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铭三调肝防衰的学术思想

 西转中 2023-07-18 发布于辽宁

孟铭三调肝防衰的学术思想

山东省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周兆山

(摘自 邓铁涛名师与高徒)

孟老从医60余载,医道精湛,学验俱丰,以内科杂病见长,尤精于肝病之辨治,对养生学也颇有研究,倡延年防衰当从调肝入手。现将孟老的人体衰老与肝有关的观点及调肝防衰的方法介绍于下。

一、人体衰老与肝脏的关系

衰老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衰老的特征是机体脏腑、气血衰败的外在表现。诚然,任何脏腑的功能衰退皆可导致衰老或夭折。然而何脏对衰老的关系最为密切,应如何调养使之延缓衰老是养生学必须研究的课题。孟老认为,人体五脏之衰始于肝脏,渐及他脏,衰老特征的出现与肝脏有着内在的联系。现从如下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1.五脏之衰始于肝

《灵枢·天年》曰:“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气虚……八十岁,肺气虚……九十岁。肾气焦……百岁,五脏皆虚……”以上所述,揭示了五脏衰退在人体衰老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其脏衰之始,首推于肝脏。

众所周知,大凡老年阶段(45~59岁为老年前期,60岁以上为老年期,笔者将50岁以上者统称为老年阶段),最易首先出现的衰老症状则是眼花,即通常所说的老花眼,渐之又可出现其他的表现。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究其原因当责之于肝。因肝开窍于目,“肝受血而能视”、“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若肝血不足,不能上濡于目,则出现眼花。可见,肝之亏虚是人体衰老的开始。

2.老年特征性改变与肝衰有关

老年阶段所常见的特征性改变,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点:视物昏花,须发变白,思维迟钝,记忆力差,性机能减退,耳鸣耳聋,指甲枯槁无华,行动不便,或握摄不灵,或持物手抖,甚或震颤头摇,其发病以瘀证居多。现将这些特征作一分析,从而揭示其发生与肝衰的内在联系。

(1)肝藏血,发为血之余,肝血亏虚不能上荣则须发变白。或曰:“脾为生血之源”。何不责之于脾?其实肝脏不仅能藏血、调血,而且还能生血。如《张氏医通》说:“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所以肝藏血这一功能内寓储血、调血、生血三种含义。脾虽能生血,但若失于储藏、调节,也不能充分濡养须发等,故而须发变白以肝血不足论之更为贴切。

(2)神志活动虽由心所主,但与肝也有密切的关系。因肝“舍魂”,“主谋虑”,故神志活动也与肝有关。徐用诚云:“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肝藏血,主疏泄,肝血充盈,气机调畅,才能提供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若肝血亏虚或疏泄失常而血运不健,则脑失所养,故老年人思维迟钝、记忆力差与肝的功能减退有关。

(3)性机能减退,谓之精少,天癸竭,此毋庸置疑。然而之所以精少,天癸竭,不仅在肾,且与肝脏的功能有关联。因肝藏血,肾藏精,精之与血相互资生,故曰“肝肾同源”,肝血不足可致精少。天癸由肾精所化生,精少则天癸竭。另外,肝主筋,人身之筋膜无不赖于肝血的濡养,其宗筋亦然。

冲、任脉的盈亏及运行畅通与否也与肝的藏血和疏泄功能有关。肝血虚则冲、老年人因肝血不足,疏泄不及,不能“淫气”于宗筋,久则废痿不用。再者,任不足;疏泄不及,气机不利则可导致“地道不通”。近年来,治疗男子阳痿,其治法不只囿于温助肾阳,而从肝论治者屡有报道,用平肝、柔肝,尤其是疏肝通闭的治法,可取得满意疗效。所以肝衰可导致老年人之性功能减退这一病机是不容忽视的。

(4)“肝主筋”、“其华在爪”。《素问·痿论》说:“肝主身之筋膜”。肝之所以主筋是由于筋膜有赖于肝血的滋养。只有肝血充盈,筋膜得到滋养才能维持正常的运动。如《内经》所云:“故人卧血归于肝……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老年人所出现的行动不便,握摄不灵或持物手抖等都是肝血不足、不能濡筋所致。肝血亏虚日久又可生风,从而出现手足震颤、头摇等。

(5)耳鸣、耳聋的出现,其病机不只在肾,与肝也有重要的关系。因足厥阴肝经络胆,胆经从耳后入耳,更况“肝肾同源”,精血互化。若肝血不足也可导致耳鸣、耳聋,临床上用养肝血的方药治疗往往有效。

(6)现代医学认为,老年人机体代谢机能低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必然出现代谢产物的堆积,久之则组织、器官出现增生、变性或退行性变化。老年动脉粥样硬化,老年组织器官的萎缩、硬化、色素沉着及易发肿瘤等都是衰老过程常见的瘀证表现,故老年人最易被瘀血病证所困扰。究其原因,在于肝用不足,疏泄不及,气机为之郁滞,血行为之不畅而致血瘀为患。如《血证论》所云:“肝属木,木气冲和调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动物实验表明,对大鼠用激怒法使之产生肝郁,进行血液流变观察,其结果血液流变学一系列指标产生极为明显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是瘀证的特性之一。临床实践证明,在治疗瘀血病证时,往往在活血药中伍以疏肝理气药,可助血行而瘀散,如《医学发明》之复元活血汤、《医林改错》之会厌逐瘀汤和血府逐瘀汤等方中皆用柴胡,膈下逐瘀汤、身痛逐瘀汤中所用香附,其义诚在于疏肝理气,以助血活而瘀散。所以说,肝之疏泄不及、气机不畅是老年人瘀证产生的主要病机。

通过对老年人衰退现象、特征的分析及老年易患瘀血病证之机理的探讨,可以认为,人体的衰老始于肝,而且在整个衰老过程中肝脏始终都在起着主导作用。

二、调肝的方法及意义

得以正常的发挥,以期预防发病或延缓衰老现象的产生。所谓调肝是通过修性调神或服食养生药物以保证肝脏之藏血和疏泄功能。

1.修性调神以使肝气畅达

肝属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临床可见一切不良的情态,如悲伤、忧愁、思虑、恼怒等皆可使疏泄失常而抑郁,非独怒伤肝。防止或消除这些不良情志则可使肝气畅达。为达到这一目的,平时应注意修性调神。

《内经》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是修性调神的宗旨。应做到“少私寡欲”,“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这样就可防止或减少不良情志的发生。

一年有四季日有四时,在修性调神时要重视春季和晨间。春与晨在一年中或一日内对情志的调畅起决定性作用。

《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春季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肝应于春时,其气舒展,气血为之流畅,不失为修性调神之佳时,利用这大好时光,夜卧早起做一些有益于修性调神的活动,如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可使精神爽快,情志调畅,肝气则顺其自然之性条达而不郁,为全年修性调神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若不重视春季的调神,年内肝气则始终难于振奋,情志难于舒畅。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早晨是人体一日内生活的开始,是肝气易于舒展的时辰。此时旭日初升,空气清新,应按时起床,到户外做一些适当的活动,以便筋脉舒展,血气流畅。这样在一天中就会感到精力充沛,神采奕奕,一般不会或很少产生不良的情志。

2.服食调肝延寿丸,以养肝血,怡情志

数十年来,孟师对养生方书中的中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自己调肝可以防衰的观点,结合养生实践,自拟“调肝延寿丸”。

方药组成:

白芍300g,当归200g,

木瓜150g,菊花100g,

枸杞300g,山萸肉200g,

石菖蒲200g,玫瑰花150g,

泽兰叶15g,淫羊藿 200g。

将上药共为极细末,用上好蜂蜜2000g,炼蜜为丸,每丸重9g,每于晨间、睡前各服1丸,可常年服用。

方中白芍、当归取其养血、柔肝、平肝之功;山萸肉、枸杞用其肝肾同补之力,以使精血互化。

淫羊藿入肝、肾两经,其性甘温而不燥,温补肝肾,使肝之生气升发,助肝以疏泄;

木瓜具酸温之性,主在助养衰老之筋脉,以舒筋活络;

石菖蒲“神肝养心”,“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 也”;

菊花意在平肝明目;玫瑰花乃疏肝理气之要药,古代医家对此倍加推崇。

如《本草正义》说:“玫瑰花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胃,流气活血,通窒滞而绝无辛温刚燥之弊,断推气分药中最有捷效而最为驯良者,芳香诸品,殆无其匹。”方中泽兰叶乃吾师多年来最善用的活血药,特别对治疗肝病每多用之,屡见功效,此方所用主在治血,使静中有动。

本方由10味药物组成,功在养血柔肝,温补肝肾,舒筋活络,行气活血。综观全方以补为主,补中有泻,补而不滞,泻不伐正,既可补老年衰退之肝体,又可调疏泄不及之肝用,使肝血得养,气机调畅。久服此药,可预防老年疾病的发生,延缓人体的衰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