜利没有丝毫的益处,反而是沉重的包袱。

十五年的戎马生涯,让朱元璋练就了一颗冷酷无情超人之心,他不会被任何情感所软化,只被利益所支配。

所以我们看到大明王朝开国后的种种重大举措,都与朱元璋冷血的战争思维方式有极大关系。

战争思维是在你死我活的恶性竞争中锤炼出来的,打击他人,保存自我,是军人的本能,只有把所有不利的因素都考虑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以这样的思维方式来面对世界,危险自然无处不在。

登基之后,朱元璋的危机意识逐渐变成了对失去权力的极度恐惧,和对一切人与事的无端猜忌,发展到晚年,甚至变成了病态的被害妄想症。

登基第二天他就在感叹:“创业难,守成更难!”夜不能寐。

他在《皇明祖训》中反复告诫子孙:时时都要高度警惕,一刻也不能怠慢,甲胄兵器不能离身,宫门口,城门外常年都要准备马匹,万一有事才能逃跑。一旦放松警惕,让奸人得手,则身家性命不保,国家基业不存。

当年跟自己并肩作战,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在朝中都掌握着巨大的权力,这就是一个重大安全隐患。朱元璋对他们的猜忌每日欲盛,打仗就将先下手为强,而且要杀就要斩草除根!

下期节目,我们就来聊聊朱元璋屠戮功臣的始末,以及他亲手炮制的洪武四大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