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安:永不褪色的红色印记

 人生之初ABC 2023-07-18 发布于江西

图片

图片

图片

乐安县作为原中央苏区的北大门,有着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底蕴。目前,存有各种形式的红军标语3826条,被誉为“红军标语第一县”。这些绽放着历史光芒的红军标语,就像铭刻在大地上的红色印记,熠熠生辉。

图片

众多标语为何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乐安采取了哪些做法?怎样挖掘和解读红军标语?历经岁月沧桑的标语在今天又该如何焕发新的时代光芒?

守护曾经的记忆

1933年5月中旬,红一方面军在乐安县湖坪乡进行军事整编。湖坪乡湖坪村汉上村小组的伟佐两先生祠是当年红军驻地,屋内共留下文字标语、漫画30余条(幅)。

图片

“小时候,爷爷就常常指着墙上的标语,和我讲红军的故事。”说起红军标语,居住在这里的王宗耀总是感慨万分。1939年出生的他,是一位有着53年党龄的老党员,一直居住在这间屋子里,作为红军标语的守护者和传承者,他也常学着爷爷的样子,对儿女们讲“墙上的故事”。为了保护好标语,他从不允许孩子们在墙上乱涂乱画。

“像王宗耀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用心用情保护着红军标语。”乐安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文物保护股股长丁虎新介绍,乐安通过“认保”等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保护红军标语,已有26个单位或个人通过“认保”自筹资金120万元,对26处红军标语依附的建筑进行维修和管理。

图片

万崇镇池头村的“秀挹南山”老宅是万崇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有120余条红军标语。一直以来,87岁的邱希仁老人和小他3岁的侄子邱惠仁,共同守护这座宅院里的标语。

“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从父辈手中接过'接力棒’,去年邱惠仁去世后,我儿子就加入进来了。”邱希仁介绍,他们一家三代党员,将这些标语视若生命。曾经住在老屋的8户人家捐款对其进行了全面修缮,乐安农商银行等单位也对这间老屋进行了“认保”和捐款修缮。

图片

此外,乐安还将红军标语保护工作纳入传统村落、秀美乡村、红色旅游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等工作。“我们投资2000万元将湖坪乡国宝公祠改造成红军标语博物馆,投资1500万元对谷岗乡登仙桥村进行村庄整治和建设,投资1400万元在南村乡打造南村红色小镇。”丁虎新说,乐安还为每个开展红军标语保护工作的村小组配备了1至2名红军标语保护员,对红军标语进行守护。

针对因风雨侵蚀而损坏的红军标语,乐安聘请专业文保公司,采取部分截取、原址保护、现场修复等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目前已对60余栋红军标语建筑进行了抢救性维修。同时,采取摄像、摄影等数字化手段,收集、记录红军标语基本信息,逐条建账,建立健全红色标语动态信息和数据库。

解读墙上的历史

“这是第四次反'围剿’战役中登仙桥伏击战的场景,敌军虽然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大炮,但是仍被红军歼灭。”乐安县红军标语博物馆解说员刘睿芳,正在为研学学生和游客解读登仙桥大捷漫画。

图片

“全县普查登记的红军标语有3826条,分布在15个乡镇53个行政村83个村小组220处(个)建筑物(载体)上,有的信息残缺,有的字迹模糊,这些信息如何辨认,又该如何认证和解读?”丁虎新说,2016年乐安被列为江西省红军标语保护利用试点县后,县里聘请了6名党史、军史、地方史等专业人员,组成普查组,深入标语现场进行调查、考证、鉴定等。

“我们到现场,向村民了解标语故事,向专家求证,充分收集、挖掘和编撰经典红色故事,出版了《乐安红印》《乐安红军标语精选》《巾帼血染芙蓉山》等书籍,对红军标语进行全面阐述,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红军标语背后的故事。”丁虎新介绍。

“县里专门聘请了抚州市党史专家作为党史顾问,就普查出来的红军标语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进行详实考证;与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院、陕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开展合作,对红军标语的保护、解读和利用进行研究。”乐安县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周志华说。

穿越时光的延续

红军标语是见证中国革命历史风云的活化石,它为传播革命真理、组织发动群众、瓦解震慑敌人等,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思想武器。

图片

“标语也是墙报的一种,而墙报作为'全党办报’宣传理念的实现手段之一,对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舆论宣传工作仍有启迪作用。我们将借助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和载体,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乐安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游咏梅说。

沧海桑田,岁月流变。曾经的红军标语起着宣传教育的作用,今天的乐安继续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强化红军标语的宣传教育属性。

图片

“我们将红军标语编辑成书,推进红军标语进教材、进机关、进社区等;举办形式多样的红军标语展览,在红军标语较多的16个村实行'一村一图展’;开展'融媒红色行’'红色探源’等活动,创新红军标语的传播和宣传;将墙上的《反对开小差的歌》重新谱曲成歌推广传唱;精心创作情景剧《芙蓉山五女跳崖》《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通过送戏下乡常态化演出宣传……”周志华介绍。

为进一步活化教育宣传场景,乐安把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红军标语聚集地等高标准打造成红色景点,积极推动红色文物保护工作,同时加大力度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2019年以来,我县先后建成乐安县红军标语博物馆等5家红色展馆,每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乐安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在打造“千古第一村”“千年古樟林”“千尺飞瀑群”“千仞道仙山”基础上,乐安将“千条红军标语”也纳入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精心打造“五千”旅游品牌,规划了“重温毛泽东足迹”“重走红一方面军征程”等红色线路,将散落的红色景点、革命遗址串联起来,擦亮“红军标语第一县”红色名片。

亲爱的市民:

乐安正在创建全省文明城市。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乱扔垃圾,不乱贴乱画,不铺张浪费,不在禁烟场所吸烟……乐安是我家,创建靠大家!


图片

出品:乐安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江西日报数字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