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康有道 | 呼吸科中的“致郁系”疾病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3-07-19 发布于黑龙江

开栏语:

【 肺康有道】 专栏旨在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胸部外科手术相关的中西医肺康复知识,教患者学会如何自我管理等,还患者一个更畅通的呼吸。

临床病例

柳叶刀发表的《世界精神病学协会抑郁症重大报告》提到,全世界每年有5%的成年人患有抑郁症,抑郁症是自杀死亡者中最常见的精神疾病,迄今,其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共同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过程。而在呼吸科,有一个疾病可以导致抑郁症的发生,那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肺康解谜】

会“致郁”的呼吸暂停

目前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以下简称OSA)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健康者差,对比无OSA者,OSA患者使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镇静药和安眠药频率更高,OSA中抑郁症的发病率可高达21.5%-35%。OSA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睡眠片段化、间歇性低氧,由于夜间的睡眠质量下降、反复低氧血症,引起机体氧化应激、交感神经兴奋、肠道微生物菌群改变等一系列反应,从而出现日间情绪恶化、认知功能受损,导致抑郁症的发生或者原有病情的加重。临床表现方面,OSA与抑郁症存在很多相似的症状,如睡眠紊乱、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和认知功能损害等。因此,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版)》中,明确指出抑郁症是OSA的并发症之一。

OSA合并抑郁症的特点

OSA是发生在睡眠当中的疾病,被称作“沉默的杀手”。同时,《世界精神病学协会抑郁症重大报告》中指出,在高收入国家,约一半的抑郁症患者未得到诊断或治疗,而在中低收入国家,这一比例则达到80~90%。当OSA合并抑郁症,会导致治疗难度加大,例如,由于情绪的不稳定及失眠的影响,导致治疗的依从性下降。因此有必要对OSA患者进行相对应的抑郁症评估,以及早进行干预治疗。下来对两者共患病的特点进行梳理:

1、肥胖

肥胖是OSA的重要危险因素,而较大部分抑郁障碍患者由于生活方式改变及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会导致肥胖,从而增加OSA的患病风险。

2、心血管疾病与吸烟

抑郁症常与心血管疾病以及吸烟等显著相关,而这些因素均是OSA的独立预测因素。

3、失眠

当OSA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尤其青中年女性,需注意有无合并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4、日间思睡

日间思睡是OSA的症状之一,但并非所有OSA患者都有日间思睡。目前研究认为,OSA患者日间嗜睡的严重程度与抑郁症状相关。因此有此症状的OSA患者须排查是否合并抑郁症。

一起学中医

《黄帝内经》:“怒伤肝......思伤脾”。

怒伤肝: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思伤脾:中医认为,“思则气结。”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即可出现食欲不振、讷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健康小贴士

良好的性情有助于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针对OSA与抑郁症共患病,以下介绍几种与呼吸康复有关的情志调理方法:

1、音乐疗法

五音,就是中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灵枢·五音五味篇》说:“商音铿锵肃劲,善制躁怒,使人安宁;角音条畅平和,善消忧郁,助人入眠;宫音悠扬谐和,助脾健胃,旺盛食欲;徵音抑扬咏越,通调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柔和透彻,引人遐想,启迪心灵”。针对肝系不适的抑郁、易怒等症,听商音较重的《胡笳十八拍》可克制体内过亢的木气,曲中并配有羽音来滋养木气,使之条达、舒畅,并伴以绿茶,以疏顺肝气。针对脾系不适的腹胀、肥胖等症,可听徵音和宫音重的《十面埋伏》,以增加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伴黄茶与少量红茶,亦调节脾胃功能。

2、情志相胜法

“思伤脾者,以怒胜之”,本法通过“泄愤”的方式来克制过多的思虑,恢复脾胃功能,适用于长期思虑不解,气结成疾,情绪异常低沉者。思为脾志,过度思虑则脾气郁结,运化失常;怒为肝志,怒令肝气升发,郁结之气可得宣散。

“怒伤肝者,以悲胜之”,本法通过“悲哀”来克制过分的愤怒,适用于因情志抑郁而致气机郁结或因怒而致情绪亢奋不宁者,“悲哀”实指通过哭泣、倾诉等方式以舒缓肝郁情绪。怒为肝志,暴怒则气血逆乱,神迷惑而不治;悲忧为肺志,肺欲收,悲则气消,血气得以消散下行。

肺康有道 | 新冠后遗症如何缓解呼吸急促及科学运动?

肺康有道 | 生活中的排痰手法小技巧

肺康有道 | 芒种时节,肺病患者通便有妙招

【医学指导】

李际强,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师从晁恩祥国医大师以及广东省名中医刘伟胜教授。

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肺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病(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呼吸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胸科疾病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老年呼吸病、急危重症、中西医结合热病(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

【本期作者简介】

黄颖,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老年医学科呼吸专科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中西医结合肺康复委员会常委,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呼吸障碍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白求恩公益基金会“肺之声”疾病教育公益项目、广东电视台公共频道《生活计仔多》节目专家库成员。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大学城医院肺康复团队主要成员出诊安排

联系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内环西路55号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住院部3号楼6楼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综合三科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