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小芳 | 赶集

 大河文学 2023-07-18 发布于河南

赶集,是一种民间风俗,曾是劳动人民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项活动。在我的家乡济源,赶集又称赶庙会,每年都会有几场隆重的庙会,万人空巷,热闹非凡。作为土生土长的豫西北人,“赶会”是生长在这片黄色沃土上的别样情怀。

儿时常与父母一起去赶庙会,有史料记载,济源庙会曾颇为繁盛。记忆中最富盛名,最有影响的,还要数克井灵山会、武山清明会和庙街小满会三大主会场。在过去须臾数年中,上至怀庆府也颇负盛名。


初识灵山会

 

年华似水,岁月如歌,而今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却仍然记得幼年时与父母第一次赶集,便是开春的第一个古会——克井灵山会。

灵山,顾名思义,是一座有灵气的仙山。在父亲的讲述中,灵山村的起源伴随着奇幻瑰丽的神话色彩。相传位于济源城西北,龙潭北行约五里处,有处十分奇特的地貌,放眼望去空旷的田野上孤峰突起,形如陀螺,傲然而立。当地百姓口口相传,这一独特景观是二郎神赶太阳时磕出硌脚石子所致。风吹灵山,平地起谷堆,因有灵气,故曰灵山。每当夕阳西下时,烟霞明灭,殿宇放彩,人称灵山晚照,又名灵山夕照,作为济源九景之一的灵山美景,不是江南却胜似在江南。

雄踞于山头的庙宇,错落有致,高插云表,冈陵间,凝聚着飘渺祥云之气。相传这里的庙宇香火旺盛,每年到了农历二月初九庙会这天,四方百姓都会相继到此祭祀,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而我们家也不例外。起会前夜,父亲总会把家中唯一的交通工具,一辆二八自行车仔细擦拭得锃光瓦亮。一大早,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父亲便载着我与母亲,穿行过坑洼不平的羊肠小道,一路颠簸来到灵山脚下。祭祀向来是一家人心中的头等大事,山脚下的芸芸香客,母亲当属其中最虔诚的一员,父亲在此刻的重要任务,便是要协助母亲将沉甸甸的祭祀贡品搬运至山顶。

而穿红戴绿的我,脑袋上扎着两个牛角辫子,左手握着大风车,右手拿着拨浪鼓,嘴里含着棉花糖,就连衣服兜里也都塞满了各式各样的小零食,鼓鼓囊囊如同画报上的年画娃娃一般,被父亲安置到露天大戏台前,坐在小马扎上乖巧地等待好戏上演。

逛庙会、祭祀、看大戏在那个物质并不丰裕的年代,俨然已经是古会的最高配置。

如今再回想起孩提时坐在一群老头老太太中间,津津有味听着戏里百转千回的故事,倒是终于可以大方的说出一句,对舞台上咿呀的唱腔着实算不上多喜欢。看大戏意味着可以敞开肚皮大饱口福,可以感受会场人头攒动的热烈喧闹。更重要的是回到家后,还可以乐此不疲地像小伙伴们炫耀所见所闻,大伙一窝蜂地聚在一起模仿台上那些进进出出的红男绿女,眉眼间一颦一笑的扮相、腔调与手势都是欢声笑语,这或许就是童年乃至今日,我对庙会总是说不清道不明情有独钟的起源吧。 


缘起武山会

 

周末与闺蜜相约来到清明会场,往事如风历久弥新,而我已经从追着故事听的稚童,成长为讲述故事的母亲。

疫情过后的清明会,人声鼎沸,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肩扛手提的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万洋山山上山下,各种商品,琳琅满目,饮食文化,随处可见。一顶顶红彤彤的帐篷簇拥道路两旁,行走在水泄不通的人群中,闺蜜感慨,即使什么都不买,每年光是来感受济源深厚的庙会文化也觉得不虚此行。

武山村,一直是千百年来济源清明会的主会场。时过境迁,而今村庄早已更名为思礼村,但每当人们谈起清明会时,仍会亲切地称其为“武山会”。

“风吹灵山,雨洒清明”,仿佛是千年前就缔结下的古老约定。每年清明降至,雨水也就接踵而来,但仍旧削弱不了家乡人民对清明古会的期待与向往。冒雨踏青,会场赶集,这些亘古不变的传统,沿袭至今,仍被津津乐道。

记得儿时同样也没少去过清明会,因为姨妈家住武山村的缘故,与其说是去赶清明会,倒不如说是一大家子的聚会。每每到了清明会,母亲和她的兄弟姐妹总会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到姨妈家小聚一番。去亲戚的村子赶会,心情自然也是格外轻松快乐。记忆中姨妈是位缠着小脚的旧社会老太太,早年丧偶,膝下无子,尽管生活拮据,但热情好客的姨妈总会手脚麻利地张罗一桌丰盛的下酒菜,来尽地主之谊,生怕哪里照顾不周。席间大人们推杯换盏,吃饭拉家常的场面其乐融融。

而我们一群小萝卜头早已按耐不住一颗躁动的心,大人们往往在这时要比平常慷慨许多,定会多发放一些零花钱,让年长的娃娃头带着我们去会场自主消费,这也是此行我最盼望的环节,没有大人的监督,我们犹如脱缰的野马,兜里揣着几两碎银,仿佛身上携带了巨款一般,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豪横地来到会场肆意挥霍。吹糖人、耍杂技,音乐声、尖叫声、喧嚷声,夹杂着我们此起彼伏的笑闹声,幸福洋溢在每个人脸上。一双塑料凉鞋,一件新衣服,一碗绿豆凉粉,一碗肉丸,就会让年幼的我们心满意足,欢天喜地。

那些年,不论是常驻人口还是放假归来的游子,到了清明会这天,都会不约而同的来到会场,体会悠久的历史韵味,感悟人们生生不息的劳作精神。

如今的清明会商贸活动依然红火,却也有了新的面貌,比起劳作时的休憩,融入了更多新时代的文化内涵,饮食习惯也与从前不同,多了天南地北的融合,足不出户也能品尝到千里之外的美味。而会场曾经听到过最多的喇叭叫卖声,也已经更迭为了微信收款,支付到账等手机提示音,传统与现代碰撞奏响出一曲古会的新乐章。

细数会场从南到北,人气最旺的地方自然是位于北端的武山剧场。金碧辉煌的石榴寺,纪念革命烈士于思礼的英雄广场,专为“茶仙”卢仝修建的卢仝文化苑……人们在这里登山小憩,祭奠英雄,拜节茶仙,访寺焚香或剧场看戏,娱乐休闲中尽享文化大餐。                      


邂逅小满会

 

小满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小满会起源于济渎庙古会。风吹麦浪遇小满,小满时节,麦风香,花团簇,新蝉鸣,小荷翻,樱桃熟,枇杷黄,万物小得盈满。

每到小满时节,父亲总是爱念,母亲也唠叨,咱老百姓靠天吃饭,龙口夺食,小满会是购置收麦农具,迎接麦收的好时机。

是了,等过完小满便是麦收时节,十里八乡的庄稼人都习惯到小满会上置办农具,如镰刀,荆叉,扫帚,牛龙嘴,锄头,木锨等等,在那个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年代,会场便是庄稼人的重要交易场所。

对于父母翻来覆去教科书式的说教,我向来是左耳进右耳出,焦急地盘算着,盼着数着,想到学校要放假,心里就有着说不出的激动。会场意味着又可以大快朵颐,一饱眼福,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淘到一些自己喜欢的碎花裙,想想都美得乐不思蜀。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人们生活条件逐渐提高,小满会紧随着时代的潮流,逐渐演变成了一项全民吃喝玩乐购的休闲娱乐活动。传统的小满会虽已经渐行渐远,但小满会上承载着的济源人的乡情乡愁,是一辈子丢不掉也忘不了的回忆。

直到今天,每每听说哪里有会场,仍会像儿时那样激动万分。关于会场的故事说不尽,关于赶会的趣味也讲不完。这是肥沃土地上开出的花,也是照亮成人世界的一束亮光。

世界很大,回想起一生最美好的时光,还是跟在父母身后的方寸之间。翻阅古籍在字里行间中寻觅儿时赶集的场景,脑海里却一遍又一遍的放映着坐在父亲自行车上看大戏的情形,栩栩如生,恍然隔日。

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再回首时才惊觉,原来父母早已慢慢地离我们远去。

作者简介

张小芳,河南济源人,文学爱好者。供职于济源北斗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