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的智慧和眼光!

 猫条山 2023-07-18 发布于北京

毛主席的智慧和眼光!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要送蒋介石去南京的消息,周恩来很快就知道了,立即乘车去机场拦截,结果还是晚了一步,让周恩来仰天长叹,说:“张汉卿是看《连环套》那些旧戏看坏了啊!”

当张学良被蒋介石扣押的消息传来后,周恩来更是连连叹息,说张学良真不应该去南京,白白断送了自己。

毛主席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是非常震惊,说:“太可惜了! 张学良这一走,东北军将会群龙无首,日后很难再集中起来一致对敌!'

毛主席还说:“如果张学良不走,和杨虎城继续合作,东北军、西北军都可以保全,可是他现在一走,杨虎城就没有了帮手,不光东北军完了,西北军的日子也不好过了。”

历史也正如毛主席所料,张学良被扣押后,东北军群龙无首,被蒋介石分化瓦解,很快就分崩离析了,而西北军也因为杨虎城的原因,后来被蒋介石吃掉了。

以上资料,来自网络。

这个案例,我们用辩证法分析,这里构成了有和无的正反面。

前面我们已经得出结论,领导权是决定有无转化的关键性条件。张学良对东北军有领导权。而东北军其他人,都不具有完整的领导权、他们只具有部分的领导权、甚至是不巩固的领导权。

当张学良对东北军失去了领导权之后,那么东北军就要开始由有走向无了,这个过程就是分崩离析的过程,是被分化瓦解的过程。

比如,

毛主席:此次蒋介石如果投降,必然是四分五裂,我们有五十万军队,有全国人心,虽有无穷困难,是能打得开局面的。

这是同样的道理,当领导权分散之后,就必然是四分五裂,就会发生从有走向无的过程。

所以,毛主席自评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草地分兵。因为互相丧失了领导权、缺少了统一领导,会导致从有走向无的过程。

当张学良在时,西北军和东北军会有一个统一的领导,那么就可以互为支撑,不能轻易的发生从有走向无。当张学良不在时,由于东北军失去了统一的领导,于是开始分化,这种分化(会传染),也会使西北军也发生分化。

蒋校长当时动不动就让他人出洋、离开部队,显然是剥夺他人对他自己部队的领导权,从而使他人的部队从有走向无,蒋校长的这个对策暗合了辩证法从有走向无的关键性条件。

同时,毛主席在这个事件的分析中,从个人联系到了集体,从张学良个人联系到一级集体——东北军,再联系到二级集体——西北军和东北军的联合。这就建立了一个更大的全局。

根据辩证法,个人和集体构成正反面。根据辩证法评价原则,要从事物的反面来评价——也即评价个人、要从集体的角度去评价,所以张学良个人的行动,也要从东北军集体的角度来评价。

基于辩证法评价原则做出的评价,一定是唯物论的。

而周是从张学良个人来评价张学良、周也没有抓到整个事件有无的性质,所以作出的评价就比较局限,可以说是比较唯心的——体现为感情色彩。

蒋校长不杀张,只是软禁张,这也是一理性的高招,因为如果杀了张,那么东北军反而可能团结起来,冲出一个具有完全领导权的人。而不杀,极大的增加了东北军新领导者产生的困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