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岁以后,管理好你的人生半径

 醒读哲学 2023-07-18 发布于安徽

朱德庸曾说:“人生就像迷宫,我们用上半生找寻入口,用下半生找寻出口。”

30岁以前,我们有富余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试错的成本,尚且负担得起。

30岁以后,事业、婚姻、家庭,每一样都是不能敷衍的人生课题,倒逼我们思考余生的活法。

在生活的圆心之下,做好人生半径管理,才能更好地为自己赋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缩小欲望半径

蒋勋在《生活十讲》里提到:

在巴黎,你永远都不会看到,市面上会同时涌现出四千多家蛋挞店。

但是,你会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闻到一股很特别的香味。

你循着香味走过去,发现那是咖啡店主人自己调出来的味道。

你走进去喝了一杯咖啡,如果你愿意,二十年后,你仍然可以在这里喝上一杯咖啡。

你可能会感叹店主人不再年轻,但他依旧快乐地调制咖啡。

这样一幅简单的、一尘不变的生活画面,透露出的是人们澄澈富足的内心。

世事变迁,许多人在欲望的驱使下变得越来越浮躁。

看着他人富庶光鲜的生活,不愿意静下心来为自己的梦想慢慢耕耘。

甚至对一切需要时间才能结果的事情,嗤之以鼻。

殊不知,欲望是把利刃,可以帮你披襟斩棘,也能不小心伤到自己。

人到中年,缩小自己的欲望半径,专注于眼前的事情,踏踏实实努力,才是成功最快的捷径。


扩大认知半径

猎豹掌门人傅盛曾说:人和人最根本的差别就是认知差别。

即使你的智力、能力以及努力的程度,都不逊于常人,若认知跟不上,依旧免不了竹篮打水。

但认知水平高的人,能站在更高的维度,洞悉旁人无法洞悉的本质,从而“一招制敌”。

曾有一群渔民一同出海捕鱼,却在深夜返航时迷失了方向。

有人打开了所有的照明灯,发现大海深处依旧漆黑一片;

有人提议按照原路返回,却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怎么也找不到来时的路。

当大家在恐慌中哀嚎时,一位老者对船长说:试试关掉所有的灯。

灯光关闭后,众人在黑暗中慢慢平复心情,逐渐适应了黑夜。

过了一会,有人发现不远处有点点亮光。

老者指着亮光说:“那就是我们回家的方向。”

心理学上有一个隧道视野效应:一个人如果处在隧道内,他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

也就是说,一个人无法知道视野(认知)范围之外的事。

许多时候,我们眼中束手无策的困境,不过是自我认知受限造成的。

当你扩大认知半径,跳出认知壁垒,便能找到出口,走出困境。


收缩情绪半径

有句话说:事压不垮人,但情绪可以。

有的时候事情并不大,但情绪上来后,会让人失去理智,导致事情失去控制。

反过来会让人情绪更加崩溃。

演说家安东尼·罗宾说:“杰出人生的秘诀,在于懂得如何控制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所反制。”

学会收缩情绪半径,做好情绪管理,人生的幸福指数便会随之上升。

2005年,恰逢西班牙小说《堂吉诃德》问世四百周年。

而杨绛历经四年翻译的译本,在学术界莫名引起争议。

有位译者公然发起挑衅:“杨绛译本是最好的版本完全是个误解;她太自信了,该查字典的地方没有查字典;我现在拿它当反面教材,避免学生再犯这种错误。”

他还指责杨绛功力不够,译本字数太少,比他的译本少了11万字。

资深出版人李景端知道后,气愤不已,想为杨绛打抱不平。

但杨绛拦住了他,还宽慰说:“对于这种批评,随他怎么说,我一点不生气,你也别往心里去。”

心理学家南迪·内森说:“一般人的一生,平均十分之三的时间都处于情绪不佳的状态。因此,人们常常需要与那些消极的情绪作斗争。”

有些人过得不好,不是本事不够,而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被情绪支配的人,只能任由自己沦为情绪的奴隶,让生活滑向黑暗的深渊。

而真正厉害的人,懂得收缩情绪半径,遇事能克制隐忍。

一个人只有控制好情绪,才能掌控住人生。


拓宽心态半径

一位哲人曾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人生实苦,尤其对于而立之年的人来讲,遭遇坎坷,是生活常态。

此时,拥有好的心态,就像拥有了一把伞,能在风雨中护你周全。

郭德纲成名前,曾三次闯荡北京,却屡屡受挫。

为了糊口,他只得去剧团唱戏,打零工,生活过得十分拮据。

有时错过末班车,他要徒步走上数小时才到家,脚上都磨起了水泡。

有个三病两痛,也没钱去医院,只能躺在家里硬抗。

最艰难的时候,他曾硬着头皮,在闹市的玻璃房中待了48小时,供行人围观。

但他从未向生活低头,还笑着告诉自己:“能吃苦就能享福。”

凭着这份豁达的心态,他一路打怪升级,才有了如今德云社的局面。

有句话说得好:“要么你去驾驭命运,要么命运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了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命运这双大手,从来不会对谁网开一面。

心态好的人,咬咬牙就过去了;心态差的人,或许就倒在了黎明的前夜。

只有加强心理韧性,拓宽心态半径,才能不被苦难吓倒。

把各种滋味当作书读,当成戏看,从容淡定地与命运斡旋。


路遥在《人生》中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特别是30岁以后,迈出的每一步都要谨慎小心。

缩小欲望半径,扩大认知半径,控制情绪半径,拓宽心态半径,让每一步都走在点上,才能邂逅你想要的人生。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 醒读君说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