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十二期·艺文三】奇迹因相信而存在——《奇迹·笨小孩》影评(蔡佳璇同学)

 新用户8357TuwT 2023-07-18 发布于河南

这是一个发生于2013年深圳的故事。

光是“深圳”二字,就让人联想到许多词语——创新、发展、机遇等等。正是改革开放为深圳带来了机会,四十多年的时间,这里日新月异,一个小渔村转眼间成为了一线城市。电影聚焦在这个大环境背景下的一位或几位小人物,用他们的故事,展现着时代的缩影。

景浩是一家电子维修店的老板,独自带着妹妹景彤在深圳生活,景彤患有先天心脏病,高昂的手术费给了景浩很大压力。本以为朋友介绍的旧手机可以做成翻新机而赚取手术费,结果因为政策的突然宣布翻新机违法,旧手机都砸在了自己手里。景浩孤注一掷,提出打造产业链的想法,最终克服重重困难,成就自我。

作为一个叙事类电影,其中的镜头表现和场景的切换非常打动我:

首先,景浩为了赚更多的钱养厂子,选择干起了高危工作——吊在高空中给大厦擦玻璃,此时镜头由室内切至室外:大厦里的人身着正装,切牛排喝红酒;而大厦外的景浩,掏出了塑料袋包着的豆沙包,啃了起来。可能这就是一座城市的真实样子吧,既有乐在其中的人,也有为之奋斗的人。

其次,景浩手指骨折后,他坚持上工导致水桶从高空坠落,因此丢了工作,当兄妹俩坐在公交车里时,都看向了窗外的蚂蚁,那只蚂蚁顶着风,顶着雨,仍在努力向上攀爬。这暗示着景浩的经历,他对于深圳就如生物界一只蚂蚁一般,迷茫而渺小,向上攀爬的虽然坎坷,但只要坚持,便会收获自己的成功。

这部电影的成功更离不开细节的描写。尽管景浩常常不能按时来接景彤放学,景彤却从不会抱怨,总说一句“没事”;可当发现景浩身上有了伤,景彤却头一次发起了脾气:“别骑那么快,很危险”。正是这个小小的情感转变,让观众为之动容,让我们看到了妹妹对哥哥的关心,在细节上为电影添彩。

还记得导演文牧野对于《奇迹·笨小孩》中“笨”字的解读,景浩的笨是加双引号的,因为别人拉他去做非法炼金这种快速致富的事情他不去,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收获成功。

而“奇迹”则是每个普通人的守望相助——那个台风天愿意收留兄妹俩的门卫大爷,那个慷慨解囊的高空作业工头,还有那群愿意追随景浩的社会底层劳动者们……

我们大概率不会成为发布会上的那个景浩,但我们有机会,成为梁叔,成为汪春梅,成为那些在行业中发光的有志青年。创造奇迹的是每一个笨小孩,追求美好的我们,就是这时代的星星之光。

从来没有一夜成名的CEO,他不过是阳光下追赶火车的少年。

笨小孩创造奇迹,奇迹因相信而存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