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真幼稚”的李白,正是他的魅力所在

 闲云野鹤qpab3u 2023-07-18 发布于浙江
图片

2023年暑期档的第一部大片,当属追光十年之作《长安三万里》,仅上映5日,便取得票房3.26亿、豆瓣评分8.1的成绩。

该片取材自真实历史,围绕家喻户晓的大诗人高适、李白等大唐群星展开传奇故事,呈现盛唐的雄浑气魄和名人高士的豪情壮志,演绎一曲诗意辉煌的大唐咏叹调。

图片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长安三万里》以高适的视角,“三寻”李白,让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这位和大唐交相辉映的大诗人。李白从才华绽放、理想挫败到纵情诗酒、乘舟远行,长安也从鼎盛繁华走向岌岌可危。

图片
图片

李白和高适,一位是“最长安”的“谪仙人”,一位是“最不长安”的“世间人”,在电影里,高适曾这样评价李白,“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一个潇洒不羁的人,可他是我见过的最天真幼稚的一个人。”

尽管二人最终分道扬镳,但对于这位一生恐难识得一位的“谪仙人”,高适始终无法割舍。

你是谪仙人

要回天上

我是世间人

我在世间盘桓

如何评价李白?

有网友看完电影后在评论区引了余光中先生对李白的赞诗,“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感慨诗仙借一壶又一壶酒,掩盖对人世间的失望,将一生的不甘,都化作诗中的壮志豪情。

也有人认为,和高适的实务低调相比,李白不过在诗酒年华中蹉跎了岁月,完全打破了上学时候对李白的偶像滤镜。李白固然是大唐的锦绣,而高适这些远在数千里外的边关将士才是大唐的基石。

图片
图片

有人说,李白为什么不能像高适那样稳扎稳打哪怕大器晚成,或者像王维那样谨言慎行再伺机而动……可是这样的李白又何以成其为李白呢?

李白永远是独一无二的李白,一千个读者可以有一千种印象和期许,但是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评价李白并非“非吹即黑”,“天真幼稚”的另一面正是“洒脱豪迈”,你可以鄙薄他的无知和轻狂,却也必须直面与世沉浮后的灵魂拷问。

恰如顾随先生的评价,李白的短处也正是其长处,只有把握住了这一点才能真正读懂李白和他的诗歌,也才能明白,为何即便欣赏不来李白,我们仍然需要李白。

今天,让我们以此为契机,一起走进顾随先生讲解中国古诗文的课堂,重新认识李白。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跳出人生因此别有高致

顾随指出,身临其境者难有高致,以其有得失之念在,如弈棋然。太白唯其入人生不深,故有高致。

电影也刻意强调和突出了李白的放浪不羁,出身问题、世人鄙薄、时运不济,这些在他看来都不值一提,而《将进酒》那段上穷碧落下黄泉,更是满足了许多人对于盛唐浪漫主义的全部想象。

图片

这是李白的幻想和高致,前者已有屈原、后者亦有渊明,然而正如顾随所指出,李白和他们都不一样。

屈原的幻想发自亲切情感,香草美人,是为比贤臣良主,所以离骚之怨,也是爱国之情,无论其如何唯美,仍为人生的艺术。

太白的幻想则只是唯美,寻仙问道,上山下海,为艺术而艺术,为作诗而作诗,是无根的艺术,如“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思想不深,情感不切。

图片

太白因洒脱被称为“诗仙”,李白的“出乎其外”和陶渊明不同,渊明能著薄衣行雪中而得失之念不盛,故无怨天尤人之语,《饮酒》十二首虽有“草盛豆苗稀”之苦,但渊明亦能苦中作乐,发况味之语。

太白则只能皮衣拥炉而赏雪,他的全然不入是为了摆脱人世的困苦,这是跳出但不能入而复出的“高致”。

太白号近于道家,又与陶之老庄不同。欲了解太白诗高致,还须参其“郑客”一首(即《古风》第三十一),读书须真正尝味,末四句“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是高致而跳出人生。

二、也唱高调但是唱得甚好

诗歌起源于感情,所谓“诗缘情而绮靡”,后来才有了议论、说理之用,然诗中说理讲求势所必至,理有固然,不能为说理而说理。

唐诗重情,宋诗重理,评论家常因此批评宋诗议论太多,但其实唐人已开此风,太白亦然。

顾随认为,诗人无法避免唱高调,因人是有理智、有思想的,自然不免流露出来,但须唱得好。便是出世如渊明,也不免唱高调,如:“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君子固穷实非易事,但陶渊明有真气真力,精神可嘉。曹孟德亦唱高调,《龟虽寿》、《观沧海》如是,但一代枭雄之风为其高调添了不少豪气。

图片

太白唱高调,则理智甚少,豪情十足,毕竟唱高调亦须中气足,须唱得好。

顾随举了《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的例子,诗之开端即用议论:“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是太白在说理,至“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便是高唱入云,全是诗人感觉了,“可以”二字笔锋一转,又见神思飞扬的太白。

顾随从“诗缘情”和“诗言志”的传统分析太白的高调。诗歌最重要的便是写实和说理,诗的写实不是逼真,而是使人感觉出个东西,读完又生出个东西来,诗的说理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心服人的感动。情理兼具,才能唱好诗的高调。

三、豪气干云但亦容易空虚

无疑,太白之诗第一有豪气。但顾随认为,豪气不可靠,颇近于佛家所谓“无明”(即俗所谓“愚”)。

这也为我们理解李白的人生提供了一个观照点,诗人之豪气则好大言,其实则成为自欺,故诗人少成就。

因为一有豪气则易成为感情用事,感情虽非理智,但也不是豪气,而是充实的、沉着的,豪气则颇不充实、不沉着,易流于空虚、浮飘。

图片

诗中常有譬喻,譬喻即为使人如见,加强读者感觉。太白的诗便好用譬喻,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说即令人如见。

但顾随认为,太白用喻,是不假思索冲口而出,豪气十足,未免夸大而失了朴素之真,与之相对应,老杜沉着冷静,则缺乏飘逸之美。

以边塞诗为例,杜甫的“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则不免略显“笨重”。

反观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三,“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多么自然;“弯弓辞汉月”,真美;“插羽破天骄”,真自在。

顾随也不禁赞叹道,李白“塞下”这首诗雄伟中有秀雅,秀雅中有雄伟,此方为文学中完全境界。

图片

《长安三万里》,以长安为圆心,绘就向四面八方无限延伸的文化版图,为观众带来画卷般的视觉感受。不少网友直呼看不够,168分钟太短,短到讲不尽大唐盛世中的“诗中世界”。

中国人骨子里是活在诗里的,观影之余不妨翻开这本由文学勾勒的东方美学,沉浸式地体验中华文脉中的人文精神和浪漫诗情。



-End-

观点资料来源:

《传学:中国文学讲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